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氏鱵 :颌针鱼目鱵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9:20

小型鱼类,生活于湖泊中上层。主食浮游生物,兼食昆虫等。分布我国沿海和长江等各大河流中。

简介

体细长,稍侧扁。口上位,上颌短。呈三角形,下颌细长,形似针状。两颌相对部分具细齿。眼大。鳞薄。体半途明。背鳍与臀鳍相对。尾鳍分叉。

形状特征

小型鱼类,生活于湖泊中上层。主食浮游生物,兼食昆虫等。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鱵鱼体细长,略呈圆柱形,背腹缘微凸,尾部渐细。体长约16~24厘米,头长,前端尖,顶部及两侧面平坦,腹面较狭。口小。眼较大,距上领尖端和鳃盖后缘的距离相等,眼间隔宽而平坦。鼻孔大,位于眼的前上方。上颌尖锐,呈三角形的片状,中央微有线状隆起。下颌延长呈一扁平针状喙。牙细小,有3牙尖,在两颌排列成一狭带。鳃孔宽,鳃盖膜分离,不与颊部相连。鳞圆形,薄而易脱落。侧线很低,位于体两侧近腹缘;侧线鳞102~112。背鳍15~17,与臀鳍相对,其起点微在臀鳍前。臀鳍16~18,与背鳍同形,臀鳍基短于背鳍基。胸鳍短宽。腹鳍小,腹位。尾鳍分叉。体银白色,背面暗绿色,体背中央自后颈起有一淡黑色线条。体侧各有一银灰纵带,头部及上下颌皆呈黑色。胸鳍的基部及尾鳍有细微的黑色点。栖息于浅海、河口,有时亦入淡水中,常跃出水面。

药用价值

【名称考证】鱵鱼 (《纲目》) 箴鱼(《山海经》)、铜吮鱼(《临海异物志》)、姜公鱼(《纲目》)、针工鱼(《医林要》)、针鱼(《动物学大辞典》)、单针鱼、针扎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科目来源】鱵科动物

【药用部位】鱵鱼的肉。

【功效主治】滋阴养血,解毒消。治血虚证,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250-500克,煮熟食用。

【古籍考证】医林纂要》:滋阴,能穿溃痈毒,作汤服之。

分布

【资源分布】分布我国沿海和长江等各大河流中。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