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新书 :伏邪新书

更新时间:2024-09-21 00:04

《伏邪新书》

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出了四季之风寒暑湿皆可伏而不发成为伏邪,但并未引起医学家们的注意。在东汉至明朝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伏气理论只是用于解释温病,而温病以外的伏气理论几乎没有提及。到了清代,随着伏气理论的不断发展,才逐渐扩展到温病以外的外感疾病。清代叶子雨在《伏气解》一书中指出:“伏气之为病,六淫皆可,岂仅一端。”最突出的属清代刘吉人所著的《温病著作。

正文

一卷。清·刘吉人撰。刘氏以《内经》伏邪发病的理论为依据,认为在需要调理的慢性病中, “内有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十仅三四”(见自序)。邪新书》,书中对伏邪的概念作了更加扩展的解释,曰:“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复作者亦谓之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伏邪。”还说:“夫伏气有伏燥、有伏寒、有伏风、有伏湿、有伏暑、有伏热。”这样就大大地扩大伏气学说的范围。书中对每种伏邪发病特征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列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与《伤寒论》相似,刘吉人也是按六经来叙述病情。本书无论是在伏气理论方面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此书有《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