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化合物 :化合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7:26

信号化合物:在亲和检测中,用于检测某一特定基因是否存在所用的一种化合物。例如:荧光染料或一个连接于抗体的酶可具有信号化合物的功能。

正文

signal compound

在亲和检测中,用于检测某一特定基因是否存在所用的一种化合物。

例如:荧光染料或一个连接于抗体的酶可具有信号化合物的功能。

麦长管蚜

Sitobion avenae(Fabricius)是我国乃至世界麦区的重大害虫,不仅能传播病毒病,而且还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蚜虫诱导信号化合物(volatile semiochemieals)

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取食诱导挥发物(HIPVs)。本文主要研究了对麦长管蚜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系)及水杨酸甲和6-甲基5-庚烯2-2种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对麦长管蚜的田间生态效应,这对未来推广利用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控制麦蚜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对麦长管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和天敌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在田间使用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一水杨酸甲酯和6-甲基-5-庚烯-2-酮,明确了这2种信号化合物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和燕麦蚜茧蜂,4phic#us avenae的种群动态和天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蚜虫诱导信号化合物的处理虽然没有明显改变麦长管蚜的田间种群变动趋势,但显著降低了麦长管蚜的种群数量。而且,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的使用能够恶化麦长管蚜的生存环境,使有翅蚜数量明显增加。尽管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处理区的天敌物种丰富度有所下降,天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也均低于对照区,但燕麦蚜茧蜂、异色瓢虫等优势天敌的种群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而且发生时间延长。因此,田间使用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对控制麦长管蚜的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2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系)及蚜虫诱导信号化合物对麦长管蚜及其寄生性天敌燕麦蚜茧蜂的影响通过在对麦长管蚜具有不同抗性的4个小麦品种(系)上,使用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一邻羟基苯甲酸甲酯和6-甲基5-庚烯2-酮,明确了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系)及2种信号化合物对麦长管蚜和燕麦蚜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在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系)上,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处理区的麦长管蚜无翅蚜的种群密度显著降低,但是麦长管蚜有翅蚜的种群密度没有因无翅蚜密度的降低而降低,并且水杨酸甲酯处理区的麦长管蚜有翅蚜密度显著增加。另外,蚜虫诱导信号化合物处理区的燕麦蚜茧蜂数量和僵蚜率也显著增加。试验中还发现,在不使用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的条件下,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系)上麦长管蚜、燕麦蚜茧蜂和僵蚜率的关系均为KOK\u003c小白冬麦\u003c红芒红。但是在使用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的条件下,抗性较高的品种(系)上的僵蚜率较高。

以上结果也表明

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与小麦品种(系)的抗性,在对麦蚜综合治理中具有一致性。 3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系)及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对麦长管蚜的控制效果评价通过在对麦长管蚜具有不同抗性的4个小麦品种(系)上,使用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一邻羟基苯甲酸甲酯和6-甲基5-庚烯2-酮,评价了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系)及2种信号化合物对麦长管蚜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蚜虫诱导信号化合物处理区的天敌与麦长管蚜数量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区。达到高峰时天敌与麦长管蚜数量的比值顺序均为:对照区\u003c6-甲基-5-庚烯-2-酮处理区\u003c2种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混合处理区\u003c水杨酸甲酯处理区。在不使用信号化合物的条件下,抗性低的小麦品种(系)上天敌与麦长管蚜数量的比值较高,但在使用麦蚜诱导信号化合物的条件下,抗性高的小麦品种(系)上天敌与麦长管蚜数量的比值较高。通过对僵蚜率与麦长管蚜数量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方程自变量系数的绝对值的顺序为:邻羟基苯甲酸甲酯处理区\u003c2种蚜虫诱导信号化合物混合处理区\u003c6-甲基5-庚烯2-酮处理区\u003c对照区。相同的处理条件下,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系)上的方程自变量系数的绝对值的关系为:KOK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