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厝墓 :位于福州市连江县的历史陵墓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6

连江县凤城镇东南街(下里街)尚武巷有一座县内惟一的房屋内墓葬—明代墓葬余墓。走进凤城镇敖江边,这里正在进行如荼如火地旧城改造,小巷西边高楼林立,东边的建国路还是一片老房子。走进东边的建国路,向当地人打听余厝墓,往前走不远拐进尚武巷。在窄窄的小巷中段,望到的是翻修一新的门楼外墙。大门横额上由原省长胡平题写“余氏墓祠”,余氏墓祠坐西朝东,占地面积五百三十平方米。踏进门楼是一扇插屏门,迎面而来的是绿树掩映的庭院,两旁长廊,园内丹桂飘香,绿草茵茵。庭院后的余厝墓为硬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面宽五间,进深五柱。踏上台阶,屋内正中间有一座不大的圆形墓冢,就是余厝墓。

历史沿革

墓祠福地典故千古传颂:时出殡途中风雨大作,停柩于沙丘。雨霁,柩为沙所覆,起柩不动,就地葬之,天意其成蕃衍至今二十六世,后裔有五万余人,可谓一祖发而万支也。

明万历庚子年间(公元一六零零年)余氏族裔重修陵墓、围墙及门楼,占地八百平方米。公元一九六六年文革期间坟墓损毁严重,公元一九八二年族裔再度修并志之。墓祠造型独特,硬山顶、穿斗式木梁架、双坡顶、垂莲柱,显明代风格。

为弘扬精神文明,保护文化遗产,公元二零零六年族裔自发集资,经市、县文化管理局批准,按明代建筑风格重修。

余厝墓之修复,便于后代子孙有所思源追远及海内外余氏宗亲返乡祭祖,亦为旅游观光景点。

传说

民间故事传说:明万历庚午年间,幕浦村余氏淑女贤慧勤劳,嫁给连江城里一王姓富户,只因连续两胎生了女婴遭婆婆嫌恶,小姑冷语相讥。王老太遵循“无后为大”的圣训,逼迫儿子王俊生休妻再娶,儿子气愤难当跑到观音阁砸毁泥菩萨,被扭送县衙判服劳役。余淑女被休回娘家,又受哥嫂冷落,失魂落魄重返王家,路遇发配服役的夫君,夫妻相见嚎啕痛哭,倾诉衷肠。王老太见状七窍生烟,破口大骂,不让余淑女与小女儿相见。余女自叹命苦走投无路,夜对冷月寒星,自缢身亡。幕浦村余姓族亲听到令淑女噩耗大为震怒,连夜出动大批人马赶到王府大吵大闹,提出的条件王老太一一照办。“七七”期满出丧,素联白幡挂满街头,道士和尚念经拜忏,观者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火炮三声,正当起棺之际,突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一声霹雳,大厅进裂一道大窟窿,余淑女灵柩深深陷了下去,王府顿成一片废墟。十年后,王俊生役满归来,思念夫妻情笃,遂在沉棺处重盖新屋,修造坟,终生不娶,陪伴淑女。

明朝嘉靖年间,连江城里住有一个姓王的富户。王家虽是富甲一方,无奈美中不足,人丁单薄,王老太年轻守寡膝下唯有一儿一女,男儿名唤俊生,为人厚道,一心攻读诗书,但求高中;女儿王凤却十分泼辣刁钻。

俊生娶得城东郊幕浦村余家淑女为妻,十分贤惠,每起三更睡半夜。侍候婆婆、夫郎和小姑,从来不吐半句怨言,只因连连两胎都生下女婴,惹得婆婆讨厌,那小姑更是日夜言语相讥,害得淑女连头也抬不起来。

求佛

城西五里地有座观音阎,香火兴旺,神灯长明,邑人曾赋诗:“漫道禅关路渺然,一出里许即西天。”四方八邻有事没事都常到此间上香,王老太更是阁中常客。这天,天气睛暖,王老太又到观音坊焚香,刚进门正好遇上西门外吴婶这吴三婶,是个有名的破嘴媒婆。能把黄土说成金,她一见王老太老远就喊开了:“哟王老太太,您这也真是有福有寿,子孙满堂,还要求什么?莫非真的要百子千孙,接引佛!”王老太听了这番话,句句字字刺痛心肝直愣愣地发呆了,慌得住持老尼赶忙扶她进内,又是倒茶,又是捶背。吴三婶看到这般光景,早已明白三分,连忙改口道:“老太太也真是,几句笑话看把您急得,其实抱孙有何难?一年不成,二年成,媳妇一房不成,娶他个三房四妾,管保不会落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当下,王老太上好香,急急忙忙赶回娘家找到俊生依舅商议一番。

转眼到了中秋节佳节,这天又是王老太六十大寿。王府上下张灯结彩,好不热闹,亲朋戚友都备礼祝寿,把个余淑女忙得不可开交。直到晚间席散客归,才记得娘家不见来人为婆婆祝寿。正在十分纳闷时,却听得婆婆叫唤,余淑女忐忑不安来到堂前,生怕婆婆怪罪,却见婆婆一反常态,满面春风道:“贤媳连日辛苦了,为婆十分过意不去,今日听得余家消息。说是亲家母病重,为婆让你明日赶回家探望,要住多久,听你自便好了。”当下又唤来管家王二,备轿送行。

自尽

次日一早,余淑女动身启程,但见大厅上红烛高照,喜气满堂。淑女心急如焚,无暇多想,匆匆别过婆婆、夫君,打轿启程。

轿子出东门,顺江岸而行,至离幕浦村二里之外,工二突然叫轿子停下,并请出淑女道:“少奶呀少奶,可怜你好人不得好报,至今还蒙在鼓里,今日是我家少爷大喜之日,他把你休了另娶,老太太命我送你到半路,让你自己走回去,说着挥手叫轿夫回城。余淑女听得此言好似晴天霹雳,只觉得霎时天昏地暗,辨不清东西南北,秋风阵阵吹得她魂飞魄散。淑女想到往日婆婆、小姑容我不下,尚有夫君恩爱,如今连恩爱夫妻也情断义绝,有何颜面去见爹娘,不如跳入敖江,了结生命。

得救

淑女正纵身投江,衣裙却被人紧紧拉住,回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王二。淑女苦苦哀求道:“王二,你何必难为我,还是让我干净去吧!如今我活在世上没什么意思!”王二急忙喊道:“少奶呀少奶,方才奴才之言,并非事实,王老太太为抱孙儿费尽心机,欲求好命昧着天良,其实少爷并不服从,奴才现将实话相告,劝少奶先回娘家,保重为好,日后再作道理。”

淑女听得劝告,也觉有理,就单人步行回到幕浦村。话说王二回到城里,但听得王府上下鼓乐齐鸣,喜炮连天,眼见花轿已到门前来了。大厅里,王老太太端坐高堂,笑逐颜开,当下吩咐俊生出堂拜堂。那俊生被人拉着来到正堂。王老太笑道:“生儿,今日是你合房吉期,不可卤莽。”俊生道:“孩儿已有妻室,还行什么婚礼?”舅爷一边哈哈大笑道:“三妻四妾有何不可?快快拜过天地!”俊生道:“甥儿不要三妻四妾”,王老太劝道;“生儿不得无礼,自古道:‘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怎敢顶撞舅舅呢?况且这桩婚事乃是观音娘娘旨意,你不怕触犯神明吗?”说着示意家人强拉俊生下跪,俊生听罢怒火中烧,竭力挣脱众人。王老太连忙下座。同舅爷一起死死拉住俊生不放。俊生用力一推,把王老太、舅爷推倒在地,冲开众人奔出王府,气呼呼向西门外跑去。

观音阁内,观音娘娘安详端坐,莲花座前香烟缭绕,香案上供着四季香果,大殿上一重又一重地高挂着“南无观世音菩萨”佛幡,虔诚信男信女们匍訇蒲团,默默祈求祷告,俊生看到观音菩萨悠悠自在坐于佛殿当中,想到恩爱夫妻就是被这泥菩萨拆散的,顿时火冒三丈,抱起熏炉朝观音塑像砸去,砸得观音佛粉身碎骨,殿上灯火溅出,佛幡烧着,正值秋高气爽,不一刻工夫,熊熊烈火吞没了整个观音阁。老尼、小尼、众斋友一窝峰揪住俊生送交知县衙门去了。

再说余淑女回到娘家,见到兄嫂,未曾开口早已泪流满面。兄嫂见到淑女回来,先是一惊,想到淑女嫁到城里,五年间不回娘家,自当是嫁了富户忘了本,心中气愤不过,今日不召自回,一定犯了过失,既得见面,少不了讥讽她几句。嫂嫂便开口道:“今早门前鹊叫,我就知道有贵人来,依姑是有钱人家的媳妇,难得回一趟,今日是什么风给吹回来啊?”余兄看到淑女这般光景,劝妻子道:“罢罢罢,先让你依姑歇息歇息,有话慢慢再说好了。”余嫂仍是气愤不平道:“人家依姑住深宅大院,吃山珍海味,睡金缕玉毡,哪象你余家穷犬骨,要想搬椅给姑坐,门后椅子散了架,要想冲茶给姑喝,水缸朝天干巴巴,要想宰鹦给姑尝,绒毛小鸡不中宰。”嫂子一番话,羞得淑女无地自容。爹娘听得说话声出来一看,不禁吃了一惊,一个好端端的女儿,变成了小老婆子,母女抱头痛哭一阵,听得女儿诉说,方知其中缘由。余母怒气冲冲,欲往王家评理。余老头却阻拦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嫁到王家。即是王家人,王家要女儿死,女儿不得不死,此乃三从四德。天大的道理,纵然你闹到公堂,也是枉费心机。”淑女听后痛不欲生,咬牙道;“既是如此,爹娘、兄嫂,今日就算拜别了。”转身走出余家门庭。

秋风飒飒水东流,可怜余淑女三步一回头;秋风阵阵透心凉,可叹余淑女满腹冤屈诉不成。余淑女来到城门口,见迎面一队兵丁押送一名犯人赶来。淑女看着面熟,近前细看,吓得魂不附体,那罪犯明明是自己的丈夫。淑女披头散发冲上前去,只喊得一声“秀才”便泣不成声了。俊生见到淑女十分宽慰,缓缓道:“贤妻不必伤心,为夫砸碎泥胎,为的是不让它再来骗人,使天下夫妻团聚家庭和睦,如今糊涂官判我苦役,为夫心甘情愿,望贤妻孝敬父母,抚养小女,善自珍重。”说话间不禁热泪横流了,有道是桥头杨柳拂悲风,点点飞花愁煞人。流泪眼对流泪眼,断肠人送断肠人。

服役

俊生动身服役去了。淑女挽扶婆婆回到王府,王老太刚坐定。眼见到高堂大红喜字,一腔怒火直冲淑女,她扯下喜字丝帕,喝道;“贱货,一场好梦都是你搅散了,你害我家祸难多端,观音娘娘要除你这克命鬼,你自便吧”说着将丝帕摔在淑女面前。淑女从地上拾起丝帕双手颤抖,泪涌如泉哭诉道:“帕呀帕,我生前与你无冤,今世与你无仇,今日婆婆要你索我残生,我就与你同归于尽。当夜,她收拾停当,待两个女儿睡下。来到柴房,面对五年来夜夜陪伴她的土袭、石臼,泪如雨下。她思绪万千,忆往事,夜阑更静漏耸残,霜星冷月凄风寒,夫在楼上读诗书,妻在磨房泪暗弹;想今日,手扶陇臂泪淋淋。越思越想越伤神,叹我命苦如土袅,任人推来任欺凌。淑女撮一把糙米念道:谷呀谷。你我同是苦命种,你受折磨,皮肉分开,我遭磨难,夫妻离散。”窗外秋风扫落叶,屋里淑女把梁悬。可怜余家小弱女,一条丝帕赴黄泉。

淑女死后第二日,余家出动大批人马来做外家,逼王老太偿命。邻居街坊好生相劝,才平息了一场人命官司。余家嫂子平曰就嫉恨王家富贵骄人,今日正好借题发挥,大闹一场,碍于邻里之情,只得敛了自己锐气。悻悻地道:“既是乡亲相劝,就便宜这老贱人狗命,但我家小姑在世没快活,死后就得讲排场,必须金做棺材银做盖,四块金砖垫棺底,设灵七七四十九日,老贱人亲身守灵做孝男。”

王老太太只好事事照办。为儿媳披麻戴孝守灵堂。余家嫂子还不解恨,竟将白幡挂到街心。念道:“别人孝联挂厅中,我姑孝联挂街中。谁人若从联下过,都是我姑子和孙。”一语未了,突然天昏地暗,一道闪电劈开乌云,一声巨雷震撼天地,余嫂、王老太同时毙命。接着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连连下了三天三夜,把王府夷为平地,余淑女的灵柩深深陷入余府大厅中。

十年后,王俊生役满归来,只找到王府废墟。他就在王府旧址修了爱妻的坟墓,名为余厝墓。俊生从此在墓亭守了一辈子。

历史真相

其实,余厝墓安葬的男主人公是幕浦余氏一世祖子特公夫妇暨其兄长子顺公夫妇共四人,不是女主人。再者余淑女是在王家悬梁自尽,出葬时亦是在夫家,不在娘家。再说,古时候更没有在娘家安葬已出嫁女儿的习俗。这是一段张冠李戴、牵强附会的传说。

余厝墓缘于出殡途中风雨大作,停柩于沙丘,雨停。柩为沙丘所覆,起柩不动。于是,就地葬之。墓历明、清,迄饱受历史变革。解放后,先是被收为国有,后又租给县木桶厂、县建筑公司等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原八角形塔墓被破坏。1982年,余氏后裔筹款修复,经市、县文物部门批准,房屋建筑恢复明代旧制,墓冢改为圆形覆盖顶,高3米,边宽1.1米。2005年,墓祠归幕浦余氏管理,现有专人看管。2006年,再次全面修复,新增青石供桌,新刻墓碑,现墓碑仍落款“明万历庚子秋重修”。旧墓碑上款“墓深拾肆、阔陆丈”,正中刻“幕浦余氏祖墓”,下款“明万历庚子秋重修”,现移放在墓旁。

1961年,余厝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解读连江“非遗”】深剖连江传奇爱情悲歌——“余厝墓传说”背后的故事.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