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散文史 :中国当代散文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01:43

《中国当代散文史》是张振金于2012年9月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全面研究了中国当代散文的历史与发展。

内容简介

中国大陆散文半个世纪以来,走过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其中有繁荣、有沈寂、甚至也有完全失声的时候。它的每一步消涨起落,都承载著巨大的历史内容,具有审美意义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从当下生活的立足点出发,展开对於几十年散文发展历程的回顾。散文是艺术的心灵史,心灵应当是一片自由的天地,散文是自由的心灵世界驰骋的疆场,它保留了原初的诗性,它所展现的「情」的世界是作家主体人格的世界。在那裏,作家把他所感悟到的生活坦然地、亲切地展示出来,作家心灵世界的真实坦露,使散文对心灵的展示较之其他文体更加痛快淋漓。从对当代散文发展史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一个事实:在心灵不自由的时代,在话语成为一种权力、一种号令,被规范、被限定的时候,散文尽管在艺术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尽管有一批有艺术造诣、有创作热情的作家写了许多美文,但最终,还是因为颂歌体的范式、以「时代精神」为准则的选材原则而限制了其发展。致使1949至1966的十七年中,散文留下许多遗憾。本书对十七年散文的反思,对於那个扼制自由、规范创作的时代的关注是基於对自由精神的强调,更是一种站在当下,对散文中的新的更高的自由精神的呼唤。因此,在对新时期散文进行描述时,突出强调了「多元复调时代与艺术共生局面的形成」。强调代表世俗化倾向的闲适散文与代表深度思考和理性力量的学者文化散文同时共存的意义,强调自由的散文应当表现人们日趋自由的心灵,并对这种自由加以艺术的提升。

散文是生命本身的内在律动的自由表达,作者也特别关注散文文体外在形式的自由。散文这种文体的格式就是没有格式,它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当与意义结合起来研究时,文体的这一特徵更有了特殊意义。正是在无法之法中,散文体现了最大的自由。任何试图对散文文体进行格式化的努力,都是对散文的束缚,其结果必然限制其发展。因此,作者对文体形式的感受和分析也不是纯操作层面的,而更多关注这种自由的表达形式与自由的心态的重要关系。当把散文文体自由提升到一个哲理层面来认识时,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问题。作者在对散文进行纵向考察时,清晰地感到,五、六十年代散文在形式上的一个大缺憾,是将「形散神不散」作为一种规范化的构架。这「形」即是作品所用的材料,「神」即是那根思想的「红线」。无论任何作者写什麼,都要用思想的线串起来,而这根思想的线即是著眼於国家大事,写当时的时代主题,为时代唱颂歌。这样,许多题材被排斥在外,「五四」以来「所谓『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一不可入我范围」(林语堂语)的散文传统为单调的「颂歌」所取代,形式上也日趋格式化。当考察新时期以来的散文时,作者看到在散文形式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尤其肯定了一批学者在反对散文的格式化,提倡自由的创作形式方面所做出的认真探讨。更展示了多元的时代自由的形式给散文带来的新的生机。在对散文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时,作者从读者阅读的角度进一步强调自由的创作状态,色彩纷呈的作品和无拘无束的创作形式使散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获得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同时,对自由的更高品味、更高格调的追求是散文的前景之所在,若没有这种自觉,「散文热」很快就会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寂寞和冷清。

《中国当代散文史》是一部研究中国当代散文的力作,它对于整部中国当代散文历史的观照中间以一种开放和宏大的气势,将这一时期全部丰富复杂的历程,进行了充满历史因果与审美内涵的叙述;本书在清晰阐述许多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与审美特征时,恰如其分地描绘出那些作家与作品的流派和风格;本书还更为具体地涉及到了某些曾经产生过影响的散文思潮,提出若干带有根本性与全局性的理论主张。《中国当代散文史》叙述的中国当代散文,是指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中国散文,这不但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内涵。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由于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不同,其散文亦呈现不同的形态。但它又承传中国文化和“五四”散文的传统,是中国散文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当代散文史》以“同中之异”与大陆的散文进行整合,即以《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散文》作为第三编,与第一、二编的《建国后十七年的散文》《新时期以来的散文》构成全书的格局。

作者介绍

张振金广东省郁南县人,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历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亚太经济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学术著作有《岭南现代文学史》《秦牧的散文艺术》《作家与时代》《感悟的智慧》《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二十世纪散文史》等;散文创作有《椰海风帆》《崭新的世界》《星光灿烂》《夏日辉煌》《晨光从这里升起》等。已出版二十余部著作,并主编《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发展史》等。到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讲学。其学术论著及散文创作均注重诗性感悟与理性精神的融合,行文鲜活,融情于理,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图书目录

序言:一部研究中国当代散文的力作

再版代序:诗性感悟与理性精神的融合

第一编 建国后十七年的散文

第一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散文

第一节 散文创作的流向

第二节 散文观念的反思

第三节 散文实绩的评价

第二章 新时代的赞歌

第一节 震撼人心的朝鲜通讯

第二节 跟随建设者的足迹

第三节 来自田野的清风

第三章 当代“三大家”的散文

第一节 杨朔,拿散文“当诗一样写”

第二节 秦牧,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第三节 刘白羽,热烈的政治抒情

第四章 诗化生活的记录

第一节 酿造生活的诗意

第二节 赞颂人物的理想

第三节 描绘山乡秀色

第五章 社会矛盾的多方探索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

第二节 关于“论人情”的思考

第三节 《燕山夜话》的讽喻

第二编 新时期以来的散文

第六章 新期散文发展的历程

第一节 由“写真实”到复苏“五四”散文传统

第二节 由“向内转”到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第三节 由“个性化”到艺术革新

第七章 “五四”散文精神的复苏

第一节 巴金《随想录》的冲击波

第二节 挽悼与反思

第三节 人性的呼唤

第四节 炼狱的升华

第八章 知识者形象的重新发现

第一节 攀登者的形象

第二节 进行着的人物

第三编 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地区的散文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散文史》是一部研究中国当代散文的力作,诗性感悟与理性精神融合,展现中国当代散文发展的历史风貌。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