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上海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20:36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是一个机、电、测、控多学科交叉的学院,下设精密机械工程系、机械自动化工程系、自动化系和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学院的教学科研涵盖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机工程学4个一级学科,并在以上大多数学科领域内实现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全覆盖。拥有7个本科专业,自动化、机械工程专业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还拥有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B类一流学科(机械工程),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现有30余个省部级、校级和院级教学科研平台。

根据2018年4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在校本科生近2500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568名(不含非全日制。含非全日制共1927名)。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简介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成立于1999年,由上海大学原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和上海大学原自动化学院(两个学院均成立于1994年11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个机、电、测、控多学科交叉的学院,下设精密机械工程系、机械自动化工程系、自动化系和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原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学院、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的相关科系和专业。

五十多年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历史,留给学院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上的辉煌足迹与厚实基础。如今的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抓住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机遇,依托自身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此外,上海大学还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电源学会变频电源与电力传动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委会等3个国家二级学会的挂靠单位,以及多个二级学会/地方学会常务理事及理事单位和IEEE工业应用学会北京分会主席单位。

学科体系

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包装工程;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机工程学;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学生人数27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1300余名。学院把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作为学院办学追求的永恒目标。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420人,专任教师257人,其中正高61人,副高136人,博士学位教师207人。学术队伍中,有国外工程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5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1人,人事部百千万工程人才(第一、二层次)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上海市8人,上海领军人才2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5人,上海市东方学者1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8人,上海市黄浦江人才8人,上海市启明星计划17人。学院有“机械电子工程”和“机电驱动和功能部件”两个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有“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上海市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为上海市B类一流学科。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教育部新型显示技术与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教委自动化制造装备及驱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机器人研究所等省部级研发基地,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上海大学有机电致发光(OLED)研究中心、上海大学CIMS和机器人中心、微纳操作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精密机械工程技术研究所、上海大学电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上海大学网络控制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微电子研究与开发中心等校级研发基地,上海大学中瑞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心、中英能源与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中英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联合实验室、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国际合作平台、网络化控制国际合作平台、航空制造及装配自动化协同创新中心等国际联合研发基地,以及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工程训练实验教育示范中心等教学实践基地。学院先后建成了机械基础实验平台、机电一体化工程实验中心和自动化实验中心等7个本科教学专业实验平台和大学生创新中心。

科研成就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院所属的多个学科先后得到了教育部、上海市政府与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电机与控制、精密机械工程、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电磁测量及仪表、精密仪器及机械、电机工程学、机械制造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9个学科先后得到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十五”期间,机械电子工程被列入第一期上海市重点学科;先进机器人与现代制造系统、仪电自动化分别被列入第二期上海市重点优势学科和重点特色学科。1998年起,先进制造及自动化学科连续三期(“九五”、“十五”、“十一五”)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十一五”期间,学院所属的能源工程优化调控技术被列入国家“211工程”能源工程与新技术”学科三大方向之一。2001年“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标志着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内涵建设有了新的起点。

学院一贯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在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同时,注重科研成果的工程应用和转化,并以此作为学院办学对国家和社会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贡献和回报。学院每年承接的各类科研项目稳步上升,2007,2008,2009的经费均超过5000万元/年,部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后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截至2012年,近五年来获得的科技奖项共计19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学术交流

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产学研联盟,成立了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海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海大学—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等。学院与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挪威新加坡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师学生互访活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合作

据2017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与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三菱电机机电(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联盟。成立了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海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近年来,学院与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法国挪威新加坡韩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师学生互访活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2021年9月,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日前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成立数字化联合研究中心,双方决定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等新型应用领域开展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愿景

学院愿景:科技创新的源泉,工科人才的摇篮,产学研与国际合作的平台。

学院宗旨:面向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需求。

学院文化:以人为本、团结协作、脚踏实地、开拓进取。

学院作风: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昂扬向上、争创一流。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围绕国家需求和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培养各级、各类创新人才。学院愿与国内外同行及各界朋友携手共进,为振兴先进制造业和推进能源技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院始终秉承“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昂扬向上、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努力形成“以人为本、团结协作、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文化氛围,齐心协力培养创新人才,不断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走向世界。

校园环境

校园活动

校友会

上海大学校友会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分会的宗旨是:联络和凝聚校友,加强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之间的联系;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促进校友间、校友与学院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为母校争光。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校友为现上海大学,包括原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的电机系、自动化系、机器人系、机械系、精密机械系、电气工程系等系相关专业毕业的历届校友。凡曾就读于现隶属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各系各专业的历届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拥护上海大学校友会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分会章程,自愿加入该会,即成为该会会员,实行免费会员制。

参考资料

首页.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1-06-07

奥特斯与上海大学开展校企合作.中经TMT.2021-09-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