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多刺鱼 :刺鱼科多刺鱼属的一种鱼

更新时间:2023-09-25 13:33

中华多刺鱼(学名:Pungitius sinensis),别名九刺鱼、刺鱼。属于刺鱼目刺鱼科多刺鱼属,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小型鱼类,

中华多刺鱼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兴凯湖绥芬河图们江辽河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长江水系。多栖息在水草丛生,水流平稳及低温的水域。中华多刺鱼为小型鱼类,属北京市二级保护鱼类。无经济价值,可作为观赏鱼类。

中华多刺鱼体型较小,体长约60毫米。细而扁,尾基细长。体的前部有薄骨片,后部光滑。头小。吻稍钝。尾柄有发达的侧棱。体背部为藻绿色,腹部为银白色。体色随季节不同而有变化。繁殖期间雄鱼体上呈现出金黄色色彩。具有繁殖周期短 、生命力顽强和筑巢繁殖等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背鳍Ⅶ—Ⅸ-8—11;臀鳍Ⅰ-8—10。体长60毫米。体长为体高4.2—5.4倍,为头长3.3—4.7倍。头长为眼径2.5—4倍,为吻长3.2倍,为眼间隔4.6倍,为上颌4倍,背鳍最长条的2.7倍,臀鳍最长条的2倍,胸鳍最长条的1.9倍,腹鳍最长条的3.6倍,尾鳍叶的2.7倍。身体很小,细而扁,尾基细长。体的前部有薄骨片,后部光滑。头小。吻稍钝。眼的直径大于吻长。口斜。下颌较上颌为长。鳃膜左右相连,而不和峡部相连。第一背鳍由分离的小棘组成,这种小棘左右乱倒,与脊背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度,后部分离的棘,几乎直立。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臀鳍棘较大。胸鳍发达。腹鳍为一棘,长约为头长的三分之一。尾柄有发达的侧棱。体背部为藻绿色,腹部为银白色。口端位,上、下颌均具细齿。体侧骨板背腹轴长,并连续排列至尾柄基部。侧线完全。体色随季节不同而有变化。繁殖期间雄鱼体上呈现出金黄色色彩。

分布栖息

分布区域

中华多刺鱼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北部和朝鲜,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辽河,内蒙古,河北及长江流域。2015年10月,在河南省首次采集到中华多刺鱼,扩大了该鱼最南端分布界限。2023年,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组织开展白洋淀水域及相关入淀河流水生生物物种普查工作,科研人员在普查工作中新发现野生中华多刺鱼,现确定列入白洋淀鱼类品种之内。

栖息环境

中华多刺鱼喜栖息于水温较低并与河流相通的静水河湾或湖泊多水草处。

生活习性

摇蚊幼虫枝角类桡足类介形亚纲等为食。生活于淡水、咸淡水或海水中,游动快捷有力,性好斗,能耐低温。

生长繁殖

属淡水中上层鱼类。4—6月分批产卵。雄鱼单独筑巢及护育幼鱼,巢圆形或卵圆形,附着植物枝茎或悬空漂浮。中华多刺鱼1年可达性成熟,雄鱼在水草丛生处用草或眼子茎的细茎或其他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筑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巢,筑在芦苇或其他挺水植物茎上,巢的直径30~40mm,有进出口,或只有一个口,由雄鱼肾脏分泌物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形成的。筑完巢,雄鱼引诱雌鱼进巢受精卵。雌鱼产卵后即离巢,雄鱼再引其他雌鱼。一个巢内可供4~5尾雌鱼产卵,巢内卵数达到约1000粒,雄鱼不再引诱雌鱼,雄鱼会护卵,且胸鳍扇动水流,直至孵出的鱼能独立生活时为止。雄鱼离巢并游向深处死亡。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中华多刺鱼过去10年中数量的减少可能超过30%。并且物种数量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可能导致局部灭绝。2009年,在韩国由于建筑等干扰,中华多刺鱼数量有所减少,至少有四条河流中不再发现该物种。根据1953年至2003年间的调查,在日本的中华多刺鱼数量也正在减少,因为下游水坝的建造会对其数量产生负面影响。根据2002年至2010年的野外调查,由于污染、干旱和其他人类活动(如防洪)的影响,中华多刺鱼在中国南部的分布范围缩小并分散化。俄罗斯朝鲜的数量状况尚不清楚,但鉴于其栖息地附近的地区发展导致的污染或河流水流中断,它们的数量也在减少。

致危因素

主要是由于中华多刺鱼的栖息地受到污染、防洪设施的建设以及可能改变河流速度的水坝的威胁,这些变化使栖息地不适合中华多刺鱼的生长繁殖。

保护级别

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类别和标准(IUCN):易受攻击的(Vu)A2c+4c。

北京市二级保护鱼类。

保护措施

通过对一些河流进行改造,以创造更适合中华多刺鱼和其他小型鱼类的栖息地

经济价值

中华多刺鱼为小型鱼类,无经济价值。可作为观赏鱼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