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寺 :公元956年建于山西太原的庙宇

更新时间:2024-09-21 17:29

不二寺位于阳曲县黄寨镇首邑路社区首邑西路74号。原位于黄寨镇小直峪村,1987年迁建于现址。不二寺,又称不二禅院,据脊及碑文记载,建于北汉刘承祐九年(956),宋咸丰六年(1003)重修,金明昌六年(1195)再修,元、明、清各代均有修。现仅存三圣殿,金朝建筑风格,占地面积184.19平方米。单檐悬山顶,出檐有廊,殿前檐置五铺作斗拱。

殿内释迦牟尼、弟子、菩萨等泥玩具9尊,为金代遗作,两侧山墙存精美壁画,为明代作品。现存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敕赐不二禅院碑一通。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名由来

寺名“不二”源于佛语,意为凡能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者,谓之“入不二法门”。不二寺的创建者把寺喻为门,寓意为佛教信徒由此门(寺)而入,就能达到不二境界。因该寺为佛教中的禅宗思想派别,故又称不二禅院。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曲县城首邑西路74号。原位于阳曲县北留乡小直峪村,1989年将三圣殿迁现址。不二寺始建于北汉刘承祐九年(956年),现存为金明昌六年(1195年)建筑,历代均有修葺。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单檐悬山顶,出檐平缓并置五铺作斗拱七朵。

历史沿革

据1724年(清雍正二年)碑文记载,寺“创自金明昌六年(1195年),重修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是太原市已知的除晋祠圣母殿(北宋天圣元年,即1023年)和献殿(金大定八年,即1168年)外的第三座古老建筑。但在1986年迁建时拆出梁架题记,有“大汉乾九年,都维那宋会、徐德经建”字样。大汉(即北汉)刘承祐九年,即公元956年,据此,则这一建筑又早于晋祠圣母殿67年。不过在宋初遭毁重建,金明昌六年(1195年)大修。后虽经元、明、清各代都做过不同程度的维修,但依然保持了金元时代的风格,并继承了宋代的一些营造手法,成为太原市古建筑中的珍贵实例。

不二寺由于长期受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仅存三圣殿和两座墓塔孤立于农田中。经现场考察,三圣殿残破严重,殿顶塌陷漏雨,正脊、垂脊已不完整,前檐、飞檐已毁,檐头腐烂,地基不同程度下陷,墙体分裂,木构件倾斜,直接威胁着殿内的塑像和壁画。东侧3米处又是一条百米深的沟壑,时刻有倒向沟间的危险。为抢救这一古迹,1986年起有关部门对它作了实测和搬迁设计方案以及新址征地等事宜,1987年将正殿迁入阳曲县城西南、大运公路东侧,安置在占地10亩的新址中轴线后部,周以围墙圈起,并以此为主,筹建阳曲县博物馆。

文物现状

三圣殿

现存三圣殿为金朝遗作,三圣殿青石台基,长13.1米,宽14.06米,高0.76米,其上建筑主体长11.33米,宽12.46米,高10.65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设廊,殿内梁架为四椽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前檐下斗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栱计心造,里跳五铺作双抄,柱头及补间铺作各一朵。补间斗栱施真昂,后尾挑至平以下,是早期史籍上记载的“扶壁拱”的实物例证,太原市仅此一例。平梁上施双层叉手,更为别处所罕见。前檐当心间设板门,两次间为直窗。殿内佛台正中塑华严三圣等像9尊,为金朝遗作,主尊释牟尼,结跏坐于须弥座上,背光精美。文殊菩萨居右,普贤居左,为他处少见。殿内东山墙绘有东方三圣、十二神像和舞狮图,西山墙绘有西方三圣、十六罗汉和礼佛图,廊墙、檐墙绘力士、侍女等内容壁画,共计137平方米,为明代作品。

大雄宝殿

2005年,于三圣殿殿前14米处复建大雄宝殿,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11架檩,单檐歇山屋顶,为明清代建筑风格。台基长34.85米,宽20.96米,高1.19米,大殿主体长31.75米,宽17.86米,高15.22米,殿内两山施以悬塑,阿罗汉菩萨庄严肃穆,是为西方极乐,殿内正中为三世佛,两侧肃立普贤文殊菩萨,最高为7.5米。

东西配殿

2016年,于三圣殿东西两边复建东西耳房,东西配殿,东配殿为观音殿,西配殿为地藏殿。

附属文物

不二寺在原址存元代祖师塔1座,而在现址存明代幢式塔1座,碑9通,其中金、元记事碑各1通,清记事碑5通。另有从他处移至寺内明碑1通,昭和十五年(1939)碑1通。

据现存碑刻记载,不二寺除三圣殿外,还有乐台、三门殿、天王殿、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僧房等建筑。寺西南又有一座建于元代的八角五层密檐砖塔和建于明代的石塔、石幢等。寺内外遍植枣树和榆树,林木阴,是阳曲县著名的大丛林。

艺术价值

不二寺的价值在于它的建筑、彩塑和壁画艺术。正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略呈方形,前檐有廊,下承青石台基,上建悬山式殿顶,举架平稳,上覆筒瓦素脊,又以青砖红墙为基调,间以紫红立柱,栗色梁架,不加装饰,形成典雅纯正、素静清幽的早期建筑风格。建筑结构施用传统的柱网抬梁式框架,梁架采用宋代《营造法式》中的六架椽做法,外檐用未经加工过的榆木为檐柱,向外侧角与外墙收分相配合,增强稳定性。前檐设廊,进深一间,廊柱侧脚升起,使殿角上翘,造型舒展。梁枋结构全部采用大斗、令拱和短替,殿内不设天花板。斗拱是中原地区高等级宗教建筑的特定标志。它的外檐用五铺作重拱出单抄单下昂,里转五铺作重拱出二抄,重拱计公造。又加一攒补间真昂,使檐部内外重量得到平衡,是杠杆原理的巧妙运用。在正心枋上雕出横拱二层,俗称“隐刻斗拱”,虚实结合,是早期史籍上记载的“扶壁拱”的实物例证,太原市仅此一例。殿内梁架为金代形制,驼峰托脚皆备。平梁上双层叉手,为他处所未见。这座建筑为研究宋金时代的古建筑提供了范例,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佛殿

匠师们根据佛殿的有限空间,巧妙地把彩塑、壁画与佛台、山墙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了佛的三个世界的整体。塑像是裟婆世界的华严三圣,所以此殿也叫三圣殿。主尊释迦牟尼佛,高4.5米,为诸像的核心。左摩诃迦叶,右阿弥陀尊者,仪态各异,慈祥庄严。两侧胁侍菩萨左普贤、右文殊菩萨,相对微侧,视线各向主尊,戴花冠,披罗巾,佩璎珞,着裙裤,婀娜多姿,飘逸洒脱。座下的白象、狮子,秉性虽不同,却和谐自然。墙侧为金刚塑像,虎背熊腰,全身披挂,在祥和恬静的佛像中,显现出一股威严之气。侍女塑像,肌肤丰润,面带苦笑,上身右倾,臀部左扭,裸露的上身满佩璎珞珠玑,左肩斜披红色胸带,掩盖了丰满的胸部;右肩绿色飘带随右手下垂后翻到左侧垂至足下;一条腰间丝巾,缠在裸露的腹下,勒出条条腹肌,与贯穿上下的飘带配合,起着静中求动的效果。

壁画

殿内东西山墙上绘有壁画,每壁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以云层既相分隔,又相衔接,使整个画面达到和谐统一。上层绘彩云间的“飞天”,表示佛土的天堂情景。东墙中层绘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左右为日光、月光菩萨,上有华盖、头光,合称“东方三圣”。西墙中层绘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佛;左右为大势至、观世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壁画下层绘金刚、阿罗汉,突出世俗化的特征,最为精彩。东墙下层,是佛的护卫神,称“十二夜叉大将”,代表八万四千药叉,表示除八万四千烦恼,成八万四千菩提。在构图上分左右两组,每组六神,中间安插了一组狮子舞以娱神。西壁下层则绘十六罗汉,分为二组,每组八尊(北侧八尊系清代补塑)。中间稍低部位绘一组长卷《礼佛图》,表现了一位刚登基不久的皇帝,在宫人们的执炉、点香等活动中,为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佛前进行礼佛活动的情景,与东墙的《乐神图》相呼应。

2006年5月25日,不二寺作为金朝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参考资料

不二寺.太原市人民政府.2023-11-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