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缅蝰 :蝰科白头蝰属的一种蛇

更新时间:2024-09-21 03:30

黑头缅(Azemiops feae)原名白头蝰,是蝰科白头蝰属的一种蛇,白头蝰属是蝰科中的原始类群,仅此一属二种,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布于中国,但数量稀少,对其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形态特征

全长600~800mm。具管牙的毒蛇,管牙较短小,无颊窝。背面黑褐色,具10~15+3~4对朱红色横斑,左右横斑交错排列或在背中线彼此相遇;腹面橄榄灰色,散以小白点。头部与颈背淡黄白色,具深褐色斑纹,头顶黑色,中间一条黄白色线纵向贯穿头部。

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眶前鳞3(2),眶后鳞2;鳞2+3(2);上唇鳞6,2-1-3式;下唇鳞8(7-9),前3(4)枚切前颔片。背鳞平滑,17-17-15行;腹鳞168-205,肛鳞完整,尾下鳞39~53对。

物种分布

黑头缅蝰Azemiops fea已知分布于红河谷以西,包括缅甸(克钦邦)、越南(老街、莱州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藏东南)海拔1650—3000米的空旷地带。

生活习性

单独生活,夜行性,黄昏时分比较活跃,每年12月至翌年2月为冬眠期。

以小型啮齿动物食虫类动物为食,其中占较大比例的种类是食虫目的麝。这种蛇非常耐饿,半年不吃不喝仍能保持强健的体魄。

存在毒性

黑头缅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类毒蛇,被它咬中会导致血液凝固,产生局部疼痛、肌肉肿胀、头昏眼花、吞咽困难、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等症状,咬伤后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DIC),使伤肢红肿疼痛逐渐加重、功能障碍。

临床用普通的眼镜蛇毒血清医治收效甚微。在使用抗眼镜蛇毒血清无效的情况下,改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

致危因素

缅蝰属是蝰科中的原始类群,仅此一属二种,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布于我国,但数量稀少,

缅蝰属是蝰科中的唯一的原始类群,世界罕见。最早发现于缅甸克钦山。人被咬伤时,除局部剧痛、肿胀、少量出血外,还出现头昏、眼花、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等症状。

缅蝰为蝰科中的原始类群,种群数量本身较少,但其他因素对其数量也造成了极大威胁:

1、由于缅蝰的栖息地与人们的生活范围、居住地区有所重叠,容易受到人为干扰和破坏。

2、由于该物种比较古老且罕见,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一旦发现可能将其捕捉、误伤或用来食用与贸易。

保护等级

1998年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种。

2004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动物。

人工繁育

缅蝰属是世界爬行纲界公认最令人头疼的毒蛇之一,以绝食闻名,欧美曾多次进口,结果全军覆没。对于缅蝰的死因,爬虫学界也是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缅蝰在低海拔高温反应导致内脏器官损伤而绝食;另一说法则是由于起食物的特殊性(在自然界主要食鼩鼱),而无法适应啮齿动物

然而近几年,俄罗斯已经有研究者成功饲养并繁殖了缅蝰,相信这一死结在私人饲养者手里也已经被解开。

更名

罗键1,张亮2,王林1,高瀚宇1

(1.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北碚区400700;2.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60)

LUO Jian1,ZHANG Liang2,WANG Hang-lin1,GAO Yu1

(1.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of Chongqing 400700, China;

2.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dangered Animals, Guangzhou of Guangdong 510260, China)

关键词:白头蝰;缅蝰

Key Words:Azemiopinae;Azemiops;Azemiops feae;Azemiops kharini

2012年7月,笔者曾经对白头蝰的分类和分布现状进行过初步梳理(张亮,肖荣高,遇宝成,罗键,2012)。一年后,俄罗斯越南学者又对白头蝰属Azemiops物种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进一步的厘定,并描述1新种Azemiops kharini(Orlov,Ryabov,Nguyen,2013)。这一新种的发现也导致“白头蝰亚科”的中文名称显得不合时宜,更名势在必行。

1讨论

⑴Azemiops属模Azemiops feae,种加词feae则源于模式标本采集人Leonardo Fea的姓氏,属名Azemiops词源缺如,无法翻译。在单属独种时,使用“白头蝰”作为亚科、属及种的称谓,无任何争议和歧义。

⑵Orlov等(2013)一文中对2种的英文名称建议如下:

Azemiops feae—黑色headed Burmese viper

Azemiops kharini—white-青头鹦鹉 Burmese viper

Burmese viper即“缅甸的蝰蛇”,可简称“缅蝰”,而以上2种中文则可分别称为“黑头缅蝰”(分布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以西,包括缅北、越西北和中国滇南及藏南)和“白头缅蝰”(分布于元江—红河以东,包括越东北和中国除滇南及藏南外的南方局部地区,模式产地在越南永福省三岛县三岛山[Orlov,Ryabov,Nguyen,2013])。

⑶《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1995)对“缅”字释义为“遥远”,“甸”则为“古代指郊外的地方”。我国宋朝时期,称“缅甸”为“蒲甘”,也称之为“缅”、“缅甸”(曾猛,2012)。

Azemiops feae正是1888年George Albert Boulenger依据缅甸北部克钦山区(Kakhien Hills, Burma=Kachin Hills, Myanmar)1♂标本(MSNM 30891)发表的属种(张亮,肖荣高,遇宝成,罗键,2012)。该属物种常被发现于缅甸、越南和国内南方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少数边远山区,所以“缅蝰”一词也能很好的表达出该属物种的生境。

⑷最新的考古研究在重庆市涪陵区槽沟洞战国巴人洞穴居址中发现了“白头蝰蛇Azemiops feae”(=白头蝰Azemiops kharini)的骨骼,这是三峡地区巴人遗址里首次出现蛇类标本。巴人生存于山区,处于狼虫虎豹等动物种群繁盛的自然环境里。这一发现以实物材料证实,三峡地区古代巴人生存环境确有丰富多样的动物资源,其中有毒蛇与人类伴栖,为巴人与蛇有关的文化崇拜或信仰等找到了实物佐证(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涪陵区博物馆,2013)。这也表明,该属物种自古以来就在边远山区有分布,特以“缅蝰”纪之。

2建议

基于以上考虑,建议新拟Azemiopinae中文名称为缅蝰亚科,该亚科1属相应称为缅蝰属Azemiops,该属2种则分别称为黑头缅蝰A. feae和白头蝰A. kharini。笔者就中文更名建议征求了国内部分学者意见,得到大家的普遍支持和赞同,并于2013年12月28日在哈尔滨市召开的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和同日同步在重庆举行的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第二届雏鹰论坛上分别交流的《国产蛇类尾部自截现象的初步研究》(罗键张亮,王绗林,高宇,王志坚,2013)中,首次启用了“白头缅蝰”等新名。

参考资料

黑头蝰.catalogueoflife.2024-08-25

黑头缅蝰.IUCN.2024-08-25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4-08-24

黑头缅蝰.zoology.2024-08-25

黑头缅蝰.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2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