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浪潮电影 :香港新浪潮电影

更新时间:2024-09-21 10:30

《香港新浪潮电影》一书由卓伯棠撰写,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目前最为详尽探讨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学术著作。作者凭借其电影人和学者的双重身份,运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研究态度,深入分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新浪潮电影的兴起、发展历程及其在香港乃至整个华人地区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书中还涉及了电视与电影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新浪潮电影创作者的作品思想、风格特点和美学价值,揭示了它们对香港电影产业的深远影响。

内容简介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香港电影界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新锐导演,其中包括许鞍华徐克严浩谭家明方育平等。这些导演大多在三十岁左右,他们在电视台积累了两到三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后,纷纷转投电影行业。他们的加入迅速改变了香港电影界的面貌,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了香港电影的本土化进程,并显著提高了电影的整体品质。这一时期被媒体称为“新浪潮”,它在香港电影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者简介

卓伯棠博士,现担任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总监及教授。他曾在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获得学士,随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取得电影艺术硕士学位,并在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攻读并获得了电影哲学博士学位。卓伯棠博士长期致力于电影与电视领域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成果广泛发表在国内外的专业期刊和书籍中,如《Post Script》《香港国际电影节回顾专刊》《电影艺术》《联合文学》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他在70年代初期参与创办了《影响》电影杂志,对该时期的台湾新电影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他还发表了大量的电影评论文章,并有多部著作问世,包括与他人合著的《香港类型电影》《分解主流电影》以及个人独著的《中国早期商品海报》(又名《都会摩登》)。卓伯棠博士也曾任职于香港广播电视公司(即无线电视台),担任编导职务,并执导过多部电视剧集和电影作品,如《国际刑警》《的士司机》《第四次》《四眼神探》《女人三十》《霓虹姊妹花》系列,以及《煲车》和《宾妹》等。

目录

声明

摘要

Abstract

谢辞

第一章 新浪潮出现的缘由

第一节“新浪潮”的由来

第二节本土化的道路

一、与母体的密切关系

二、本土化踏出第一步:浓厚的西化内容

三、新浪潮完成本土化的工作

第三节 不是革命者,而是改良者

一、新浪潮“决裂”的争论

二、以摄影机表达自己,视野宽广

第四节 新浪潮出现时期电影市场与电影文化环境

一、电影市场与新浪潮

……

第二章 香港电影与电视工业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 新浪潮核心导演研究

第四章 新浪潮其他导演研究

第五章 新浪潮的贡献与影响

附录一 新浪潮导演访问材料

附录二 新浪潮影片片目

附录三 中文参考文献

附录四 英文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香港新浪潮电影.豆瓣读书.2024-08-16

《 香港新浪潮电影》自序——卓伯棠.豆瓣.2024-08-16

专访浸大电影学院卓伯棠:大导演都来教,廖启智零片酬帮学生 .搜狐网.2024-08-16

卓伯棠 Pak Tong Cheuk.豆瓣.2024-08-1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