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膜材料与技术 :仿生膜材料与技术

更新时间:2024-09-21 10:22

《仿生膜材料与技术》可供从事生物材料、纳米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生物、化学、医学和材料等专业的研究生和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作为科学爱好者的科普读物。

内容简介

《仿生膜材料与技术》是在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8章。第1章简要叙述了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和特性。第2章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仿生膜的基础理论;重点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此外,还介绍了脂质单分子膜、双层类脂膜、微乳和溶致液晶。第3章至第8章主要介绍了仿生膜材料(主要包括双层类脂膜、脂质体、微胶囊和脂膜微泡)在生物传感器、植入材料的表面生物化、药物控制释放、超声造影成像、免疫隔离和细胞移植等领域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比较前沿的化学、材料、生物和医学知识,有利于读者开阔思路。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生物膜概述

1.1 引言

1.2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1.2.1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

1.2.2 细胞膜是物质交换的通道

1.2.3 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1.2.4 细胞膜具有信号传递功能

1.2.5 参与细胞能量转换

1.3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1.3.1 脂类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1.3.2 细胞膜糖类

1.3.3 膜蛋白

1.4 生物膜的结构

1.5 生物膜的特性

1.5.1 生物膜的不对称性

1.5.2 生物膜的流动性

1.5.3 生物膜的非双分子层结构

1.6 生物膜中脂类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1.7 膜融合现象

1.7.1 生物膜融合的分类

1.7.2 生物膜融合的机理

参考文献

第2章 仿生膜物理化学基础

2.1 引言

2.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2.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2.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2.2.3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2.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2.5 碳表面活性剂

2.2.6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2.2.7 含硅表面活性剂

2.2.8 Bola型表面活性剂

2.2.9 其他表面活性剂

2.3 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2.3.1 临界胶束浓度

2.3.2 亲水亲油平衡值

2.3.3 Krafft点与昙点

2.3.4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2.3.5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作用

2.3.6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问题

2.3.7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

2.4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

2.4.1 Gibbs吸附定理

2.4.2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上的吸附状态

2.4.3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2.5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

2.5.1 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规律

2.5.2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相互作用

2.5.3 内聚能理论

2.6 LangmuBlodgett膜

2.6.1 Langmuir槽装置

2.6.2 铺展溶剂的选择

2.6.3 亚相

2.6.4 基片

2.6.5 LB膜形成的基本过程

2.6.6 LB膜的类型

2.6.7 LB膜的沉积方式

2.6.8 影响LB膜质量的主要因素

2.6.9 表面压一分子面积等温曲线(等温曲线)

2.6.10 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其化学模拟

2.7 双层类脂

2.7.1 双层类脂膜的分类

2.7.2 BLM的界面性质

2.7.3 BLM的光学性质

2.7.4 BLM的电学性质

2.7.5 BLM的研究方式

2.8 微乳

2.9 溶致液晶

参考文献

第3章 仿生膜生物传感器

3.1 引言

3.2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3.3 仿生膜在生物传感器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意义

3.4 基于双层类脂膜的生物传感器

3.4.1 基于双层类脂膜的催化型生物传感器

3.4.2 基于双层类脂膜的亲和型生物传感器

3.4.3 基于离子通道门控的仿生膜生物传感器

3.4.4 基于BLM的生物传感器存在的问题

3.5 脂质体免疫传感器

3.5.1 脂质体免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5.2 脂质体免疫传感器主要类型

3.5.3 脂质体传感器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茵

3.5.4 利用脂质体生物传感器检测大肠杆

3.5.5 脂质体传感器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

3.6 基于聚联乙炔变色囊泡生物分子识别器件

3.6.1 聚联乙炔光学变化原理

3.6.2 仿细胞膜识别功能的聚联乙炔变色薄膜

3.6.3 影响聚联乙炔检测灵敏度的各种物理化学因素

参考文献

第4章 生物材料表面的仿生膜结构改性

4.1 引言

4.2 细胞与生物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

4.2.1 生物材料表面的亲水-疏水平衡

4.2.2 生物材料表面的拓扑结构

4.2.3 蛋白质吸附

4.2.4 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问题

4.2.5 细胞黏附及细胞识别

4.2.6 生物材料诱发愈合

4.2.7 调控细胞凋亡对生物材料的要求

4.3 植人材料表面生物化构想

4.4 磷脂聚合物

4.4.1 磷脂乙醇胺类磷脂

4.4.2 磷酸胆碱类磷脂

4.4.3 其他种类磷脂

4.5 仿细胞膜结构表面的构建方法

4.5.1 表面涂覆方法

4.5.2 表面接枝磷酸胆碱基团或磷酸胆碱聚合物

4.5.3 自组装单分子膜

4.5.4 生物识别和生物分子的原位自组装复合修饰

4.5.5 共混及互穿网络改性

4.5.6 LB膜方法

4.6 发展趋势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脂质体

5.1 引言

5.2 脂质体的形成

5.2.1 制备脂质体所用的表面活性剂

5.2.2 脂质体的结构

5.2.3 脂质体的形成机理

5.3 脂质体的分类

5.3.1 按脂质体的结构和粒径分类

5.3.2 按功能分类

5.3.3 按照脂质体的荷电性分类

5.4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5.5 脂质体的性能

5.5.1 脂质体的作用特点

5.5.2 脂质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5.5.3 脂质体的稳定性

5.6 长循环脂质体

5.6.1 长循环脂质体的分类

5.6.2 长循环脂质体的作用机制

5.7 固体脂质纳米颗粒

……

第6章 包膜微泡超声造影剂

第7章 自组装智能空心微胶囊

第8章 微型胶囊化细胞移植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