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丙 :清末民国扬州丁丙,书画家

更新时间:2023-11-08 13:29

丁丙字丙之,又字公言,别号醒愁。晚年署醒翁,亦民国著名女画家丁慕冰之父。原籍山东省,寄籍江都区(今扬州市)。生于光绪七年(1881)正月初六。他性格豪放,喜交游。后投笔从戎。入同盟会,参加革命工作。奔走于燕赵齐楚、东北地区间。因事败,于是入新闻界。宣统二年(1910),他曾任《东三省日报》记者。宣统三年(1911)八月,《东三省日报》因为鼓吹革命,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谋求控制舆论,捣毁了《东三省日报》。报社同志从此失散,天各一方。同年十月,丁丙任沪军先锋队及第七军第一师参谋及南京《民生报》的插图记者。他性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常年寓居上海市,以鬻画为生。晚年,因恨自己没有儿子,于是吃素,成为印光法师的弟子。丁丙逝世于民国三十年(1941)的二月二十日。

人物生平

丁丙,字丙之,又字公言,别号醒愁。晚年署醒翁。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正月初六。原籍在山东省,寄籍于江都区(今扬州市)。毕业于南洋美术学校。为人个性豪放,喜好交游。后投笔从戎,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工作。奔走于燕、赵、齐、楚与东北地区之间。后因事败,于是便入新闻界,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担任了《东三省日报》的记者。同年,南京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南洋劝业会,丁丙的画作得到邀请参展,并获得了若干金牌、奖证。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东三省日报》因为鼓吹革命,遭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下令捣毁。报社同志就此分开。丁丙于同年十月任沪军先锋队及第七军第一师参谋及南京《民生报》的插图记者。

丁丙性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常年寓居于上海市,以鬻画为生。晚年时,他因恨自己没有儿子,于是吃素,成为印光法师的弟子。民国三十年(1941年)二月二十日,丁丙逝世。

书画成就

丁丙早年毕业于南洋美术学校。他聪明,多才艺,工诗善画。其用笔苍古,能得宋元诸家之神髓,并钻研泰西(旧泛指西方国家,一般指欧美各国)画法。他游迹所经,饮吸高山、大川之灵气,胸罗丘壑,摹妙烟云,故精山水。他的绘画种类较多。山水、人物、写真(肖像画)、走兽及舞台布景都有涉及。他一经挥毫,无不惟妙惟肖,若兴到挥毫,则更迥殊流俗。

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丁丙的画作得到邀请参展,并获得了若干金牌、奖证。

在现代许多正规的拍卖会上,常有丁丙的画作出现。如:上海鸿海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壬辰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卖过他的《朱砂钟馗》立轴。题识:戊午端午节,薄醉来兴,特用禅门米汁和朱砂石雄黄写之,上公言氏作在申江。印:扬州市丁丙、醒愁书画;上海鸿海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壬辰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卖过他的《天锡财源》。题识:戊辰八月五金危危日写以征瑞。邗上丁丙作于海上。钤印:丙之、丁丙画印;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三周年庆·中国书画精品拍卖会曾拍卖过他的一幅《仙品清供图》。图中有松枝、梅花、水培水仙、牡丹、佛手、柿子等等。题跋:仙品清供,富贵长春市。癸亥(1863)冬日写此以贺子丹先生来年岁朝春禧,邗上丁丙识,时客次申浦。钤印:丁丙印、公言、玖公后裔。

丁丙的作品还零星出现在一些拍卖网站上。如: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艺术论坛曾拍卖过他的一把烫湘妃的成扇。此扇一面绘的是一根枇杷枝头。设色明丽,显出枇杷长势壮盛,个个饱满,把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题跋是:莫笑年来贫彻骨,笔端随意撒金丸。丁卯夏日,醒翁醉后作。丁卯年是1927年。这个论坛也曾拍卖过丁丙的一把成扇。画的是苍劲的老干与细嫩的松针,整幅画姿雄奇,饱含浑厚沉雄之气。题跋是:松如端人正士,隐寓一种坚贞不凋之相。余最喜写之。醒翁。这也反映作者的品性。民国十一年(1922)出版的李涵秋名著《魅镜》的封面是一幅很形象的漫画,一个大大的椭圆形镜子,犹如一个照妖镜,镜子前的人物都纷纷现出鬼魅原型。在封面的右下角题写:扬州市丁丙画,钤印“醒愁”二字。状元文化博物馆画廊拍卖过他的一幅山水人物。

丁丙的书法也有特色。孔夫子拍卖网曾拍卖的丁丙的《自传及诗文稿两页》与《书札两页》全部用的是行书。此外,孔夫子拍卖网也拍卖过他的一幅隶书对联: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署名:醒翁。钤印:丁丙书画、丙之。

名人交往

民国庚申年(1920),民国实业家朱幼鸿先生五十寿,丁丙作寿画一副作为寿礼。出版于民国庚申年(1920)的《朱幼鸿先生五十寿言》珂罗版,大开本宣纸精印。封面为清代著名诗人与书法家何绍基之孙、民国著名书法家何维朴题签,扉页为时年77岁的“海派大家”吴昌硕题写的篆文“幼鸿先生五十寿言”,寿画”共有六幅,分别为:“邗上丁丙”的《花簪富贵图》;“王震写祝”的《无量寿佛图》;“邢壎拜祝”的《幼鸿亲家大人五旬荣庆图》;“俞礼达夫画祝”的《群仙祝寿图》;“庆宽年七十有三贺于京师”的《长寿星图》;“山阴蓉江俞斯乾”的《无量寿佛》。首幅作者便是丁丙。丁丙此画为祝寿首幅之作,亦可见其当时的名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