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蚓蛔线虫 :蛔虫科蛔虫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16

似蚓蛔线虫(学名:Ascaris lumbricoides),简称蛔虫病,是蛔虫科蛔虫属动物。似蚓蛔线虫成虫呈长圆柱状,头、尾两端略细,形似蚯蚓。雌虫长20~35厘米,最宽处直径为3~6毫米;雄虫长15~31厘米,最宽处直径为2~4毫米。活虫呈粉红色或微黄色,死后呈灰白色。体表光滑可见细横纹和两条明显的侧索;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其周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唇瓣,唇瓣内缘有细齿,外缘有乳突。

似蚓蛔线虫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温暖、潮湿,生活水平低,卫生条件较差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以空肠多见,其次是回肠。其是最常见的人体肠道寄生虫之一,2009年,全球约有14亿人感染蛔虫病,至2021年,全球仍约有4.5亿人感染蛔虫病。

似蚓蛔线虫的幼虫、成虫均能致病,会导致患者产生超敏反应、营养不良等问题;可采取实施普查普治患者及带虫者、加强粪便管理及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预防感染等防治措施。

形态特征

似蚓蛔线虫成虫呈长圆柱状,头、尾两端略细,形似蚯蚓,是寄生人体肠道的线虫中最大的一种。雌虫长20~35厘米,最宽处直径为3~6毫米;雄虫长15~31厘米,最宽处直径为2~4毫米。活虫呈粉红色或微黄色,死后呈灰白色。体表光滑可见细横纹和两条明显的侧索;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其周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唇瓣(1个较大的背唇瓣,2个略小的亚腹唇瓣),唇瓣内缘有细齿,外缘有乳突;直肠短。

似蚓蛔线虫雌虫消化道末端开口于肛门;雄虫则通入泄殖腔,肛门位于尾端腹面。雌虫生殖系统为双管型,盘绕在虫体后2/3部分的原体腔内,阴门位于虫体前、中1/3交界处的腹面,尾端钝圆;雄虫生殖系统为单管型,盘绕在虫体后半部的原体腔内,尾端向腹面卷曲,具有一对象牙状交合刺,在泄殖腔前、后有多对乳突。

分布与寄生环境

似蚓蛔线虫呈世界性分布,无论男女老幼均可感染,主要流行于温暖、潮湿,生活水平低,卫生条件较差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好发于春、夏季节。

似蚓蛔线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以空肠多见,其次是回肠。

生活习性

似蚓蛔线虫以肠腔内消化、半消化食糜作为食物来源。似蚓蛔线虫的视觉能力有限,是依靠化学感受相互作用来寻找食物,并在宿主体内定位。

通常,似蚓蛔线虫虫体保持静止,不受正常肠蠕动的影响,但在寄生环境发生变化时,如发热、胃肠病变、食入辛辣食物以及不适当的驱虫治疗时,可刺激虫体活动力增强,会呈螺旋状向前运动或钻入与肠壁相通的各种管道,如胆道、胰管和阑尾等,甚至钻入肝脏。

似蚓蛔线虫会产生胃蛋白酶抑制剂来阻止宿主酶消化它,并利用肌肉活动来避免被排出体外。似蚓蛔线虫缺乏圆形肌肉,因此,当它交替收缩身体两侧的纵向肌肉时,会以蛇形运动。

生长繁殖

交配

似蚓蛔线虫是雌雄异体寄生昆虫。全年交配,没有特定的繁殖季节。雄性蛔虫利用趋化性来定位雌性蛔虫;它们没有视觉能力,而是被雌性蛔虫释放的特定性信息素所吸引,一旦雄性蛔虫找到了配偶,它就会使用乳头、针状物和弯曲的尾巴等来引导精子,并在配种过程中稳定雌性蛔虫。精子会被转移到雌性蛔虫的女性外生殖器,进入卵子并形成受精卵

产卵

似蚓蛔线虫的虫卵有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两种。雌虫和雄虫成熟交配后,雌虫产出虫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只有受精蛔虫卵在外界能进一步发育,未受精蛔虫卵很快就会夭折死亡。

受精蛔虫卵呈宽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45~75)微米X(35~50)微米。受精虫卵卵壳厚,卵壳外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卵内含一个大面圆的卵细胞,与卵壳间形成新月形空隙;随着卵细胞的分裂,此空隙逐渐消失,最后形成内含幼虫的感染期虫卵。卵壳由外向内分为三层,即受精膜、壳质层和蛔层。

未受精蛔虫卵呈长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88~94)微米x(39~44)微米,卵壳与蛋白质膜均较薄,无蛔甙层。有时蛔虫卵的蛋白质膜因人体肠道内的特殊环境而脱落,则卵壳呈无色透明。

一条发育成熟的似蚓蛔线虫雌虫每天排卵可多达24万个。

生长发育

似蚓蛔线虫为直接发育型的土源性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生长发育包括虫卵在土壤中发育和虫体在人体内发育两个阶段。

在土壤中发育阶段:受精卵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潮湿、荫蔽、氧气充足和适宜温度(21~30℃)的土壤中,经5~10天卵内的细胞经分裂发育为幼虫;再经1周,卵内幼虫经第1次蜕皮后发育为第二期幼虫。

在人体内发育阶段:感染期虫卵进入人体,卵内幼虫在小肠消化液和缺氧等条件刺激下,分泌含有透明质酸酶、壳质酶和蛋白酶等孵化液,加上卵内幼虫的活动,卵壳被破坏,幼虫从卵壳一端的缺损区孵出;孵出的幼虫先进入肠壁小血管或淋巴管中,随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再进入肺泡,在肺泡内停留10天左右,幼虫经第2次和第3次蜕皮后发育为第四期幼虫,通过咽部经食管、胃到达小肠,最终在小肠内第4次蜕皮后,经数周逐渐发育为成虫;进入人体后卵内幼虫需要8~12周才能达到性成熟。

在冬季蛔虫卵会停止发育,到春季气温回升到12℃以上时,虫卵会开始继续发育。感染期蛔虫卵的出现率以7、8月为最高。

蛔虫卵在适宜的土壤中一般可活一年左右,长者可达5~6年;在污水中可生存5~8个月;但在热带,因高温、干燥或真菌的破坏以及暴雨的冲刷,蛔虫卵存活期较短。自感染期虫卵进入人体到雌虫开始产卵需60~75天;成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通常为1年左右。宿主体内的成虫数目一般为1至数十条,个别可达上千条。

蛔虫病危害和防治

致病原因

外因

似蚓蛔线虫产卵量大,故粪中含卵量多,由于用未经处理的粪便作肥料或随地大便等原因,造成了虫卵对泥土、饮水、瓜果、蔬菜等污染的机会;当手上有污染污垢或者吞食没有仔细剥皮、清洗或煮熟的被虫卵污染的蔬菜水果时,便易感染蛔虫病。猪、鸡、狗等动物和苍蝇蜚蠊目等昆虫可携带蛔虫卵而散布,因此更扩大了虫卵散布面,增加了受感染的机会。

内因

蛔虫卵因为有蛔甙层,所以抵抗力特别强,它不仅可防止水溶性化合物从外界渗入卵内,也可使卵内液体不致外漏。蛔虫还能够通过释放一系列蛋白质来逃避和操纵宿主免疫系统,这些蛋白质能支持它们在宿主中长期生存。

感染现状

国际现状

似蚓蛔线虫是全球最常见的人体肠道寄生虫之一,至2009年,全球约有14亿人感染蛔虫病;2019年,全球约2090人死于蛔虫病;至2020年,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蛔虫病,其中非洲某些地区感染率高达95%;至2021年,全球仍约有4.5亿人感染蛔虫病。

中国现状

中国是蛔虫病分布范围最广、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2004年中国蛔虫病感染率约为12.72%,蛔虫感染人数约为8593万人;人群蛔虫感染率自东部向中部和西部地区逐渐明显升高,感染率分别为4.86%、16.47%、18.33%。2006~2010年,中国的蛔虫感染率分别为10.05%、8.94%、7.44%、6.42%和4.63%,云南省贵州省江西省甘肃省青海省的蛔虫感染水平较高,如贵州省山区人群感染率高达69.10%。2017年中国24个省(区、市)监测点土壤蛔虫卵检出率为5.59%,由此可见蛔虫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蛔虫病的症状

幼虫致病

似蚓蛔线虫幼虫在人体内移行的过程中,最常受损的器官是肺;其不仅可造成组织器官的机械性损伤,其分泌物及代谢物,亦可作为反应原性物质,导致局部和(或)全身的超敏反应。少量幼虫感染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大量幼虫在肺部可引起蛔蚴性肺炎或蛔蚴性哮喘,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血痰、胸闷、哮喘、荨麻疹等;重度感染时,可引起肺出血、肺水肿支气管扩张及黏液分泌增加,幼虫还可侵入甲状腺、脾、脑、肾等器官,引起异位寄生

成虫致病

似蚓蛔线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其会掠夺人体营养和损伤肠黏膜,影响机体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患者可能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及脐周间歇性疼痛等症状;严重感染的儿童甚至可出现发育障碍。成虫的代谢产物以及虫体死亡后的崩解产物均是强变皮原,可引起IgE介导的丨型超敏反应,患者可能出现荨麻疹、哮喘、结膜炎血管性水肿等,儿童感染者还常伴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惊厥、夜间磨牙、失眠等。似蚓蛔线虫还会引发胆道蛔虫病症、蛔虫性胰腺炎、蛔虫性阑尾炎及肝蛔虫病、肠穿孔腹膜炎;大量虫体扭结成团还可堵塞肠管,引起肠梗阻,以回肠多见;蛔虫上行阻塞气管支气管,可能造成患者窒息死亡;也可引起其他组织部位的蛔虫病或蛔虫卵肉芽肿。

防治措施

似蚓蛔线虫感染的防治措施应当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普查普治患者及带虫者、加强粪便管理及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预防感染等。

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普及卫生知识,提高防病意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饮生水,减少感染机会。控制传染源,坚持进行有规划的调查和监控,及时发现患者和带虫者。

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建立无害化类池,防止类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储粪法或沼气池发酵法,利用粪水中游离氨的作用和厌氧发酵,杀灭虫卵;在用干类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后,粪堆内温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杀死蛔虫卵及其他病原体

感染后治疗

对患者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达唑(安乐士)和左旋咪唑。学龄期儿童可采用集体驱虫治疗,服药时间可选择在感染高峰期后的秋、冬季节。蛔虫引起的并发症主要靠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参考资料

Ascaris lumbricoides.GBIF.2023-06-01

Ascaris lumbricoides.ADW.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Ascaris lumbricoides.CDC.2023-06-01

..2023-06-01

..2023-06-0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