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 :2006年佘诗曼主演的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3-09-22 17:24

《东方之珠》是由唐基明执导,黄国辉、方慧儿、陈金铃等联合编剧,汪明荃郭晋安佘诗曼关菊英等人主演的电视剧。

该剧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粤语歌刚刚兴起,英文民歌及流行国语歌曲等在香港歌坛百花齐放的时期为背景,讲述了歌艺团的领导金燕与歌坛新星凌丰、“大舌头”的农家女阿兰等人在香港歌坛的恩怨情仇的故事。

《东方之珠》于2006年11月6日在翡翠台首播。该剧在2007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多项提名。

剧情简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众娱乐仍以收听收音机为主,如果想获得更高享受,便要到歌舞厅或夜总会欣赏。金燕(汪明荃 饰)、阿凤(方伊琪  饰)和钟欣潼关菊英 饰)曾是上海有名的歌星,被称为“三朵金花”,战乱时她们来到香港谋生,金燕和阿娇组建了歌艺团四处演出,获得了一些名气,阿凤则嫁给夜总会老板常升(石修 饰)做起了富家太太。

歌坛新星凌丰郭晋安 饰)与金燕因意外针锋相对,两人互相给对方使绊子。与凌丰青梅竹马的阿兰·达瓦卓玛佘诗曼 饰)与父亲朱大吉(秦沛 饰)来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谋生,阿兰虽然很有唱歌天赋,但是却有“大舌头”的毛病,凌丰与朱大吉设计让阿兰拜金燕为师想要让金燕难堪,谁知阿兰意外治好了舌头,并且在歌唱比赛上一鸣惊人,成为歌坛新星。

阿兰从小钦慕凌丰,和凌丰重逢后更是喜欢上了他,凌丰对阿兰也逐渐产生了情愫。凌丰的弟弟罗威(陈山聪 饰)以罗威的名义向华探长(麦长青 饰)的夫人索要钱财,本就爱慕凌丰的华夫人康华 饰)无有不应,渐渐的华夫人认为凌丰同样倾心于自己,于是她向凌丰提出私奔,凌丰这时才知道罗威的所作所为,他拒绝了华夫人的要求,华夫人一时想不开自尽而亡。而金燕此前正巧看到华夫人与凌丰拉扯,于是她便向警方告密,指凌丰骗财骗色,凌丰因此被华探长赶尽杀绝,无法再在歌坛立足,凌丰认为此时的他已经配不上阿兰,于是他拒绝了阿兰的告白。

金燕意外得知凌丰就是她苦寻多年的失散的儿子,她又从阿兰处得知一切都是罗威所作,顿时后悔不已,金燕本想和凌丰相认,然而凌丰得知是金燕告密,对她越发痛恨,金燕只能忍下不提,只是暗中帮助凌丰赔付经纪公司的违约金,而凌丰被华探长多番为难,他只能隐姓埋名,以打杂为生。

半年后阿兰·达瓦卓玛成为红极一时的歌星,罗威也凭借“痴情人设”成为歌星。阿兰找到凌丰劝说他重新振作,凌丰在阿兰和金燕的鼓励下重新回到歌坛。朱大吉从好友处得知常升利用歌星走私珠宝,金燕的丈夫也是因常升而死,他将这事告知金燕,金燕于是将常升走私之事举报给警方,华探长接到举报电话后想要私吞走私珠宝,于是他单独到走私的火车上。被常升派遣外出表演的罗威发现了走私珠宝,他和华探长争执间将华探长杀死。而罗威也在这列火车上,他意外发现了华探长的尸体,却被隐藏在暗处的罗威打晕,罗威走后金燕也来到此处,为了保护凌丰,金燕向警方自首,声称是自己杀死了华探长。

凌丰从旧物中得知金燕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再加上他得知了金燕为他所做的一切,于是他暗中跟踪常升寻找了罗威的踪迹,几人打斗间常升跌落悬崖,罗威也摔成重伤,临死前罗威良心发现向警方招供,金燕重获自由,凌丰与金燕母子相认,在金燕等人的撮合下凌丰与阿兰也敞开心扉在一起。

角色介绍

剧集制作

幕后花絮

《东方之珠》背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歌坛,汪明荃出道的时间与剧中的时间差不多,所以她拍戏的时候总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演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

郭晋安在剧中饰演当红歌手凌丰,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擅长唱歌跳舞,经过几位前辈指教,加上他不断练习,才终于达到状态。

郭晋安在拍摄剧集《东方之珠》一场打斗戏时,不慎被对手罗贯峰误插眼睛,即时渗出血水,要入院诊治。

佘诗曼在剧中扮演说话“大舌头”的农家女,这对她来说是一种新尝试,她在剧中的角色起初不论是讲对白还是唱歌,均有“大舌头”的毛病,后来意外痊愈成为歌坛新星。佘诗曼后来因为总是“大舌头”地说话、唱歌,后来拍摄痊愈后的情节,有时会不能自制地“大舌头”。

音乐原声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获得荣誉

剧集评价

大众评分

媒体评价

《东方之珠》中不但有着动人的爱情故事和曲折的人物传奇,更加入了大量绚丽的歌舞表演,让人耳目一新。佘诗曼在剧中扮演的小兰,从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妹,一跃成为歌唱比赛的冠军,暗合了“超女”励志的故事,让观众能够得到许多启迪,也对上世纪60年代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歌舞有了更深的了解。该剧不但有精彩的故事主线,更穿插了大量精彩歌舞于其中,绚丽的歌舞使得该剧风格迥异,别具一格。(新闻晚报 评)

《东方之珠》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歌艺圈活色生香的“生态图”“风情画”。这里边,有流光溢彩的俊男美女;有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有爱恨交织的人间亲情;也有尔虞我诈的世态炎凉。然而剧情过于着重于三位“台柱”的歌舞人生和他们的情感纷扰的描画,编导在营造“时代氛围”方面似乎并未特别上心。一个显而易见的观感是,剧中所营造的年代氛围和“史味”并不很浓,和记忆中反映那个年代歌舞厅(夜总会)场景的不少剧集或纪录片有些差距。另外,剧中不少建筑的外观、室内陈设和布景等,特别是一些群众演员的服饰装扮,说六七十年代可以,说八十甚至九十年代同样未尝不可。(金羊网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