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耀明 :香港翻译家

更新时间:2024-09-21 08:00

鲍耀明,原名鲍耀明,笔名成仲恩、甘牛、杰、甘中,是一位杰出的香港翻译家。1920年生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县。他的祖父曾远赴日本谋求生计。鲍耀明在日本完成了中学学业。随着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的爆发,他回到澳门,随后再次前往日本,在庆应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并于1945年毕业。毕业后,他曾担任香港《工商日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的驻日特派员,并在1960至1981年间任职于日本三井洋行香港分行副总经理。他还曾在1976至1981年间担任香港理工学院的教学咨询委员。

职业生涯

鲍耀明的职业生涯始于新闻界,他在1960年被任命为香港《工商日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的驻日特派员。此后,他在1960年至1981年间担任日本三井洋行香港分行的副总经理。在此期间,他还参与了学术工作,自1976年起担任香港理工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的教学咨询委员。

主要作品

鲍耀明在香港、新加坡以及台湾等地的报刊上发表了众多日本作家的长篇小说翻译作品,其中包括夏日漱石的《我是猫》和《公子哥儿》,永井荷风的《墨东绮谭》,森鸥外的《爱的哲学》,谷绮润一郎的《吃蓼草的虫子》、《痴人之爱》、《字》和《夫妇日记》,志贺直哉的《和解》,武者小路实笃的《表年》、《真理先生》、《爱与死》和《某天的一休和尚》,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娘》,村松梢风的《女经》,菊池宽的《若极法官》,源氏鸡太的《一等受薪阶级》,今日出海的《天皇的帽子》,仁木悦子的《猫是知道的》,李香兰的《我的半生》等。除了这些文学作品,他还翻译了吉田茂的回忆录、鸠山一郎的回忆录以及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长篇小说《局外人》(L'Étranger)。

个人生活

鲍耀明对家乡和家族有着深厚的眷恋之情。2001年春天,他应邀来到江苏省进行考察和讲座活动。在完成徐州铜山的考察后,当他得知睢宁县有一座鲍庙时,特意拜访了当地的鲍氏宗亲。此次访问得到了铜山的鲍红安的陪同,睢宁的鲍俊盛和鲍书鳌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他们在鲍庙小学会见了师生们,并因看到大多数学生都姓鲍且荣誉榜上的名字也大多是鲍姓子弟而感到欣慰。临别前,鲍耀明表达了要加强国内外宗亲之间的联系的愿望,并承诺支持《鲍氏文苑》,以期将其作为连接海内外宗亲的桥梁,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

参考资料

人物:艰辛困顿 捉襟见肘--周作人晚年生活窘迫.新浪网.2024-08-20

东海道徒步旅行记.豆瓣读书.2024-08-20

悼鲍耀明先生.族谱网.2024-08-2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