顾册村 :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下辖村

更新时间:2023-09-22 19:14

顾册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中部,东1公里即东坟,东南1公里是石楼镇双孝村,东北1公里即北市,原为顾册、缸窑、西坝三个村。

村名由来

缸窑、西坝成村年代早晚不一,但皆不晚于明代,其中顾册不晚于辽或金。顾册,本为固册,因村周围设有坚固栅栏而得名,后取姓氏顾,又讹栅为册。缸窑村则因有烧制缸瓮的窑场得名。西坝村当因筑有堤坝拦挡其东的河水而得名。

历史沿革

1949年后,三村合并为一,取大村之名为统一村名。马刨泉河流经于此,西2公里为周口村,西北1.7公里为云峰寺。村民均为汉族。地处山麓平原\u0026not;,地势西高东低,村址海拔35米。产玉米、小麦、杂粮,1988年粮食总产量83万公斤。1983年设立村民委员会。1972年平整土地时,村中曾出土一些金银首饰和珍珠玛瑙。1973年在一座古墓中又出土古剑、泥缸等千年文物。有小学1所。1939年、1954年发生较大水灾,1952年、1968年、1973年、1987年均遭雹灾,1973年虫灾,1987年风灾。

文化

顾册村名

顾册,房山区城南五里的大村,也是我的故乡。“顾册”这个村名是什么意思,又因何而得,我曾百思不得其解。按现代汉语,“顾”有“注意”、“拜访”、“店客”、“回头看”的意思,也有“姓氏”的意思;“册”只有“cè”一个读音,是“册子”、“册页”的意思。从以上字音字义理解“顾册”二字的含义,总也搞不明白。

看了1992年出版的《北京市房山区地名志》,我才有所醒悟。志曰:“顾册本为固栅,因村周围设有坚固的栅栏而得名,后取姓氏顾,又称为册。”翻阅民国十七年的旧县志,果然有“固”、“顾”、“顾册”几种写法,足见地名志的解释有一定的根据。但掩卷沉思,“固”变为“顾”是因其同音,而“栅”讹为“册”又原因何在?按现代汉语,“栅”有“zhà”和“shān”两个读音,和“册”读音“cè”相去甚远,难道有谁平白无故给“栅”字去掉了一个木字旁?我决定翻阅《康熙字典》搞个究竟。

《康熙字典》有“册”字条,说是古文“”的简化,又说“”本为“栅”,省作“册”,音“shān”,义为“编竹木而为落也”。“落”当是“院落”或“村落”的意思,说明古代常以“栅”为院、为村。这里一个很有价值的信息就是“册”是“栅”的省字,并非“讹”化。但它的读音并不是“cè”。

《康熙字典》另有“栅”字条,说“栅”字古时曾有“chè”、“cè”、“chǎi”、“shān”等多种读音。当读音为“chè”或“cè”时,义为“编树木也”,如“竖木以立也”,《魏书·广阳王传》中有“连营立”的句子,“栅”常用于地名,如《唐书·高崇文传》有“战于鹿头”,韩愈孟郊有“沙”联句诗。当读音为“chǎi”时,义为“”,如“栅”。当读音为“shān”时,义为篱,如“篱栅”,又义为“编竹木而为落也”。这不禁使我想起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老人总是把“册”读音为“chǎi”或它的轻音,如“户口册子”读为“hùkǒuchǎizi”,“顾册”读为“gùchǎi”或“gùchai”。

从顾(固)册的传统读音看来,这个“栅”字应是“编树木也”的意思,就是说先把一根根木桩的一头儿埋在地下,再用绳索把上边的部分编连起来。“栅”字本身就形象地表现了这个意思。所谓“连营立”或许就是军队把营帐连在一处,再在四周打下木桩并编连起来,起到屏障的作用。

由此断定,顾册的村名得之于周围设有木头栅栏是无疑的了,而“固”就是形容词“坚固”的意思吗?《康熙字典》中的“固”字条解释说,“固”是“四塞”的意思,因此其字偏旁从□。“四塞”即东南西北四周的屏障,如“城郭沟池以为固”,即以城郭沟池为四周屏障。可见“固”之固也并非形容词“坚固”之固,而是名词“四周屏障”之固。“固”是以木头栅栏为四周屏障的意思。 

通过查阅《康熙字典》,“顾册”这个村名可以作如下解释:“顾册”本为“固”,因村周围设有木头栅栏而得名。后“固”讹为“顾”,“栅”省作“册”。至于村周围何以有栅栏,根据《魏书·广阳王传》中“连营立”句,来源于旧营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在考证“顾册”这一令人费解的村名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今文字音义变化之大,仅用现代汉语知识是搞不清楚的。没有文化的老人把“户口册子”读为“hù?kǒuchǎizi”,把“顾册”读为“gùchǎi”和“gùchai”,或许正是因为没有文化,才在口传言教之中保留了一些文字的古韵。

顾册村史

现在的顾册村是由从前的三个村合并而成的。小时候听大人说,顾册村原本没有这样大,只有现在房琉公路穿村以东的几十户人家的地方才叫顾册。

顾册西北的村叫缸窑镇,是古代烧制缸器的地方,故名。村民在挖房地基或白菜窑时,常常挖出烧缸用的小支头,可见曾是缸窑不假。顾册西南边的村子叫西坝儿,是因为建有拦水坝而又位于顾册村西而得名。三个村子成鼎足之势。后来随着村民的繁衍和外来居民的增多,三个村子的民房蔓延相连,遂形成了一个大的聚落,解放前取“顾册”为整个村的村名,缸窑、西坝儿就降为村内局部的称呼了。现在的村内除了缸窑、西坝之外,还有东庄儿、前头铺儿、前街、后街、窑坡儿、炉灰坡儿、小街儿、西沟、城子庄、南庄子等若干局部称谓,当是在村子的发展中逐步被人们命名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