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庙 :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寺庙

更新时间:2023-09-22 18:16

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龙王冯村至今尚珍藏关于龙王爷传留的一卷画轴,图文并茂,绘录着龙王逸事百余幅。

概况

牡丹区西南22.5公里王浩屯镇刁屯河之东,有一个树木郁的龙王冯村。该村的冯氏之祖冯重礼原为山西省襄恒县人,于朱祐樘朱樘弘治年间(1488-1505)迁此建立庄园。此处本是黄泛区遗址,地势低洼,盐碱地多,遂取名为冯家洼。

朱厚照朱厚正德七年(1512年),相传有一个名叫排行老三的焦义行的壮汉到冯家洼投宿,愿意帮助冯重礼种地。冯重礼许诺之后,焦三便起早贪黑,奋力干活,砍刨荆根,播种粮棉。每逢天旱苗枯,焦三却能兴云布雨,有求必应。焦三做短工三年期满,便于冯重礼约定在浓云密布、雷震骤雨时再来相会。焦三话音刚落,忽然,天昏地暗、雷声隆隆,焦三已腾入云空,杳无踪影。冯重礼这时才知道“焦三”是龙王的化名。冯家洼百姓为答谢龙王之恩,就在冯家洼村南盖了一座龙王庙,冯家洼也更名为龙王冯。

内部建筑

龙王庙院落占地5亩。庙门高耸、巍峨壮观。庙内有一古潭,谓之龙坑。庙院正北,建有大殿、配殿各一座。大殿之前,建有迎接香客的彩棚,重檐叠起、脊兽排立,俨若龙宫前的引道。彩棚这后,乃三间龙宫大殿。殿中塑有金色龙王面南正坐,龙目闪闪,俯瞰下界。龙王之后,塑有山图影,指点江山风水。殿东塑有苍老翁,慈眉善目,喜色盈眶。殿西塑有二侍者并立,南为牛头爷,手执三股钢叉、欲除暴安良;北为夜叉爷,怒睁二目凝视、待打抱不平。殿顶纵贯二梁,各盘一龙,头朝南、尾向北,名为雨师爷,又称雨布爷。大殿四壁,皆绘龙王传说中的各种图形,光怪陆离、栩栩如生。

大殿左侧,有三间配殿。中间挂有1944年定陶区城南晁村,晁秀立要笔撰写的一副对联:“询野老村农羡冯家为东道主,抚残碑断碣知焦姓乃上方神。”

龙王冯村北有一口八角琉璃井,水质清洌甘甜,从未干涸,被誉为奇观。

历史传说

龙王冯村至今尚珍藏关于龙王爷传留的一卷画轴,图文并茂,绘录着龙王逸事百余幅。例如《龙坑龙井通东海》:讲焦三在冯家洼第三年春天,天旱无雨,田间禾苗半枯,人们焦灼异常。焦三对冯重礼说:“东家且勿惊慌,明天便可浇地。”冯重礼不大相信,只是唉声叹气。可是到了下半夜,忽然雷雨交加,大雨下得坑满壕平,这一年庄稼获得了好收成。又如《十八亩地一棵苗》:说焦三为冯重礼种了一块十八亩地红高粱,焦三在间苗时,只留下了五棵苗——中间一棵,四角各留一棵,冯重礼见了,没有好气儿地说:“锄得不错,就是留苗太稠。”焦三随即把地角的四棵锄掉了,把冯重礼气得直想发火。这棵独苗长到处暑,高粱秆长得有屋粱粗细。到高粱抽穗时,远看像一片火烧云,近看像一团红玛瑙。焦三把这十八亩地轧成一片坦场,便上到高粱棵上,抡开枣木杆子一甩,高粱粒子像下红雨一样落下,足有1米多厚。焦三说:“东家,你要不了这么多,我就往外倒吧。”焦三把枣木杆子往不南一抡,“哗”的一声,一片红云往东南去了,使东南百里以内的高粱,整整丰收了三年。

因为焦三是龙王的化形,龙王冯一带居民为纪念龙王爷恩德,曾在明代集资修建过龙王庙,立过石碑,刻过碑文。可惜原来的庙宇、石碑和《康惠龙王传》,在历次战乱及“文化大革命”中均被损毁,现仅存有清德宗(爱新觉罗载)光绪三年(1877年)御笔题字“泽沛苍生”一幅金匾,龙王冯附近百姓捐资于1988年重新修复龙王庙,以志纪念。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和“七月初五龙诞辰”之吉日,苏、鲁、豫、皖等各方人士,按时参加龙王冯的龙王庙会,这已成为访亲问友、繁荣经济的民间节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