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忠 :中国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新时间:2024-09-21 12:21

于天忠(1949年8月出生,字仲达),辽宁建平人,中国著名书法家、国画家,中国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斋号“墨玄居”,擅长中国书法国画,爱好文学、诗歌、词赋等。

历任职务

中国国画院副院长

人民书画院副院长

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学术顾问

NGO艺术组织成员

中国国画院创作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画名家创作院副院长

宋庄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

中国文化学会艺委会主席

国际ISQ9000A书画艺术家资格认证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中国书画家联谊 会会员,(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展览作品

2005年中国实力派水墨作品展。

2006华人“中青年百杰艺术展”。

2007在香港艺术馆香港回归十年精品展”,“十里飘香”被香港藏家收藏。

2008画坛百家百幅书法展。

2008在北京瀚海艺术品拍卖上拍。

2009年中国精品艺术“当代国画名家展”。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国画精品展”被评为市场潜力国画画作3幅展卖。

2009年在香港展出义捐拍卖夜场四尺整张书法成交。

2009中国(国际)艺术品拍卖中心作品展出拍卖。

2010在北京艺海雅趣国际拍卖《当代实力派书画家专场》专场展出拍卖

2010参展实力派牡丹精品展。

2010年“中国当代收藏艺术精品展”,“春暖香风”等三幅精品被香港半山区俱乐部收藏。

2010年“示展当代书法精品”展卖,“海纳百川”。

2010年“感动中国文化艺术精品展”,“相应成趣”被评为国花极品。

2011年在亚洲艺术博览会AATS2011国画4幅书法精品、7幅牡丹精品,赢得参会官员、收藏界、艺术评论家,参展人士高度赞扬,“素雅添香”被新加坡外长收藏。

2012年在拍卖作品,“品位”“富贵荣华”上海市水墨丹青拍卖。

作品传略

于天忠的作品被载入《一代名家》《中国美术》《祥和中国》《艺术中国》《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润格博览》《中国学者墨迹选集》《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典》《中国艺术500强》《强国丰碑》《艺术人生》《中华骄子》《当代书画艺术英杰》《中国国学》《中国书画家藏典》《中华书法大师》《影响中国100位艺术大家》《当代最具投资潜力的书画名家》《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书画家》《人民艺术家》等100多部典籍。

作品浅析

我细品于先生胡花鸟画,那花卉,技法融合中、西,既有水彩画的影子,更有中国画胡灵魂,亭亭玉立的荷花,枝柔花鲜,朵嫩质坚,分明是纯洁少女的写照:临风不折的牡丹,色艳不妖,骨傲不骄,令人联想到巾帼英豪。人说他的画有份量,原因就在这里。

于天忠先生的花鸟画能够激动人心,首先在于他的画是心灵的笔录,所以有情、有思、有感、有悟:他构图奇特、用色浓艳只是激动观众的第二原因。而他的花鸟画有以下特点。

先看他的《百花争艳牡丹独秀》,顿觉怦然心动。并非牡丹的美色多么撩人,而是苍润雄俊的笔墨塑造出来的王者之气着实令人兴奋。于天忠的花鸟画以标新立异闻名于世。于天忠所作《百花争艳牡丹独秀》,一扫常见写意花鸟的稚嫩脂粉气,老干苍劲,新枝拙润,花瓣怒放,势动如飞。一种火辣辣的美迎面扑来。如果说常见花鸟画大多在刻画富贵女子的娇态妩媚,那么,于天忠的这幅《百花争艳牡丹独秀》则展现了刚强美女的丈夫气质。山水画式构图,更使花干、枝伸展,气势磅礴,俨然一幅王者风范。

艺术评论

于先生作品大多有感而作,在表现方法中,融合了激情与生命,任心驰骋其线条和色彩化为生命跃动和韵律,让人感动成为视觉的永远的伫立的基点。

马钦中(美术评论家)

他的国画作品有强烈的文学性和诗意,他的具有画作独树一帜的特色,正是中国现代文人画的最高代表。

孙其峰(著名画家)

既有传统又极富有新意笔精墨秒感人至深,是中华民族的特色。

喻继高(著名工笔画家)

“相应成趣”绝品牡丹。

范曾(著名学者、画家)

于老先生画花鸟画总能给人以苍润疏秀、雄浑通博,艺趣秀雅,既刚又柔,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美感。

方 洋(文人藏家)

于天忠先生为人谦和、真诚,做事勤奋认真。在艺术上他有自己坚定的目标,为此他执着追求,应该说他的态度是他在艺术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目标。

华 章(艺术评论)

我感觉他的笔墨画上面,有一些独特的功底,传统功力也很深厚

陈履生 (教授)

媒体评价

前人为后来者留下了无数遗产,名碑名帖数不胜数,后代的书法家感激之余,在前人的花样繁多的作品面前,常常会有眩晕感,抑或有一种创新无门之感。李白曾有诗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在创新的难度上,诗与绘画的境遇是相同的。

在无奈之下,不少书画家妥协了:只求吸收前人好的东西,荟萃众美;但求新求变的意识却淡化了。这样的结果是:由于有众美炫目,在当时会有许多的欣赏者。但放在更长的时间中来审视,我们就不难发现,历史苛求艺术家必须以其独特性为它奉献。因而拟古最终低人一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分析书画家的艺术创作,就能对它的意义认识得更深透。

这里刊出的这幅作品出自书画家于天忠之手:“花边落日明金勒,云蓑清影绕画楼”。这副对联是以行草书书写的。而行草书体有长期形成的传统,不按约定俗成的写法书写,可能就不能让别人辨识,甚至写出的字会与别的字混淆。因而创新的难度大增了。然而,对于于先生来说,这却是激发创作激情的催化剂。从作品中,我们感到他求新求变的欲望十分强烈,个性表现也十分强烈,这对于艺术创作是极端重要的。其中含有寸心自知的甘苦得失,也有许多独得之见。如字体的欹侧取势。这种“势”给人的美是很玄妙的,可以说是知其然,而难以知其所以然,犹如美食的“味道”。作品点画的收放十分夸张,疏处可走马,密处不可透风,强化了对比关系,视觉上给欣赏者留下的印象如镌刻一般。笔者猜想已从事美术书法教学达34年之久,且在国际及国内的书画赛中数十次获奖的于天忠先生,或许正是以其个性的书风,才得以在动辄参赛作品数以万计且雷同处比比皆是的赛事中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的吧?2004年人民日报

获得荣誉

于天忠曾获得世界美术大奖,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创作奖”,荣获“中国文艺泰斗终身成就奖”,并被授予“中国文艺泰斗”荣誉称号,被授予“中华文艺大师”称号,中国百年风云人物金奖,中国书画艺术界杰出贡献奖等。

参考资料

于天忠.名人简历.2022-04-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