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圆明园路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历史街道

更新时间:2024-09-20 23:12

上海圆明园路,并不只是位于外滩以西、虎丘路以东、北接吴淞江、南至北京东路那条不长的街道,而是一个正在逐渐成型的特定区域的代称。

命名

圆明园路南起滇池路,北至南苏州路。这条路修筑于19世纪60年代,1862年名为“新路”,1865年更名为“下圆明园路"(上圆明园路后改称博物院路,即今虎丘路),1943年更为“圆明园路”。

主要建筑

圆明园路97号

建筑建于1907年,4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503平方米,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平面矩形,立面局部采用变形的古典装饰符号,坡屋顶,红平瓦,南北两端置硬山墙,东立面基础用花岗石砌筑,底层立面清水红砖墙,砖工精细。入口开间强调竖向构图,饰有半圆形挑出窗。

圆明园路115号

公寓建于1904年前后,主体为四层砖木混合结构,局部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清水砖墙、砖雕,是上海市最早的英式公寓。

圆明园路133号

建筑建于1933年,坐西朝东,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89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834平方米。大楼外貌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影响,装饰纹样具有中原地区传统特色。立面勒脚为石刻莲瓣须弥座,窗裙和压顶饰假石回纹,入口门楣为石刻勾头滴水批担。室内饰藻井式天花及仿和玺彩画,十分精致。

圆明园路149号

建筑建于1927年,具有新古典折衷主义外立面,整幢为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立面装饰细致丰富,立面风格为折衷主义三段式立面,整体比例适当,入口大门和阳台处理细节精美。

圆明园路169号

建筑建于1923年,建筑层高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立面为折衷主义风格,主入口大厅楼梯间有时代特征,楼梯为铸铁制造,木门玻璃。

圆明园路185号

兰心大楼建造在上海最早的剧场——兰心戏院旧址上。1930年,兰心大楼在圆明园路185号上建造,1931年竣工。大楼坐西朝东,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立面采用褐色面砖饰面,简洁清丽。主入口处略前出,设齿状隅石,层间窗洞置连续式平拱钢窗,横线条韵味感强。顶部挑出阳台饰爱奥尼式柱,窗楣上置三角形山墙花装饰。顶层塔楼三面饰弧拱券、中间是券心嵌销石。整幢大楼呈现出现代主义风格并局部带有新古典主义装饰。

圆明园路209号

原名浸信会大楼,后改名为“真光大楼”。大楼坐西朝东,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立面以锐角状竖线条装饰,出女儿墙收头,横直线条交叉组合,乳黄色及褐色曲面外墙贴面砖饰面。立面上的大片玻璃窗与方形玻璃灯柱及室内流畅的天花与墙面线脚及灯饰处理,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时代感。

参考资料

正在消失|当代艺术中的圆明园路.澎湃新闻.2023-12-27

【阅读建筑】这座汇聚了无数文物建筑的外滩“小镇”,描摹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印记.澎湃新闻.2024-08-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