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长尾雉 :雉科长尾雉属鸟类

更新时间:2023-03-09 13:38

黑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mikado),别名帝雉,是雉科长尾雉属鸟类。成年体长53~88厘米;体重约900克。雄鸟大体深蓝紫色,体上具闪亮的金属光泽。脸裸出处鲜红色。翅上有一条显著的白色长翅斑。尾羽楔形且长,黑色,具数道白色横斑。雌鸟大体棕褐色,杂以黑色斑纹及白色羽干纹。脸裸出部栗色,尾羽棕色,具黑白细横纹。脚绿褐色。

黑长尾雉为中国特有鸟种,仅分布于台湾省。黑长尾雉主要栖息于海拔为1600~3800米的针、阔叶混淆林和针叶林底层。主要以植物的叶子、幼芽、花、种子以及各种果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蚯蚓、蚂蚁、凤蝶总科美国白灯蛾和其他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黑长尾雉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近危(NT)。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成年黑长尾雉体型较大,雌鸟较雄鸟体型小。体长53~88厘米;体重约900克。具体大小量度见下表:

雄鸟整体为深蓝紫色,具闪亮的金属光泽。脸部裸出处鲜红色,虹膜褐色,喙铅灰色,端部带黑色。上背散布黑色矢状斑,下背至腰部深蓝黑色,羽缘幽蓝色。翼上覆羽亦具蓝色羽缘,大覆羽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在翼上形成一条长白斑,初级飞羽褐色,二级飞羽及三级飞羽黑色带白色端斑。尾羽呈楔形且较长,共有16枚,以中央尾羽为最长,向两侧逐渐变短,均为黑色,具15道白色横纹。下体亦多为蓝黑色。胸部深蓝色,具黑色矢状斑。尾下覆羽具窄的白端。脚绿褐色,有距。跗蹠后缘被八角形鳞。

雌鸟全身棕褐色,脸部裸出皮肤栗色。头和颈橄榄色,头顶及枕部黑色,羽缘沾棕。背部有密集的黑色斑纹和白色羽干纹,飞羽黑色,除三级飞羽外均具淡棕褐色横斑,中央尾羽栗色,外侧尾羽棕色,具黑白细横纹。颏喉褐白色,腹灰褐色。脚无距。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黑长尾雉为中国特有鸟种,仅分布于台湾省。

栖息环境

黑长尾雉主要栖息于海拔为1600~3800米的针、阔叶混淆林和针叶林底层,以2300~2550米出现次数最多,其生境大多近陡峭悬崖,相对难以进入,尤喜欢坡度40度以上的斜坡。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黑长尾雉为杂食性动物,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主要吃植物的叶子、幼芽、花、种子以及各种果实。也吃蚯蚓、蚂蚁、凤蝶总科美国白灯蛾和其他昆虫等。此外,其有时也会吃地上的小石子。其一般在地表觅食,边走边觅食,常直接用喙啄食地上的食物,或用爪刨开地面落叶或泥土寻找食物。

防御行为

黑长尾雉在活动时十分警觉,会不断四处观望。行走时沉稳慢步,少出声,如果发现有威胁时,雌鸟会快速逃离或飞走,雄鸟则会呆立片刻至危险靠近时迅速钻入附近的草丛中。雌雄鸟成对活动时,雄鸟会陪伴雌鸟两旁或尾随其后,如遇危险雄鸟则会昂首挺胸,羽毛怒张,并发出警戒叫声,行至空旷地吸引敌人注意,待到雌鸟安全逃离之后才会向反方向逃离。

鸣叫行为

黑长尾雉的鸣叫声变化不多,常见的几种叫声如下:

其他行为

黑长尾雉晚上常在树上休息,白天在地面觅食。其活动高峰常为清晨和黄昏时分。常单独活动,不群居。其领土大小常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春季达到最大范围,约为13.4平方千米,在冬季缩小到最小,为1.6平方千米,在秋季约为8.8平方千米。

生长繁殖

黑长尾雉繁殖期3~8月。联会的时间可能在每年的10月或11月即完成。圈养的黑长尾雉为“一夫多妻”制,但在野外多为“一夫一妻”制,偶尔有“一夫二妻”。

其发情期为3月中旬至6月。雌鸟在繁殖之前体重会有所增加以适应产卵及孵卵所需。为争夺配种权,繁殖期间雄鸟常发生殴斗。打斗时两只雄鸟会昂首挺胸,相互对峙,随后一只雄鸟突然跃起,待其落地后另一只雄鸟也跃起,两只雄鸟一上一下不断跳动,有时两只雄鸟一起跃起,用爪攻击对方。求偶时,雄鸟会发出刺耳的“嘶嘶”声,在雌鸟面前踱步,站立时腿垂直,将尾放至低位,不时扑棱翅膀发出呼啸声,还会给雌鸟喂食。

其常营巢于林下茂盛的草丛中或树干上,隐蔽性极好。巢较为简陋,多为雌鸟在地上挖出的一个浅坑,在里面垫有枯草、枯枝及树叶和绒羽等。其产卵期在3月底至4月初,每窝产卵3~10枚,卵呈椭圆形,乳白色,略缀有褐色的细斑,大小平均为56.5毫米×43.5毫米,卵重约为12克。其常间隔3~4天产1枚卵,多在傍晚产出,待到卵均产出之后开始孵卵。由雌鸟单独孵卵,在孵化时雌鸟会四处张望及翻卵,在恶劣的暴雨天气雌鸟整日不离巢活动。孵化期26~28天。

早成雏早成。6月底即可见雌鸟带着幼鸟觅食,在林间行走时雌鸟时刻保持警戒,幼鸟在其身旁啄食。至8~9月时,幼鸟的体型已接近雌鸟,并渐渐远离雌鸟独立生活。雄鸟则在此期间完成换羽,待幼鸟离开雌鸟后,雌雄鸟便再次开始配对。寿命约6年。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2002年,玉山国家公园种群估计为约1万只,占该物种全球种群的很大一部分。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为1万~2万只,约为6000~1.5万只成熟个体。2009年,估计台湾的繁殖对数量约为100~1万对。

致危因素

黑长尾雉受到狩猎的威胁及山体滑坡、土地变革、高山树木大面积被砍伐等导致的栖息地丧失的威胁。

雌鸟筑巢失败及幼鸟存活率低导致其数量下降。

保护级别

黑长尾雉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近危(NT)。

黑长尾雉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黑长尾雉被列入2019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中。

保护措施

1984年,中国台湾全面禁止伐木;1985年以后,玉山国家公园太鲁阁国家公园和雪霸等国家公园相继成立,其栖息地得到保护;1989年,《野生动物保育法》立法通过,将黑长尾雉列为首要保护对象。

物种对比

黑长尾雉和黑颈长尾雉为同属物种,且名相似,两者对比如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