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汉洵 :广州体育局羽毛球中心总教练

更新时间:2024-09-20 11:37

傅汉,男,1941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先达市,祖籍广东潮阳。他的父亲傅高宾是印尼北苏门答腊省先达市的华人侨领和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傅汉洵从小受父亲熏陶,热爱羽毛球运动。上世纪60年代,他从印度尼西亚远涉重洋,回到广州市报效祖国,代表广东队夺得全国冠军。后来,他担任广州市体育局羽毛球管理中心总教练,培养出吴迪西关渭贞劳玉晶林燕芬张洁雯谢杏芳六位世界冠军,其中张洁雯更成为奥运冠军。傅汉洵对填补我国羽毛球事业空白以及培养优秀羽毛球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个人履历

1960年1月从印度尼西亚回国;

1960年1月后,在广州华侨补校学习;

1960年2月后,在广州体育学院运动系羽毛球队当运动员;

1962年3月后,在市体训班羽毛球队当运动员;

1971年1月后,任市体育馆体校羽毛球教练;

1973年9月后,任市中心体校教练;

1978年12月后,任市体委体工队羽毛球队教练(1984.08至今任七、八、九、十届市侨联兼职副主席;

1991.01被国家体委聘任为中国青年羽毛球队主教练兼教练组组长,任期3年);

1996年12月后,任市体委体工队羽毛球队教练,致公党广州市委会副主委;

1998年1月后,任市体委体工队羽毛球队教练,致公党广州市委会代主委;

2000年3月后,任市体委体工队羽毛球队教练,致公党广州市委会主委;

2001年4月后,任广州市体育局羽毛球管理中心总教练,致公党广州市委会主委。傅汉洵是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第八届人大代表,广州市第八、九、十一届人大代表。

人物事迹

1958年,印度尼西亚羽毛球男队第一次夺得汤姆斯杯羽毛球赛冠军后非常风光,不仅受到隆重表彰,而且还在全印尼掀起了一股羽毛球热潮。傅汉洵17岁时,参加了北苏门答腊省省级羽毛球赛,还勇夺了男子单打亚军。1959年12月29日,傅汉洵怀揣满腔热情,在海上漂泊了近十天之后,终于在罗湖口岸踏入国门。这次和他一起回国的印尼归侨共2000多名,大家刚踏上祖国的土地无一不是泪流满面。起初,傅汉洵和其他的归国华侨一起,被安排到石牌华侨补习学校,当时国内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许多体育项目已经被迫下马。但傅汉洵还是幸运地于1960年5月正式加入了广东省羽毛球队。虽然体育队伍的待遇要比普通老百姓好,可作为专业运动员,傅汉洵和队友们也经常过着“饿肚子”的日子。他们骑着单车,去三元里人民公社运回瓜菜;也曾到华侨糖厂,跟农民抢过蔗渣。可即便是这样,他和队友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梦想——就是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1961年,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提了出三年实现羽毛球达到世界水平的目标。然而,那时的形势,不要说没有机会出国训练,就是出国参加比赛也是微乎其微。因此,傅汉洵和队友们勤学苦练,却始终没有捞到一个在国际羽坛施展身手的机会。1963年,他和他的队友终于等来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是年,国家把当时羽毛球强国的印尼队请来中国打友谊赛。结果,傅汉洵与侯加昌汤仙虎等代表的中国队,战胜了世界冠军印尼队;1965年,战胜了丹麦队。

1970年,傅汉洵意外发现自己的腰椎有问题,医生表示,由于腰椎压迫神经,他不能再继续当运动员了。1970年底,傅汉洵接受组织安排,到广州市业余体校当起了一名教练。1973年,转任广州中心体校教练。1978年,广州羽毛球队成立,他出任教练。傅汉洵对学生和队员的训练非常严格,如何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步伐,如何掌握基本打法和灵活的战术等等,都是边讲解边示范,同时注重针对队员的动作缺点逐项纠正,有意培养他们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硬朗的球风,使他们在面对各种局面时都能保持正确的动作和十足的拼劲。他以自己对羽毛球的深刻领悟和科学严谨的训练方法,培养出了吴迪西关渭贞劳玉晶林燕芬张洁雯谢杏芳等6位羽毛球世界冠军。

傅汉洵对填补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羽毛球事业的空白和培养20世纪80、90年代优秀的羽毛球后备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两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并获得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授予的“对羽毛球运动作出突出贡献”奖;广州市劳模,省、市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参考资料

挥羽一生,侨有力量——印尼归侨、粤羽坛名宿傅汉洵.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8

(五十七)傅汉洵:三代6位羽毛球世界冠军教练.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2024-03-18

广州羽毛球“教父”傅汉洵:让羽球的种子在广州发芽壮大.百家号.2024-03-1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