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克鲁曼 :保罗·克鲁曼

更新时间:2023-11-14 14:45

保罗·克鲁曼,男,美国经济学家。

人物经历

1953年,克鲁格曼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他在纽约的郊区长大,从约翰·肯尼迪高中毕业后,他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大学毕业后,在威廉·诺德豪斯的推荐下,克鲁格曼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这个期间,由于个人问题,他的情绪比较低落,草草地完成了博士论文以后,他奔赴耶鲁大学任教去了。

1978年,他去探访著名经济学家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的作者),多恩布什的鼓励使他找回了自信,他发现自己找到了打开成功之门的关键。他开始写一篇关于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的论文。

1982年,克鲁格曼刚从瑞典的一个国际会议回来就接到马丁·费尔德斯坦的电话,邀请他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任职,担任经济顾问团国际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

1983年,帮乔治·华盛顿写经济报告。

1987年,克鲁格曼开始重新恢复了创造力,他写出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第三世界债务减免、欧洲货币体系的作用、贸易集团化。这些文章获得的好评打消了他对自己研究能力的怀疑,他开始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新贸易理论。这些成就使他获得了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1988年,克鲁格曼出版了《期望减少的年代》一书,该书一出版即在美国引起轰动。他与奥伯斯法尔德合著的《国际经济学》成为各大学和贸易公司的标准教材。

1992年,美国总统选举,克鲁格曼在电视上的经济演说给威廉·克林顿极大的帮助,最后因为克鲁格曼性格过于刚直,总统克林顿在执政之后并没有启用他为总统经济顾问。

1996年,克鲁格曼出版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大胆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该书在短短两年内重印了8次,总印数达120万。同时,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2008年10月13日,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奖。亚洲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克鲁格曼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他与奥伯斯法尔德合著的《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也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思想主张

保罗·克鲁曼凭借在经济学诸多领域尤其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国际贸易领域,他创建了“新贸易理论”;国际金融领域则建立了第一个“汇率目标区理论”规范模型;另外,他还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并提出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新贸易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关注自由贸易与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从新的角度很好的分析了全球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由于各个国家的不同,导致了部分国家出口农业产品,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出口工业产品。新的理论则澄清了为什么全球贸易事实上被那些不仅有着类似条件、同时还贸易类此产品的国家所主宰。如瑞典就是一个大量出口、同时又大量进口汽车的国家。这种贸易就使得大量专门化、大规模化的产品出现,从而导致了商品的低价及商品的多样化。规模经济效益与运输成本的降低同时也帮助我们进行解释,为什么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当中,以及为什么类似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在同一个地方。低运输成本可以引发一种自我强化进程,同时城市化人口的增长也促使了大规模生产的增加、更高的实际收入以及更为多样化的商品来源。这样的结果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向城市的移民行为。克鲁格曼的理论显示出这些进程成果能够很好的帮助全球地区划分为高技术城市化核心地区和不太发达的周边地区。

汇率目标区理论

克鲁格曼在1991年发表了题为《目标区与汇率动态》的论文,简述汇率目标区理论提出了汇率目标区理论,分析了在目标区管理体制下汇率与基本经济变量的动态关系。他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汇率与其它资产价格一样,既取决于现实经济中的一些基本变量,也汇率目标区理论受人们汇率目标区理论对汇率未来值预期的影响。该汇率目标区理论模型有四个基本的假定:一是货币政策是被动的,货币供给的改变仅仅是为了维护汇率目标区,除此以外货币供给维持不变;二是除货币供给量以外的决定汇率的变量服从布朗运动,其变动是不规则的、不可预期的;三是汇率目标区完全可信,市场参与者完全相信政府会努力维持汇率目标区,并使之保持不变;四汇率目标区理论是政府只有在汇率冲击目标区边界时才进行干预。在这些假定下,克鲁格曼认为,在目标区的中间,汇率向上变动和向下变动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从而汇率变化的预期值为零。如果汇率越接近目标区的上限,其向下变动而不是向上变动的可能性更大,从汇率目标区理论而汇率的预期变化为负。这一点会被理性的投资者认识到,从而可置信的目标区可以稳定汇率的变动。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动态变化。空间聚集主要包括报酬通增、空间聚集和路径依赖三个方面。克鲁格曼为了给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解释,提出报酬递地木质上是一个区域和地方现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比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和比较优势重要。该理论中,报酬递增特指为经济上互相联系的产业和经济活动,或由于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接近性带来的成本节约,或由于规模经济带来的产业成本节约。随着报酬递增,空间聚集就容易产生。空间聚集是指产业或经济活动由于聚集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而使产业或经济活动区域集中的现象,是城市不断扩张和区域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新经济地理理论中,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动态变化又是一核心研究内容。该理论运用报酬递增生产函数发现不同区域的最终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即区域发展没有一个统一的稳定状态。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则在于不同区域的市场规模效应、运输成本存有差异,导致聚集程度不一样,最终出现不同的发展程度。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在1970年所写的《国际危机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危机是否爆发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货币危机理论特别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货币危机理论假定政府为解决财政赤字而大量发行纸币,货币危机理论必然引起资本流出,货币危机理论中国人民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无限制地抛出外汇储备,货币危机理论当外汇储备达到临界点时,货币危机理论会引致投机攻击。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持.就不得不放弃稳定的汇率制度。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重要相关事件

1994年,在亚洲经济被广为看好的背景下,保罗·克鲁曼在《外交》上撰文批评亚洲模式,认为仅靠大投入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就已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迟早要进入大规模调整。1996年,克鲁曼在他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干脆直接预言亚洲金融危机即将爆发。1997年,危机爆发了。

2000年,克鲁曼在“The 能量 CrisisRevisited”(能源危机重现)文章中指出,新一轮国际油价上涨周期已经到来。2001年,在《纽约时报》上的专栏文章“The Oil-Hog Cycle”(石油上升周期)中,克鲁曼又一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2001年后,国际油价急剧上涨,在2006年7月份曾经一度逼近80美元/桶,暴涨的油价引起了世界不小的恐慌。

2011年12月,克鲁曼在《中国经济会崩溃吗?》一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依赖于因房价飞涨而大热的基础建设,政府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占新增贷款比例大幅增长,因此他得出结论,“由此引起的泡沫开始破灭,金融经济危机并非危言耸听。”宣称中国经济“正在变成世界经济的又一危险区域”和“危机的新震源”。但在他之后几年的专栏中,则反复批评美国政府在基建方面远不如中国政府有为,并警告美国中产的饭碗正在被中印抢走。

2015年1月,克鲁曼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SAIF·CAFR名家讲堂上,发表了题为《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的机会和挑战》的公开演讲:“中国的经济的确在这几年好过欧美,展望未来,二十年后我是看好的,五年间还是比较担心。”这是他第二次公开来中原地区演讲。在演讲中,克鲁格曼对全球经济的判断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全球经济还未走出困境:美国在复苏他保持乐观,最让他担忧的是欧洲和中国。他说局外人都不相信中国2014年的GDP增长达到7.4%,认为这是科幻。说到中国经济的隐患,他重点指出投资占GDP比重过高,消费占比太低,以及土地财政问题很大。克鲁格曼提出,中国需要可持续的消费增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