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乡 :四川眉山市仁寿县下辖乡

更新时间:2024-09-20 21:01

促进乡,位于仁寿县东部,原辖5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53平方千米。该乡东与汪洋镇交界,东南与涂家乡交界,南与四公镇交界,西南与彰加镇交界,西与汪洋镇交界,西北与汪洋镇交界,北与彰加镇(原铁牛乡)交界,东北与彰加镇(原铁牛乡)交界。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玉米、油菜、大豆、番薯、水果和蔬菜等。1949年,属仁寿县第六区彰加乡;同年,属第17区天仙乡。1984年,公社改为促进乡。2019年12月,促进乡被撤销,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彰加镇管辖。

促进乡介绍

促进乡解放前属仁寿县第六区彰加乡。解放后属17区为天仙乡,因境内有一洞高四丈,宽五丈,深偕之。洞内幽镌围绕,清雅宜人。据传有羽士避其中,灶宛然,洞内有碑高三丈,篁“天仙洞记”四字,故名天仙洞,1958年为发展生产之意而命名为促进乡人民公社,后为促进乡人民政府。

下辖村

黄桷村简介

黄村位于促进乡中部,辖8个社,现有636户,2049人。建有村委会、卫生站。全村现状产业主要以传统农业和古镇旅游为主;道路状况上,有部分为水泥路面。管线工程设施方面,全村有3台变压器,其容量为30KVA、50KVA,给全村供电。全村用井水,有部分沼气池。

天仙村简介

天仙村位于促进乡西北部,原来的石板村与天仙村合并而成,东与黄桷村相邻,南与铁炉村徐庙村相邻,西与彰加镇相邻,北与连新村相邻,交通便利,汪促路、钟汪路从村腹心地带穿过,村内有自热河流经过六个经济社。

全村辖6个社,共有常住人口1420人,常住户口410户,其中省内知名企业6家,产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家居装饰等方面。全村总面积115余公顷,合约1700亩。以种植旱地青见水果为主、产量在500万斤以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连新村简介

连新村位于促进乡北部,由原来的连新村和麻柳村合并而成,东与涂加乡太平村相邻,南与黄桷村相连,该村辖9个社,现有常住户口690户,常住人口2273人。建有村委会、医疗站。村内有养鸽、养猪大户12户,以种植粮食为主,新发展优质柑橘200余亩,种植紫荆200余亩。

铁炉村简介

铁炉村位于促进乡西南部,,由原来的六鹤村和铁炉村合并而成,东与徐庙村相邻、西与黄桷村相邻、北与彰加镇相邻、南与四公乡、汪洋镇相邻,交通便利。

全村辖8各经济社,现有609户、2104人,建有村委会,耕地面积1758亩,人均耕地面积0.84亩。全村现状产业主要以花生、蔬菜、玉米为主,特色产业主要以肉鸽养殖为主,道路状况上,基本上村村通水泥路,管线工程设施方面,全村有3台变压器,其容量为50KVA,给全村供电,全村用井水,现状有少量沼气池。

徐庙村简介

徐庙村位于促进乡东南部,由原来的莲花村与徐庙村合并而成,东与铁识村相邻,西与天仙村、彰加镇相邻,北与原炉乡相邻。

全村辖9小社,共有常住人口2240人,常住户口709户。全村耕地面积2324亩。以种植粮食、蔬某为主。去年新发展优质析橘200余亩,有养鸽大户1户。

地理

促进乡的地理位置在仁寿县城,地面面积一共有22.3平方米,有10个行政村

和8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996户,总人口10201人,其中:男5294人,女4928人。耕地面积10159.21亩,其中:田5515.88亩,土4643.33亩。主要的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蔬菜等。

历史悠久

促进乡解放前属仁寿县第六区彰加乡。解放后属17区为天仙乡。

交通

促进乡距成都市125公理,距仁寿县城32公理,县道钟汪距穿越南北。

自然条件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单元处于川西台陷龙泉褶皱车与川中台拱、威远穹隆的接合部位。龙泉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斜贯,背斜以西基底属川西台陷熊坡──盐井沟雁行带,东南广大地域属川中台拱、南端为威远穹隆构造。

地貌:地貌以丘陵为主,境内地势西北高东部低,龙泉山脉自境东北角走向西南斜贯,荣威山脉矗立南端。

土壤:土壤类型多,宜种性广,有粘沙适中,深厚肥沃,主产玉米的灰棕紫泥土,有磷钾丰富,排水区好,宜于棉粮生产的棕紫泥土,有适宜水稻、茶叶种植的酸性老冲积黄泥。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4℃,年均降雨1100毫米,年均日照1196.6小时,无霜期312天。

文教卫生

教育设施:初中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

卫生医疗设施:乡卫生院、10个村医疗服务站。

基础设施

促进乡在2005年底实现了公路、电话和三个村有线电视三通工程,全乡已开通310户程控电话,300户村民安装了闭路电视,通乡道路已于2004年实现了水泥距,全乡有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1年所,在校学生800余人,有乡卫生院1所,村合作医疗点10个,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民生活走向富裕。

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

全乡属典型山区农业乡,森林覆盖面60%左右,结构调整正在深入,逐步形成 传统项目与优势项目互补,其中有优质水稻5000亩,优质水果1000亩,木材丰富,竹林茂盛,空气宜人。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千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GTP达到3151万元。

促进乡的果农们以市场为导向,把发展标准化果品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收入的主要产业来抓,针对市场对果品提出的要求,促进乡的果农们加大果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力度,积极按标准化要求实施用膜当被的“盖被”过冬技术。给果树“盖被”过冬,由于“盖”上“被”后的清见果皮更加细嫩,外观光滑圆润,呈均匀桔黄色,又可延长贮存保鲜期。

特色产业

黄金梨是中国的科研工作者从韩国引进的一个新品种。肉质非常细、甜,另外香味也比较浓,沙梨品种往往香味比较低,但这个品种比较香,更好的是它外观漂亮,原来是一个绿皮,通过套袋以后就是一个淡绿色的,稍微一贮藏以后是个金黄色,另外它的果面非常细,有种透明感。

仁寿县促进乡黄桷村黄金梨生产基地,盛产优质黄金梨,是经各级政府审核批准的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应用现代果品种植技术,套袋(无菌包装)种植,隔离病虫、药害,色泽靓丽,白中微黄(俗称黄金梨),口感细腻,甜脆爽口,骨核较小。

乡镇建设

促进乡

1、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一是围绕定位规划。围绕“生态商贸城”展开规划,规划中把基础设施、功能分区、绿化用地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到了人、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是突出特色规划。根据仁寿县属丘陵区的特点,依托自然资源规划,把两山打造和挖掘仁寿文化内涵,宏扬仁寿人精神,突出了地方特色。三是依法规划。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划,确保城市规划依法进行。

2、合理布局,综合开发。一是城南区与城北区开发并重,突破北边,突出南边,现己建成50米宽,1.8公里长的城北大道,完成3000亩拆迁安置工作,南边己完成800亩拆迁安置和主干道的硬化工作;二是房地产开发与市政设施建设并举,在推出阳光城市广场、西蜀兰庭等一批精品房产、实用房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城市管网改造,道路黑化,污水处理厂建设,增添城市绿化景观,营造出更加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三是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并进,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注重把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城市功能,让城市始终充满活力。

3、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显现。一是相继开通1路、2路公交车,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缓解了交通压力;二是天梯、天街、天上公园、仁里路、寿乡路、滨河休闲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成,为市民休闲和锻炼提供了好去处;三是绿地面积的增加,城市美化、亮化、净化工作取得了成效。

民俗风情

哭嫁的风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这种风俗,直至清末还盛行于四川农村中,随地区变化而大同小异。解放前,听老人们说,早些时候,没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现嫁而不哭的姑娘,也会被邻里看作没有教养的人,传为笑柄;相传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亲责打的事,这位母亲当然算得上是入流导演了。旧时宣讲故事中,有花轿临门,父亲强令哭《迎风骂媒歌》的情节,可知哭嫁是有歌词的,带有表演性质,原是用来渲染气氛,以悲喜;不过,因为婚姻是包办的,真哭真骂的也不会少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