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顶奇鹛 :雀形目画眉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19

黑顶奇(黑枕黄鹂普通亚种:Heterophasia capistrata):小型鸟类,体长18-22厘米。

形态特征

黑顶奇鹛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头顶能竖起的羽冠、头侧和枕黑色,耳覆羽黑褐色或黑色沾棕,后颈和颈侧棕色,有时黑色羽冠下垂至后颈,使后颈亦为黑色。肩、背、腰灰褐色或为辉棕色,仅背中部略带灰色。尾上覆羽棕色,尾呈凸状,中央尾羽最长,往外侧逐渐缩短,中央尾羽3/4长度为棕褐色具黑色次端斑和暗灰色端斑,外侧尾羽棕色部分从内向外逐渐递减,而黑色次端斑和暗灰色端斑面积则逐渐增加。初级覆羽黑色,大覆羽基部白色,形成宽阔的白色带斑,其余翅上覆羽与背同色,外缘浅蓝灰色,羽端黑色。飞羽黑褐色,外侧飞羽外羽缘蓝灰色,外侧次级飞羽外翈羽缘暗蓝灰色,最内侧次级飞羽棕褐色或栗色,外翈有宽的浅蓝灰色羽缘。下体棕色,仅颏尖有少许黑色,翼下覆羽亦为棕色。

虹膜淡红褐色,嘴黑色,脚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 ♂36-45g,♀32-40g;体长♂188-215mm,♀197-215mm;嘴峰♂17-21 mm,♀18-20mm;翅♂89-98mm,♀89-95mm;尾♂94-109mm,♀100-105mm;跗♀28-31mm,26-28mm (珠峰亚种)。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2600m的低山和沟谷阔叶林中,冬季有时也下到海拔1500m以下的山脚和沟谷森林地带。

生活习性

迁徙: 留鸟

习性:常成对活动,冬季也常集成5-6只的小群,有时亦与其他益鸟混群。常在长满青苔地衣的树干或树枝间跳跃或飞来飞去,有时也飞到林下灌木上活动和觅食,很少下到地面。性活跃,善隐藏,常常隐藏在树枝叶间,不易看见。

食性:主要以甲虫毛虫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花粉等植物性食物。

叫声:该鸟善鸣叫,而且鸣声悦耳,特别是春夏季,整天在领地上鸣唱不息,鸣声多为四五个或六七个音节的哨声,其声似‘弟弟去哪里’或‘滴、滴、滴、滴’。常常听见叫声而难于见到鸟。鸣声为似笛声的tee-dee-dee-dee-dee-o-lu,前五声为单音,第六声最低,末声于其间。告警时发粗哑的chrai-chrai-chrai-chrai-chrai。叫声为快速的chi-chi声。

分布范围

分布于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中国分布状况:罕见留鸟西藏自治区南部春丕河谷,可能西藏东南部及西藏南部聂拉木县及珠穆朗玛地区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1500-2600m 的针叶林或混交林中,巢多置于松树侧枝上茂密的枝叶间,距地高3-15m,隐藏极好。巢呈杯状,主要由草茎、草、叶、根、松针和植物纤维等材料构成,内垫细的草茎和根。雌雄亲鸟共同营巢。每窝产卵通常2-3枚,卵淡蓝色或淡灰蓝色、被有红褐色和淡灰紫色斑点,卵为椭圆形,大小为24mm×19mm。孵卵由雌鸟承担,早成雏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Heterophasia capistrata.The IUCN Red List.2015-06-09

(2023年)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 - 规范性文件 - 宁乡市政府门户网站.宁乡市人民政府.2024-02-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