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坤 :何正坤

更新时间:2024-09-21 10:17

何正坤,字子贞,彝族,1908年生,云南曲靖宣威板桥龙沿村人。何于1932年转往板桥两等小学任教。 1935年4月26日,红一方面军九军团长征经过板桥。

人物简介

何正坤,字子贞,彝族,1908年生,云南曲靖宣威板桥龙沿村人。幼时在本村上学,学习刻苦,写得一手刚健清秀的小楷。1921年考入板桥两等小学新制高小第二班。学习益勤,对同学和校外伙伴都很要好。1924年毕业,考入曲靖省立第三师范,与徐文烈、周子安同在新制第二班,作文写得好,记叙、论辩能力强。他对人诚恳,做事认真,在同学中享有威信。192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参加三师的学生运动,1929年被学校当局开除学籍,但又幸得毕业。

人物履历

1930年7月,他在三师毕业后,受党组织安排到陆良马街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他与另一教师刘苑梅反对街捐由政府收取,主张转由学校收作教育经费,深得群众支持得以实现。1931年秋,他返回宣威市任文阁两级小学校长,并邀徐文烈前往任教。他们组织师生于是年新年公演了反对贪官污吏,批判封建婚姻的话剧,他还把他在三师毕业的证书给徐文烈,让徐改名何坤于1932年初考入东陆大学

何于1932年转往板桥两等小学任教。初任各年级的音乐课,他弹风琴拍节明朗,唱歌声音洪亮,学校充满了歌声。1933年秋季学期任高小第九班的班导师并上语文课,他教育培养了该班后来参加红九军团长征的樊同功等人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他上课态度严肃,讲述得体,要求严格,深得同行和学生们的好评。这时他是板桥小学仅有的一位共产党员,虽然云南党组织1930年底遭受破坏而使他失去了组织联系,但是宣威市的几位党员,还自动组成支部,何亦参与其间活动。

1935年4月26日,红一方面军九军团长征经过板桥。军团部于下午四时许驻进板桥小学即展开活动,有的联系学校,集合学生讲话,有的在墙壁上写了:“先进的革命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不拉夫”等大字标语。板桥小学早年毕业的,经过辗转,加入岗山红军、当时任红九军团部作战科长的刘雄武,在学校大门外与群众谈家常,讲革命道理。何正坤曾遭反动派种种排斥,几经挫折,今天遇到自己的军队,格外高兴。他热忱地对红军招呼答应着,帮助烧饭、找住宿和宣传等。在县中任教的共产党员徐文烈当天从县中赶到板桥家中,军团宣传部长、云南迤西人王透,一住下就访徐交谈。王邀徐参加红军,徐同意。王又请徐动员何正坤老师莫急于走,留下工作,何说:“不留下了,一同参加红军走。”天方黑时,徐与何参加了军团长罗炳辉、作战科长刘雄武等几位军团领导在何的工作室(罗的住宿处),研究当夜攻打宣威城的方案。

4月27日下午,何回到家中,给父母做了工作,请他们同意参加红军。他的妻子东山马场人毛英,头天下午听说板桥住了大兵,就领着两个女儿避往虹桥他的姐家去了。何又托人去校中,把他的行李书籍背回家。4月28日早,何的妻子在虹桥得了消息,知道住板桥的是打富济贫、纪律严明的红军,也就赶早回家。何亦于是日一早即赶往灰洞去参加红军。在干河桥夫妇相遇。何隔河对妻子说:“不怕得,你好好带着两个娃娃,我要参加红军打富济贫去了,两三个月就回来。”毛说:“我也要跟你去。”何说:“你不能去。”毛说:“你这个做本身的都去了,我这个做枝的也要跟着去,不要我去,你就带着你的娃娃去,我倒是不带的。”何有点气急,就穿着鞋涉水过河,过了河又好声对妻子说:“你好好带着孩子。”一面说,一面摸着孩子的头。“你好好种种地,过几年孩子大些就好了。”随即忙着赶他的路。毛英和—对孩子,含着泪望着亲人的背影远远离去。

1948年,何凄及何的大嫂,还被当时设在东屯的扩大乡乡公所派武装人员抓去。乡长耿庆熙亲自审问并指斥毛英说:“你男人裹匪的!”还把她们]妯娌俩关在马厩里。何妻因之气瞎了眼。

红军过板桥时,由于何在这一带的教育和影响所及,加上何与徐文烈的带动,板小学生樊同功、徐文礼等数十人分头赶往距县城西南20里的军团宣传部驻地灰洞,参加了红军。

红九军团在功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会合后,改称红32军,何任秘书科长。1936年7月在沾化河遭遇战中,敌弹从他的迎风骨下穿过,经—昼夜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仅28岁。他的遗体葬于当地山坡一棵老松树下。

1986年,原红九军团政治部主任黄火青致函宣威县委史志委说:这位老师,沉默寡言,一切生活自理,不愿骑马,完全战土化。我军在敌人追堵侧击的艰苦岁月里,—位彝族青年,毅然投入了红军行列,真是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