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 :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和学校生员的专称

更新时间:2023-08-18 12:46

秀才别称“茂才”,是民间俗称,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特指秀出之士。

秀才是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获得的。汉武帝时期,“秀才”是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的优秀人才之一。隋朝科举,初设秀才、明经、进士三科,其中秀才科最难。宋代把参加过科举府试的人都称为“秀才”。明清之际,院试合格取得乡试入学资格的读书人,才被称为“秀才”。考中秀才,才可以去考举人,考中举人,便可以正式做官了。

秀才是士大夫的人生起点,他们和庶民百姓有所不同。由于秀才受教育带来的体面,能让百姓肃然起敬。秀才可以开私塾教学生。秀才虽然不是国家官员,没有工资,但享有一些特权,比如可以不用纳税,不用应征入伍,甚至可以向当地的县官提出意见或建议。

概念出处

秀才最早指才能优异的人。“秀才”之称,已见于《管子·小匡》,管仲与齐桓公论“士农工商”四民时曰:“:“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尹知章注云:“:“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此处的“秀才”就是泛指才能优异之人。《国语·齐语》所记管子此论与《小匡》大体相同:“:“夫是,生物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其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这里的“秀民”与“秀才”含义相同。《礼记·王制》云:“:“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郑玄注曰:“:“秀士,乡大夫所考,有德行道艺者。”此处的“秀士”即士之秀者,泛指德才优秀者,同《管子·小匡》中的“秀才”含义相近。

“秀士”是西周乡举里选的基础一层,往上依次是选士、俊士、造士和进士。俊士以上者可升国学而入仕途。不过由于其出身平民,一般也只能担任卿大夫以下的低级官职。“秀士”一词亦见于《吕氏春秋》,如《振乱》篇:“:“世有贤主秀士,宜察此论也,则其兵为义矣。”《怀宠》篇:“:“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选其贤良而尊显之。”高诱注曰:“:“秀士,俊士。”此处的“秀士”也是泛指才能优异之人。

两汉:察举科目“秀才”一词同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发生直接的关系并且成为一种专称,是在汉时。国家以科目取士,而士以科目入仕。两汉之时,逐渐建立起以察举为主体,征辟、任子、纳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人才选举制度。所谓察举(又叫荐举),是指地方长官在各自辖区内,按一定科目考察和选拔人才,并推荐给朝廷任用。两汉察举科目很多,据《西汉会要·选举》和《东汉会要·选举》载,以两类为最。其一是贤良方正,由公卿、郡国荐举,天子予以策试,诏举无定期,多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其二是秀才孝廉,即“秀孝”,由州郡察举,每年进行,为岁举常科。起初不经考试,后来也加以考核,并有年龄限制。考核方式为皇帝策问,朝廷根据策问成绩来分派官职。

历史沿革

“秀才”一词,初见于春秋时期齐囯名相管仲的著作《管子·小匡》,意为“才之秀者”,管仲创造这个词,说明了他非常重视人才。

两汉之时,逐渐建立起以察举为主体,征辟、任子、纳赀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人才选举制度。所谓察举(又叫荐举),是指地方长官在各自辖区内,按一定科目考察和选拔人才,并推荐给朝廷任用。

汉朝之后,魏晋南北朝沿用察举制,继续举荐秀才。北朝前承汉魏察举,后启隋唐科举,有着衔接中古选官制度的纽带作用。北朝秀才群体的门第出身以门阀士族占绝大多数,其中又以一般高门出身者居多,次等门第出身者约占七分之一。可见举秀才对于士族、尤其是一般高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也为寒门子弟提供一定的仕进空间。北朝承袭晋朝创立的策试制度,形成定制并为统治者所重视。就文辞而言,深受骈赋影响,逐渐形成辞藻华丽的策秀才文。在难度极高的策试选拔要求下,秀才群体整体具备极高的个人素养,文化涵养深厚,个人品性卓越,颇有干才。相较于直接入仕,虽然策试存在风险,但也有较具吸引力的仕进优势:在入仕起家时,部分士人可以提前释褐,并获得相对良好的起家官职;在仕途迁转过程中,多有破格的越级升迁;可以巩固原有门阀等级甚至突破家世门第的局限性,达到更高的仕宦顶点。秀才取士通道为士人提供了凭借自身才能向上晋升的可能,其中所蕴含的考试因子渗透到选官体系,社会结构也开始有了新的竞争机制,这种凭借能力身仕途的思想不断发展,最终在科举制度中被纳入核心环节。

到了隋朝,杨坚创立科举制,科举制里也有“秀才科”。不过到了唐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秀才科”边缘化,到李治时,索性废除了“秀才科”。之后,人们将读书人统称为“秀才”。

元代,科举中落。明王朝建立后,科举恢复发展。明初尝举秀才,《日知录》载:“:“洪武四年四月辛丑,以秀才丁士梅为苏州府知府,童权为扬州府知府。……十年二月丙辰以秀才徐尊生为翰林应奉,十五年八月丁酉以秀才曾泰户部尚书。”但后来,““进士日益重,荐举遂废,而举贡日益轻。”(《明史·选举志》)到洪武十七年,遂停止荐举而复行科举。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秀才”一词逐渐演变为府学、州学、县学生员(即国家学校的正式学生)的俗称,与学校发生了直接联系,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明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至明代,进学校却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因为只有取得了生员资格才有可能入国学和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所以它是读书人步入仕途的起点。

明初,科举考试迎来大改革,府、州、县学生员即秀才之数,曾有规定,府学四十人,州县以次减十。秀才分科教学,而且都由国家给予膳。 明代科举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有诸多发展与创新,如建立了科考、乡试、会试、殿试、庶吉士选拔等完善的五级考试体系,并设立了与之相对应的空前完备的功名体系。 但前代专为选拔幼童所设立的“童子科”,在明代则被取消了,转而规定“凡各处举到幼童奉旨送院读书习字者,月给食米,内阁稽考课业,俟有成效,奏请用;其愿科举出身者,听”。 这些幼童往往年幼便通经义、善书写,他们由地方选送至朝廷,被选中后送入翰林院读书习字, 即为翰林院秀才。

清代科举与明代基本相同,清代学校也大体沿袭明制,“秀才”资格得来不易。总而言之,““秀才”一词一直同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相关联,无论是察举制下的合适者,还是科举制度下的合格者,““秀才”应该都属于优秀人才。

选拔方式

在明清时期,秀才是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获得的。考试的内容同乡试一般无二,涉及四书五经、八股文和诗赋等。其中县试是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只有通过县试才有进入府试的资格,但是在县试中考到第一名的无需再进府试,可直接拥有秀才的称号。而府试则是本府知府主持的考试,同样考到第一名的无需再进行院试,可直接拥有秀才的功名。之后就是最后一关院试,它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通过院试后所有的考试都可获得秀才的功名。

社会地位

察举制时期

汉代推行察举制,“茂才”原名秀才。东汉初年,“茂才”成为汉代“岁举”常设科目。“茂才”由地方长官征求本地有名望人的意见,或于本官署吏员中择优选派,后由天子亲自“策试”,或不问而直接任用。

科举制时期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取士,一开始,“秀才”是考取功名中的所有人的总称。由于当时秀才科要求很高,考取难度大,后来就被废止了,“秀才”因此一度沦为读书人的统称。到了宋代,凡是参加科举府试的人,无论考中与否,都被称为“秀才”。

秀才的地位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始于明清时期。一方面,由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对有文化的人普遍有尊重的态度,所以民间对秀才仍然崇敬有加。另一方面,民间也有很多对秀才调侃取笑的优秀作品。最典型的是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虽然固执、虚荣,迂腐,但对于那个时代只会读书的文人来说,科举又好像是唯一有出路的方式。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秀才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成为秀才就代表有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尊重,并享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徭役,甚至可以见官不拜,若遇事入狱,不可对其用刑。此外,秀才还可以每月可以到官府领取米面和白银,不用种田。

“秀才”,进,可以去考举人,一旦考中,便可正式进入为官的士大夫阶层,科举的道路上,千百人一起过独木桥,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尤其是清代的满族统治者排斥汉人做官,于是许多“秀才”也就一辈子只能待在这“中转站”了。像著名的清时小说家蒲松龄,当时曾以当地第一名中的秀才,之后再也“晋级”无望,不得已只能写些鬼怪小说聊以自慰。

相关人物

中国最后秀才

中国的最后一位秀才是苏局仙。苏局仙,晚清末科秀才,上海市南汇区周浦镇人。生于1882年,逝于1991年。苏局仙24岁考中秀才后便在周蒲公学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传道授业解惑长达近半个世纪,是中国最老的一位教师;一生写诗万首,被誉为“百岁诗人,史前未载”,先后出版《水石居诗钞》《东湖山庄诗稿》等诗集,又以98岁高龄获“全国群众书法征稿评比”一等奖而闻名天下,是我国最长寿的书法家和诗人。以长寿著称的他,晚年自愿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是上海第一批、也是国内最高龄的遗体捐献实现者。

辛亥革命后,苏先生从私塾转到小学堂里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苏局仙闭馆罢教,回到了老家牛桥。为表明自已决不合污的气节, 他为自己的书斋题名“水石居”, 其意为“如水清澈, 似石坚定”。

苏先生是中国最老的书法家,他10岁临池习字, 苦研其法, 故深诸书道, 可谓功老道成。他少时临摹唐人碑帖, 年过八十又转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的书法到了后期, 苍老中含秀润, 质朴中有俊稚, 古朴道劲, 生动有资, 法度严谨;既深得欧颜之精髓, 又寓涵王书之形神, 可谓博采众长, 独辟蹊径。

苏局仙先生从65岁开始作词, 至85岁已积存诗词6千首, 可惜被毁于十年动乱初期。他生前著有《蓼居存稿》10余卷、《蓼莪居史话》两卷、《怀旧录》两卷, 另有《水石居近稿》10余册、《病榻余吟》和《蓼莪居诗集》。

相关评价

朱熹曾指出:“秀才好立虚论事,朝廷才做一事,哄哄地哄过了,事又只休。”“太祖当时亦无秀才,全无许多闲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