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头蛇 :吻鳞大且呈三角形的无毒蛇

更新时间:2023-08-15 18:26

中国小头蛇(拉丁名Oligodon chinensis),俗称秤杆蛇,游蛇科小头蛇属,无毒,体长约半米,山区和平原均有分布,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吻鳞大,呈三角形,背见部多,大于鼻间鳞沟,宽大于高,但不成锥状;鼻间鳞1对,条状倾斜,左右形成八字;前额鳞1对,楔状,长小于宽,较鼻间鳞大,但其沟与鼻间鳞均等长;额鳞大,呈六边形,长大于宽,并大于额鳞前缘达吻鳞后缘间的距离,也大于顶鳞沟长;鼻鳞2裂,以前后方向排列,鼻孔开于吻侧的两鼻鳞裂间;颊鳞1,呈方形;眶前鳞1,呈矩形,眶后鳞2,眶上鳞1,无眶下鳞;前鳞1,后颞鳞2 (3),均无棱;上唇鳞8,3-2-3式,个别为6或7,成3-2-2式,6枚者以第4和第6枚不切入唇缘,但夹在前后两唇鳞间,7枚者仅第6枚不切人唇缘,但夹在前后两唇鳞间,正常者以第6枚为最大;下唇鳞8(7或9)枚,以第5枚最大,第1至第4枚与前颏鳞相切,具颏沟。脊鳞光滑,为17-17-15行(偶为19-19-15);腹鳞宽,有侧棱,雄体为176-184枚,雌体为177—189枚;肛鳞完整;尾下鳞双行,雄体57~64对,雌体47~48对。雄体最大体长为(520+105) mm,体重为62g;雌体最大体长为(490+110) mm,体重为73. 5g。

头小,吻稍尖,瞳孔圆,背鳞无棱光滑,腹鳞有侧棱。头背面和侧面,第5至第6枚上唇鳞贯眼到前额鳞和额鳞前缘处,有一黑褐色八字纹;自额鳞后角始,向颈两侧延伸形成一“人”形黑褐纹。上后颞鳞上有一黑褐圆斑,有些个体无或不典型,此斑后下方有一向颈腹延伸的斜纹,有些个体无或不典型。颏下乳白。体背深褐色,有11~15条镶黑边的横纹,横纹延伸到最外背鳞,尾部也有3~4条,各横纹间另有3条黑色隐纹。腹鳞浅褐色,每枚有1~2个黑斑,大部分黑斑位置不一,有些腹鳞无斑,腹鳞两侧有白色的侧棱,前后连成白色纵线。尾下鳞乳白无斑,或仅前段有斑。

物种分类

中国小头蛇 中国小头蛇(学名:小头蛇属 chinensis)为游蛇科小头蛇属爬行纲,俗名秤杆蛇。

中文正名:中国小头蛇

拉丁学名:Oligodon chinensis (Guenther)

命名:Guenther,1888;Smith,1943 分类地位:动物界 Fauna =\u003e脊索动物门 Chordat =\u003e脊椎动物 Vertebrata =\u003e爬行纲 REPTILIA =\u003e有鳞目 SQUAMATA =\u003e蛇亚目 SERPENTES =\u003e新蛇小目 Caenophidia =\u003e游蛇科 Colubridae =\u003e小头蛇属 Oligodon =\u003e 中国小头蛇 Oligodon chinensis (Guenther)。

生活习性

中国小头蛇,作为一种游蛇科小头蛇属的无毒蛇类,展现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生活习性。这种蛇体型小巧修长,通常体长在半米左右,适应于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它们的眼睛较小,瞳孔呈圆形,这使得它们在昏暗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一定的视力。中国小头蛇的头部具有特殊的黑色斑纹,这些斑纹有助于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伪装。

在觅食行为上,中国小头蛇主要捕食四脚蛇铅山壁虎的卵,显示出它们对特定食物的偏好。这种蛇的捕食习性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通常在山区和平原的草坡或灌丛中寻找食物。此外,它们有时会进入家屋,这可能是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来源或是为了避开天敌。

中国小头蛇的繁殖方式为卵生,这意味着它们会在特定的时期产卵,然后依赖环境温度来孵化幼蛇。这种繁殖方式在爬行纲中较为常见,有助于它们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种群的稳定。在生态习性方面,中国小头蛇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隐藏在植被下或其他遮蔽处,以避免捕食者的威胁。

物种分布

中国小头蛇的分布区域相对广泛,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南部地区。这种蛇在中国的多个省份都有发现,包括但不限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省、福建、河南、湖南省、广东、海南省、广西、贵州和云南。此外,中国小头蛇的分布还延伸至越南的北部地区。在这些地区,中国小头蛇能够在多种生态环境中生存,从山区到平原,从草坡到灌丛,甚至是接近人类居住区的地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