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化社会学 :儒文化社会学

更新时间:2024-09-21 10:47

该书是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优秀专家、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彭立荣研究员承担的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998—1999年度课题“儒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最终成果。获得国际性学术基金“深见东州儒学研究出版基金”赞助,于2003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简介

该书计10章,33万字。是作者二十多年来研究哲学、社会学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是作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孔子创立的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晶。该书对儒文化的社会学性质、儒文化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儒文化社会学的理论核心及基本体系、儒文化社会学与中国古代社会、儒文化社会学与人和社会、儒文化社会学与社会伦理整合、儒文化社会学与修齐治平、儒文化社会学与中华社会控制、儒文化社会学发展中的多种趋向、儒文化社会学与中华现代文明等诸重大方面都进行了深入又颇具社会学特色的研究、阐发与探讨,对推动社会学的中国化及儒学研究的新进展,均具有突出的开拓性与创新价值。因此,该书出版后,在海内外文化界、儒学界及社会学界均产生了较强社会反响。

中国孔子文化基金会原常务副会长刘蔚华教授在为该书写的发表在《孔子研究》2003年第5期的书评《儒家文化现代研究的新开拓》一文中指出:“作者在该书中较深入地探索并把握了儒家文化的渊源、创立的时代特征、孔子思想的具体意旨、理论核心及儒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等,”“本书作者从我国社会的现代文明发展需要出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儒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对其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并存与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有明确的区分,能在阐释、论说中充分肯定儒家文化的精华对中华现代文明发展的不可轻视与低估的重大价值,向世人展示了在今天世界文明中可以广泛受益的意涵。”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周林刚在为该书写的发表在《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的书评《一部中国社会思想史专题性研究的力作》一文中,充分肯定了该书既是传统文化研究的力作,又是“社会学中国化这一理论建构的实践”,“对儒文化进行了开创性的社会学研究”,“突显了儒文化的现实价值”。

该书出版后,已在海外内产生较强社会反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人、武汉大学的教授等来函来电索要该书。人民出版社基于对本书作者学识的充分肯定,已邀作者组织编写《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丛书》。该书作者正是在这一专著的研究与写作,探究儒文化渊源的过程中,在研读了大量文献、史料的基础上,确凿地得出了在我中华文明及民族精神形成史上占突出地位的尧舜时代的中华第一都陶丘、尧帝陵、舜的出生地诸冯及其耕陶渔之地等圣迹均在今我省菏泽市,而不在山西或其他地方,大禹治水也在菏泽留有多处圣迹等重要结论。为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承、尧舜禹开创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我省文化大省强省建设及菏泽市的经济、文化、社会快速发展,彭立荣研究员正力主对其尽快进行现代文化开发。对这一伟大文化开发的呼吁,现已开始得到海内外、省内外不少学者及有识之士的重视、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