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惠霖 :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03:37

万惠霖(1938年11月20日-2024年4月28日),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38年11月出生于湖北汉口,原籍汉阳县。1966年初厦门大学化学系催化理论方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2至1983年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研究年余。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催化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自九十年代以来,在甲烷氧化偶联 (OCM)和乙烷、丙氧化脱氢 (ODE, ODP) 的研究方面,万的课题组创新研制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含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体系,证实了氟化物对OCM催化剂的显著促进作用。

2024年4月28日凌晨1时,万惠霖先生安详辞世,享年86岁。

人物生平

万惠霖1938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口,父亲当时在武汉一家布店做管事,家境小康。万惠霖小学、初中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后来,父亲从武汉市回乡务农,家庭经济从此陷入贫困。尽管如此,万惠霖初中毕业后仍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武汉重点中学——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高中期间,万惠霖幸蒙远房堂叔的资助得以顺利完成学业。由于他的投入和刻苦,他各门功课全是5分(当时采用5分制),被评为“最优等生”。

1958年,万惠霖高中毕业后考上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一年后,由于大学科系调整,他被转到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学毕业后考取本系物理化学(催化理论方向)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化学家、分子催化学科的奠基人蔡启瑞教授。1966年,万惠霖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这位湖北人此后一直留在厦门大学。1982年到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一年,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升任教授后不久即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国家计委委托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组对国重室进行第二次评估,万惠霖作为国重室主任,亲自承担起现场报告和赴京答辩的任务,取得了在化学化工类的29个国家以及部属重点实验室中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2001年还被国家基金委遴选为化学类首批两个创新研究群体之一。

2012年3月4日,万惠霖教授课题组与江苏德峰药业有限公司在如皋市签署“共建院士工作站”协议,同时,万惠霖院士受聘为如皋市经济社会发展高级顾问。

2015年9月,万惠霖院士团队与徐州环宇焦化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

2017年5月,醇醚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聘请万惠霖为首席科学家。

2024年4月28日凌晨1时,万惠霖先生安详辞世,享年86岁。

中科院院士

万惠霖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家,第五届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子催化》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催化学报》编委,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国家教委科技委委员和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主要贡献

确定了催化剂主要结构,阐述了类萤石型结构的LnOF形成及F-与O2-离子交换的重要性和氟化物助催作用的主要本质;根据表面酸碱性及光电流等的测定结果,万指出表面碱性和 p-型导电性都不是OCM催化剂性能优良的必要条件;并提出了含氟稀土-碱土催化剂结构导向的组份选择原理,研制出性能更好的OCM和ODE催化剂。万等采用多种原位光谱方法,成功表征了OCM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物种及反应的主、副产物,首次获得四种催化剂表面臭氧吸附态O2-在反应条件下具有OCM活性的直接光谱证据。

荣誉及奖励

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2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余名。先后被评为厦门市劳动模范、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专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出版物代表作

万惠霖与老师、同事合作,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本.

曾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化学部主任,教育部化学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咨委会委员。现任厦门大学理工学科、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973计划第四届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国际顾问编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分子催化》副主编等。

人才培养

万惠霖是立德树人、桃李满园的大先生。他长期坚守教学一线,1983年起连续18年为研究生讲授“催化专题”,为教育部委托举办的催化进修班讲授“催化原理”课程。他的课堂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深受学生喜爱。他为人师表、爱生如子,寓育人于教书之中,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培育出一大批催化界的优秀人才和骨干力量。

万惠霖合著的《催化原理》是国内最早系统介绍催化化学的教科书,至今仍是催化研究的经典教材。他常说,催化这个学科近几年世界上发展很快,我们不能步人后尘,要勇于创新,不仅基础理论研究要有所突破,连研究方法也要创新。

万惠霖认为,老师除了教知识外,还需与学生一道在品行方面共同追求健康发展。“品德修养是一辈子的积累,不是年轻时做得好,老了就不用做了。在这方面,我与学生是一道努力的,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

获奖经历

八十年代初参加固氮酶研究后,对于N2、乙炔和环丙烯在固氮酶原子簇活性中心的多核络合活化方式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因而为固氮酶活口M-簇笼新见解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万早在研究生时期就参与配位催化的基础研究,后来又在专著中详细阐述了配位催化原理。七十至八十年代,他还与同事一起,在乙烯配位聚合负载型高效催化剂的研制,丙烯选择(氨)氧化副产物形成机理,以及氨合成反应对铁催化剂结构敏感性的理论探索等研究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绩。他在国内、外刊物已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1本;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6项。199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发方向

催化剂活性中心(或活性物种)、动态结构和催化反应机理的原位表征,催化作用的理论模拟等。

科研代表作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

Wan H. L., Weng W. Z., Iwasawa Y., Selective Oxidation of C1-C3 Alkanes on Fluride-Containing Mixed 氧化物 Catalysts, Hyomen(surface), 1998, 36(2), 1-9.

Long R. Q., Wan H. L., In situ confocal microprobe Raman spectroscopy study of CeO2/BaF2 catalyst for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甲烷, J. Chem. Soc., Faraday Trans., 1997, 93(2), 355-358.

Long R. Q., Huang Y. P., Weng W. Z., Wan H. L., Tsai K. R., The 表演 and structure of rare 地球 oxides modified by 氟化物 for methane oxidative coupling, Catal. Today, 1996, 30, 59-65.

Wan H. L., Chao Z. S., Weng W. Z., Zhou X. P., Cai J. X., Tsai K. R., Constituent selection and 表演 characterization of catalysts for oxidative coupling of 甲烷 and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ane, Catal. Today, 1996, 30, 67-76.

Zhou X. P., Zhou S. Q., Zhang W. D., Chao Z. S., Weng W. Z., Long R. Q., Tang D. L., Wang H. Y., Wang S. J., Cai J. X., Wan H. L., Tsai K. R., 甲烷 and light 烷烃 (C2-C4) conversion over metal 氟化物metal 氧化物 catalyst system in presence of , "Methane and Alkane Conversion 化学", Bhasin M. M. and Slocum D. W., Eds., Plenum Press, New York, 1995, 19-30.

Chao Z. S., Zhou X. P., Wan H. L., Tsai K. R., 甲烷 oxidative coupling on BaF2/LaOF catalyst, Appl. Catal. A: General, 1995, 130, 127-133.

Zhou X. P., Chao Z. S., Luo J. Z., Wan H. L., Tsai K. R.,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乙烷 over BaF2-LaOF catalysts, Appl. Catal. A: General, 1995, 133, 263-268.

Long R. Q., Zhou S. Q., Huang Y. P., Weng W. Z., Wan H. L., Tsai K. R., Promoting effect of F- on Sr/La 氧化物 catalysts for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APPL Catal. A: General, 1995, 133, 269-280.

Wan H. L. Energetics and quantum 化学 of the activation and 催化 conversion of small Molecules in C1 chemistry, chapter 1, in K. R. Tsai and S. Y. Peng editors, "Catalysis in C1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Press, Beijing, 1995, pp9-46.

Zhou S. Q., Zhou X. P., Wan H. L., Tsai K. R., Oxidative coupling of 甲烷 over BaF2-TiO2 catalysts, Catal. Lett., 1993, 20, 179-183.

Wang F. C., Wan H. L., Tsai K. R., Wang S. J., Xu F. C., Electron spectroscopic study of 吸附 of methane on dioxide surfaces, Catal. Lett., 1992, 12, 319-326.

Weng W. Z., Yan J. Y., Cai J. X., Dai S. J., Chao S. J., Chen L. L., Wan H. L., XPS, Chemical trapping and DRFTIR study on mechanism of by product formation in selective (amm)oxidation of propylene on MoO3 and g-Bi2MoO6, Chem. J. Chinese Univ., 1990, B, (4), 346-353.

Zhou T. J., Wan H. L., A quantum chemical study on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Fe planes and its relation with 催化 activity for ammonia synthesis, J. Xiamen Univ. (Natural Science), 1987, 26(5), 530-536.

Huang K. H., Wan H. L., "Principles of Catalysis",Science Press, Beijing, 1983.

Wan H. L., Tsai K. R., Chemical modeling of biological fixation XIV EHMO study of probable modes of m3(h2) coordination of some nitrogenas substrates (cyclopropene etc.) and reductive hydrogenation intermediates of N2, J. Xiamen Univ. (Natural Science), 1981, 20(1), 62-73.

人物评价

万惠霖是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家,是立德树人、桃李满园的大先生,是一心为公、甘为人梯的领路人。他为人师表、爱生如子,寓育人于教书之中,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培育出一大批催化界的优秀人才和骨干力量。他淡泊名利、励精图治,爱才惜才、奖掖后学,为厦门大学化学和化工学科、为中国化学科学事业的长足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厦门大学评)

万惠霖是著名物理化学家,毕生从事催化化学研究,他还是“走钢丝”的教授——很长一段时间,他在教学、科研、行政中“三不误”,他更是品格可靠的谦谦君子。(厦门网评)

万惠霖毕生致力于催化化学研究,在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和合成氨催化剂的相关理论、轻质烷烃选择氧化等领域深耕不辍、潜心钻研,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澎湃网评)

参考资料

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万惠霖辞世,享年86岁.澎湃新闻.2024-04-29

社会各界深情送别万惠霖先生.厦门大学新闻网.2024-05-05

新华网:中科院院士万惠霖:永远在科学起跑线上.厦门大学新闻网.2024-05-05

擅长"走钢丝"的催化大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大教授万惠霖辞世享年86岁.厦门网.2024-05-05

师者|万惠霖:朝乾夕惕 笃行致远.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4-05-06

万惠霖院士课题组与江苏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厦门大学新闻网.2024-05-06

醇醚酯工程实验室敦聘我院万惠霖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4-05-06

先生走好!沉痛悼念万惠霖院士.厦门大学校友总会.2024-05-05

厦门大学发布讣告:痛别巨星!.腾讯网.2024-05-05

社会各界深情送别万惠霖先生.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4-05-05

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万惠霖辞世,享年86岁.澎湃新闻.2024-05-0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