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对城市各项建设作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的学科

更新时间:2023-11-13 17:51

城市规划(英文:Urban Planning),是一门交叉类、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多学科领域,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是一门涉及城市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内容的学科。

城市规划最早出现于19世纪,当时的学者提出了“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卫星城市”等不同的城市规划概念。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通过了《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1977年12月,建筑师、规划师和有关官员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及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认为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包括3个二级学科,即理论城市规划、技术城市规划和应用城市规划,是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工程技术实践,再到应用甚至深入到城市社会制度和文化问题的完整学科体系。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和城市规划运作体系(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三个组成部分。

定义

对于城市规划的概念,各国有不同的解释。

苏联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就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与分布生产力工作的继续和进一步具体化。

日本更强调技术性,认为: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

英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即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他的各种要求,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认为: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中国将城市规划的概念解释为: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历史

国际上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的出现

1848年,女王陛下政府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法律《公共卫生法》。它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起来处理,并规定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由地方当局负责供应净水。1851年开始,巴黎的行政长官奥斯曼针对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拥挤、公共绿地缺乏等状况,主持了由政府直接参与、组织的历时18年的巴黎城市改建运动。189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工人住房法》,通过法律形式强调通过规划来设计和兴建工人住房。

1893年,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激起了人们对城市规划的兴趣。1909年,利物浦大学设立城市规划系,英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以城市规划命名的国家法律——“住房、城镇规划等法”(Housing,Town Planning,etc. Act),美国芝加哥编制完成了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份覆盖整个城市的总体规划——《芝加哥规划》(Plan of Chicago)。

不同的城市规划理念

田园城市

1898年,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城市学家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贡献在于:针对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城市问题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开创了城市规划中社会研究的先河,将物质规划和社会规划进行紧密结合。

工业城市

工业城市的设想是法国建筑师戈涅于20世纪初提出的。他于1904年在巴黎展出了这一方案的详细内容,1917年出版了名为《工业城市》的专著,阐述了他的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在城市内部的布局中,强调按功能划分为工业、居住、城市中心等,各项功能之间是相互分离的,以便于今后各自的扩展需要。同时,工业区靠近交通运输方便的地区,居住区布置在环境良好的位置,中心区应联系工业区和居住区,在工业区、居住区和市中心区之间有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

卫星城市

20世纪初,霍华德理论的追随者恩温将的他的田园城市比喻为行星周围的卫星,提出了用建设卫星城的方法来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和不断蔓延的趋势。所谓的卫星城市,是一个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新城理论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及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起到一定的截留作用。

城市规划的完善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后来被称作《雅典宪章》。《大纲》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集中反映了“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

1977年12月,建筑师、规划师和有关官员聚集于秘鲁首都利马(Lima)马丘比丘山古文化遗址,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总结了此前近半个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展望了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及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认为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可持续发展城市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大城市的中心区开始衰败,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以形体环境为主的现代城市规划难以缓解现实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到了70年代后,世界性人口爆炸、资源短缺、能源浪费、环境恶化等现象加剧了这些问题。1996年联合国伊斯坦布尔市举行“人类住区第二次大会”,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成为全球性的研究课题。

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清末

受西方影响,191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名为“城市工程学”“市政工程”等课程。

民国时期

从1920年代中期开始,广州市武汉市、南京、上海市天津市等城市先后开始了城市政府主导的规划实务工作,其中以《首都计划〉和《大上海计划》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受德国城市拓展规划和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明显。1939年,国民政府颁布了《都市计划法》,出现了“都市计划”类学科,如如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50年代,城市规划工作是在配合重点工程建设中得到发展的。城市规划的编制原则、技术分析、构图的手法,乃至编制的程序,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做法,以配合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专业都设置于各校建筑系,教学计划基本以建筑教育为主要内容,在高年级时,加入城市规划方面的专业课程。1953年3月,建工部城市建设局设立了城市规划处,从沿海大城市和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中调集规划技术人员,并聘请苏联城市规划专家来华指导。随后,北京和全国省会一级的城市也逐步建立了城市规划机构,参照重点城市的做法开展城市规划工作。这一时期,全国有150多个城市先后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国家建委、城市建设部分别审批了太原市兰州市西安市洛阳市包头市等重点工业项目集中的15个城市的总体规划。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进行了城镇体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1980年10月,国务院重申了城市规划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首次提出城市的综合开发和土地有偿使用。1984年1月,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法规城市规划条例》颁布实施,城市规划和管理开始走向法制化的轨道。1989年末,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城市规划法》,完整地提出了城市发展方针、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体制,以及法律责任等。这一时期,中国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开展了全国城镇布局规划和上海经济区、长江流域沿岸、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等跨省区的城镇布局规划,还编写了一大批城市规划教材,城市规划逐步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和工作体系。

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城市规划专业达到了蓬勃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与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现象与问题,加速了城市规划专业的大发展。

21世纪后

2000年以后,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得以发展成熟。这个时期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中国规划学科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与世界规划学科全面对接,国际学科研究热点成为中国规划研究的重点,这也带动了规划院校参与国际规划专业的教育活动,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2000年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城市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加强城镇规划、设计、建设及综合管理”。2006年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做好乡村建设规划”“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划城市规模与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的协调、城市规划的体系性得到重视。2011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再次强调了中小城市、小城镇、生态城市发展理念。这一时期,国务院批复了一批大城市的总体规划,如武汉市西安市等。

任务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其本质任务是合理、有效、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城市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这项任务包括实现社会政治经济学的决策意志及实现这种意志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包括实现这种意志的工程技术、生态保护、文化传统保护和空间美学设计,以指导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原则

城市规划应遵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和谐、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三项原则。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

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应忘记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人类服务,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各项特定的环境要求,都可以通过适用的规划技巧,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和谐

保护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并使之为大众服务,努力追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新科学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等。

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

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步现代化,而且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创造条件。城市规划应为城市中所有的居民(不分其种族、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收入状况,也不分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创造健康的城市社会生活,坚持为全体城市居民服务,并且为弱势集团提供优先权。城市规划要强调城市中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社会和谐,重视区域中各城市之间居民生活的和谐,避免城市范围内社会空间的强烈分割和对抗。

特点

一、综合性

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据,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城市规划和各专业设计部门有较密切的联系。

二、法治性、政策性

城市规划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同时也成为地方政府的法规、制度。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一种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生产、生活环境的一种手段,几乎涉及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有关部门。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

三、长期性、经常性

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计性。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也在变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四、实践性

城市规划的实践性,首先在于它的基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规划方案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有很强的现实性。其次是按规划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规划实践的难度不仅在于要对各项建设在时空方面做出符合规划的安排;而且要积极地协调各项建设的要求和矛盾,组织协同建设,使之既符合城市规划总体意图,又能满足各项建设的合理要求。

五、地方性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其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制;同时,规划的实施要依靠城市政府的筹划和广大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既要遵循城市规划的科学规律,又要符合当地条件,尊重当地人民的意愿,和当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使规划工作成为市民参与规划制定的过程和动员全民实施规划的过程,使城市规划真正成为城市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保障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保护地方环境和人民利益的有效方法。

学科体系

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包括3个二级学科,是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工程技术实践,再到应用甚至深入到城市社会制度和文化问题的完整学科体系。

理论城市规划

理论城市规划主要研究城市系统及其功能发生、发展、演替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探索理想的人居环境模式和揭示城市系统功能高效运转的内在机理,为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服务。主要包括城市系统的本质、功能、结构、组成;揭示城市系统的发生、发展、重组和作用机制;研究城市系统演变过程中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以及增减变化等问题;掌握城市系统演变过程中人的感应与行为机制;建立理想城市系统模型及其动态预测模拟的一般性问题等。

技术城市规划

技术城市规划主要研究如何构建理想城市系统技术标准与方法的学问。主要内容包括构建理想城市系统工程学的技术标准与设计方法,包括土木建筑工程建设技术、市政工程建设技术、社区发展与建设理念;构建城市规划决策支撑系统技术与专家决策知识系统,包括地理空间分布理论、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现代社会文化准则、大众艺术与美学标准等内容;研究城市系统发展、演变综合模拟与评价模型技术,包括优化城市规划模式、城市发展预测模型等。

应用城市规划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以理论城市规划学技术城市规划学为基础,通过都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建筑工程学、地理学、经济学、艺术美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集成,构建城市系统的规划技术与管理信息系统,创造理想的适居环境与高效的工作场所,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建设规划,具体包括城市道路工程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城市景观规划、城市减灾防灾规划、社区建设规划等;城市系统演变的预测与控制,即城市系统的保护与调控;城市系统演变过程的监测、调控与管理;城市管制的法规建设与措施等。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城市规划应分为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在理论体系中,城市规划是一应用学科,包括城市地理学建筑学交通工程等内容。在实践体系中,城市规划涉及法律体系、管理体系和工作体系。

层次体系

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和城市规划运作体系(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三个组成部分。城市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组成完整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基本法,其他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组成了国家城市规划行政法规体系;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条例或办法为基础,其他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组成了地方城市规划体系,有立法权的城市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划法规。地方法规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相互衔接、协调。

技术法规

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专业性的标准和规范,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的是保障专业技术工作科学、规范,符合质量要求。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中国的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由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成,即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他们分别对各自行政辖区的城市规划工作依法进行管理。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城市规划运作体系(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

根据中国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1991年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由以下不同层次的规划组成。

城镇体系规划

包括全国、省(自治区)以及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统一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总体规划应首先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总体规划纲要,经批准后,作为指导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大城市可以编制分区规划,对总体规划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深化。城市总体规划依法审批后,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对总体规划涉及的各项专业规划进一步深化,单独制定专项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城市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该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细分建设用地并规定其使用性质、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对于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满足修建需要为目的进行规划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和环境设计、道路系统和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等,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主要理论

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趋势,即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卫星城理论、新城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和广亩城理论等属于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实际上是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不断深化和运用,即通过建立小城市来分散向大城市的集中。而关于城市集中发展的理论研究则主要处于对现象的解释方面。另外还有从城市空间组织的角度提出的各种规划理论,如从城市组成要素的空间布局角度提出的区位理论;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提出的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等。

卫星城理论

卫星城理论是针对田园城市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背离霍华德基本思想的现象,由恩温于1920年提出。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之。卫星城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有较密切的联系,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1944年完成的大伦敦规划中在伦敦周围建立了8个卫星城,已达到疏散伦敦人口的目的;“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之前的西方大多数国家都有不同规模的卫星城建设,其中以英国、法国、美国以及中欧地区最为典型。

卫星城镇作为一种积极的城市规划理论出现,是现代化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各国建设的卫星城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了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工业或科学研究机构等而建设的;另一类是为了在大城市外围发展新的工业或第三产业而建设的。

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是芬兰建筑师埃罗·萨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他在1942年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中详尽地阐述了这一理论。

沙里宁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它的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相一致的。如果机体中的部分秩序遭到破坏,将导致整个机体的瘫痪和坏死。为了挽救城市免遭衰败,必须对城市从形体上和精神上全面更新。要按照有机体的功能要求,把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远离中心的地域。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是: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埃罗·萨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则作分散的布置。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

有机疏散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欧美各国建设新城,改建旧城,以至大城市向城郊疏散扩展的过程有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些发达国家城市过度地疏散、扩展,又产生了能源消耗增多和旧城中心衰退等新问题。

城市聚集和大都市带理论

城市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了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现象,这是由于聚集经济的作用而使大城市的中心优势得到了广泛实现所产生的结果。随着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为庞大的城市现象。1966年,豪尔出版了《世界城市》一书,认为世界城市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城市是政治、商业、人才、人口、文化娱乐中心。

随着城市向外急剧扩展和城市密度的提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出现了空间连绵成片的城市密集地区,即城市聚集区和大都市带。联合国人居中心对城市聚集区的定义为: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它和城市的行政界限不尽相同。在高度城市化地区,一个城市聚集区往往包括一个以上的城市,人口远超过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大都市带的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1957年提出,指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2500万人以上,如中原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等。

邻里单位理论

邻里单位,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佩里提出,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由规模、边界、开放空间、机构用地、地方商业和内部道路系统6个原则组成。它针对当时城市道路上机动交通日益增长,车祸经常发生,严重威胁老弱及儿童穿越街道,以及交叉口过多和住宅朝向不好等问题,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的“细胞”,并把居住区的安静、朝向、卫生和安全置于重要位置。在邻里单位内设置小学和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及设施,并以此控制和推算邻里单位的人口及用地规模。为防止外部交通穿越,对内部及外部道路有一定分工。住宅建筑的布置亦较多地考虑朝向及间距,该理论对20世纪30年代欧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颇大,在当今国内外城市规划中仍被广泛应用。

工作的基本内容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②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③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④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⑤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⑥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⑦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⑧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⑨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现状条件、发展战略、规模和建设速度各不相同,规划工作的内容应随具体情况而变化。新建城市第一期的建设任务较大,同时当地的原有物质建设基础较差,就应在满足工业建设需要的同时特别要妥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而对于现有城市,在规划时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依托老区,发展新区,有计划地改造老区,使新、老城区协调发展。不论新区或老区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新陈代谢,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条件也不断地发展,所以城市规划的修订、调整是周期性的工作。性质不同的城市,其规划的内容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重点。总之,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满足城市发展普遍规律的要求,又要针对各种城市不同性质、特点和问题,确定规划主要内容和处理方法。

作用

城市规划的作用包括:

一、规范城市土地开发秩序

城市规划明确了城市空间发展的计划,开发商根据城市规划开发土地,从而使城市土地开发按城市空间计划有序进行,有利于解决城市开发中的如工业污染、中心地段对地区交通强度的影响、建筑日照间距的影响、现代建筑对历史保护区的影响等。城市规划中对如何防止或减弱这些外部性的问题都进行了设计。

二、引导城市达到规模目标

城市规划作为对土地市场的制约可以影响和引导市场。有效的市场引导取决于市场的状况和针对市场状况的规划引导能力,关系到规划与市场合作的形式。在城市建设中,为了让规划起积极引导作用,已经采用的做法有:“旗舰”项目、政府与市场合作开发、社区参与等。

三、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进行城市规划时应进行统筹考虑,全面发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还要坚持创建绿色生态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考虑投入成本、效益成本、生态成本,从而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研究方法

在规划方法上,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新的理论方法以及网络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应用,城市规划在信息收集、分析、建模、模拟、制图、传播等方面都实现了很大的飞跃。与此同时,在民主化潮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论证、咨询和决策,已经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成为城市规划的一种重要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常用的方法包括以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为主的定性分析、以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回归分析定量分析,以及实体模型、概念模型为主的空间模型分析。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常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复杂问题的判断。

因果分析法

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中牵涉的因素繁多。为了全面考虑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要先尽可能多地排列出相关因素,发现主要因素,找出因果关系。例如: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对城市特点的分析,在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时对城市功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等。

比较法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还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常用比较法。例如在确定新区或新城的各类用地指标时,常参考相近的同类已建城市的指标。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的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提炼出大量数据资料所包括的基本信息。

频数和频率分析

在规划调查中,经常出现调查的数据是连续分布的状况,如人均居住面积,一般是按照一个区间来统计。

①频数分布:指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次数分布情况(出现的次数)。一般以频数分布表的形式表达。

②频率分布:指一组数据中不同取值的频数相对于总数的比率分布情况。一般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表达。

集中量数分析

集中量数分析指用一个典型的值来反应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者反应这组数据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最常见的有算术平均值、加权平均值、众数。

①算术平均值:调查所得各数据之和除以调查所得数据的总数。

②加权平均值:在单值分组资料中,计算平均值首先要将每个变量值乘以所对应的频数,得出各组的数值之和,然后将各组的数值之和除以单位总数,就得到加权平均值。

③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可以用来概括地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或典型情况。

离散程度分析

离散程度分析与集中程度分析相反,离散程度分析用来反应数据离散程度。

①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一组数据的极差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大,也就是集中程度的统计量的代表性低。但是这具有偶然性。

标准差:一组数据对其平均数的偏差平方的算术平均值的平方根(即方差正平方根)。它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组数较接近平均值。

③离散系数: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是一种相对的表示离散程度的统计量,能够使人们对两个不同总体中的同一离散数统计进行比较。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就是对相关关系进行函数处理。其中一个因素为控制因素(自变量),另一个因素为预测因素(因变量),这样可以进行实验、预测。

此外,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还有矩阵分析、层次分析等。

空间模型分析

城市规划各个物质因素都在空间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除了用数学模型、文字说明表达外,还可以用空间模型的方法来表达。

实体模型

实体模型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用图纸表达,例如用投影法画的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在不同的规划层面里都有规定的比例要求,表达方法也有规范的要求,主要用于规划管理和实施;二是用透视法画的透视图、鸟瞰图,主要用于表达效果。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分析和比较。常用的概念模型分析法有:几何图形法、等值线法、方格网法、图表法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