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祥 :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更新时间:2023-11-09 15:03

黄耀祥,男,汉族,1914年8月出生,卒于2004年2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黄耀祥,1914年出生于广东开平市一个贫农家庭,幼时目睹农村贫困境况,立志“读书救国”。1935年,他考入国立中山大学,起初选择了物理系,半年后改读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农艺专业,主攻作物遗传育种学。1939年,黄耀祥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进入云南省第一农事试验场工作。同年随导师丁颖深入云南,从事稻麦育种工作,随后在育种工作的成果上编写出自己的毕业论文《云南省澄江县稻田深耕法之考察》,并发表在当时的著名期刊《农声》上。

1940年2月,黄耀祥被调回广东省稻作改进所,先后任技士、技正,一直工作了6年。1946年5月,因不满权势之争,他辞去工作,改行边教书糊口,边自修英语,计划出国深造。1949年10月,黄耀祥再次经历了人生重要转折点。在广州解放的第二天,他主动要求回到农业科研战线,来到广东省农业试验场工作。在农业试验场工作的4年,黄耀祥培育出了“江南1224”等6个高秆籼稻良种。1955年,黄耀祥带领团队率先尝试矮仔占与高秆品种广场13的杂交试验,这一创举为后来的矮化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1959年,他终于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耐肥、抗倒、高产的矮秆籼稻品种——“广场矮”,推动中国矮化育种走在世界前列。

1979-1983年,黄耀祥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1995年,黄耀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黄耀祥来到开平市农科所,继续带领团队深耕细作,至1999年他带领的团队已主持培育出60多个优良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15亿亩,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004年2月22日,黄耀祥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主要成果

黄耀祥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60多年,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的主要创始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耀祥就引领了我国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他启用矮生性主基因sd-1,育成了我国第一个杂交矮秆稻品种“广场矮”(1959年),使我国矮化育种走在世界前列。他对以矮秆为主体的水稻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基础与矮秆品种优良性状的关系、创造理想株型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创建了矮化育种、丛化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特优质育种、半矮秆早长根深超级稻育种等生态育种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快育种进程的“组群筛选”育种方法,是我国目前开展的超级稻育种的奠基人。

截至1999年,黄耀祥育成广场矮、珍珠矮、广陆矮4号、双桂1号、双桂36、桂朝2号、特青2号、胜优2号、七山占、七秀占、胜泰1号等一大批著名高产优质良种,为提高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水稻产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有50多个,其中超过1000万亩的有7个,超过10000万亩的有3个,累计面积达8.4亿亩,增产稻谷845亿公斤,增加产值845亿元。

个人作品

他一生笔耕不辍,在科学研究的同时,著有很多权威的论述,如《创造矮秆类型的水稻品种选育工作》、《水稻矮化育种之研究》、《广东省水稻矮化育种工作初步总结》、《水稻杂交育种组群筛选法之研究》、《水稻丛化育种》等。

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

黄耀祥的工作岗位没有招生资格,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学生。他一直把自己的助手们当成学生看待,从学习到生活全方面地进行培养。黄耀祥对待科研工作认真执着,在生活中,他十分照顾自己的助手。为了让助手们可以安心做科研,黄耀祥经常主动帮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他甚至通过申请省政府的特批调动来安置助手们的家人。

科研态度

黄耀祥以“兴国为怀,‘两论’引路,构想实验,不断创新。”为座右铭。他始终以农业兴国为己任,基于《矛盾论》和《实践论》不断开拓水稻育种的道路,他忠于实践、敢于创新。

获得荣誉

黄耀祥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个人生活

黄耀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常年漂泊在海外,在加拿大以照相谋生,每隔几年才回家一次。黄耀祥兄妹五人是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成人。

黄耀祥的大儿子是黄冉兑,二儿子是黄拱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