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房祠 :广东揭阳县的祠堂

更新时间:2024-09-21 03:46

八房祠,原是一处祠堂的名称,名字来源于建造这座祠堂的林姓八房。坐落于揭阳市榕城店马路中段,坐南朝北,与考院(现为思贤中学)对面。现已面目全非。

建设背景

解放后,祠堂被改建为揭阳县最大型的百货公司。百货公司搬迁后,又改为华侨商品专卖店,如今已另作他用。时过境迁,半个世纪过去了,八房祠也已经面目全非了。但她的名字,却常在人们口中出现,就是青年一代,也称新华书店前南侧为八房祠前。如:“到八房祠前买书去。”“还是八房祠边的蚵仔煎最好食。”既然祠名还有人知道,无妨把她的历史,作个概略介绍。

揭阳市范围内,百姓中以林姓的人最多,有:“揭阳林半县”之称。其实太夸张了。据一些资料统计,林姓在今揭阳市人数,约有45万人,居全市第十位。若是在全潮汕地区统计,则林姓居第二位。这就十分可观了。

清代光绪元年(1875),居住于揭阳县(含揭西县)的林姓宗亲,各派族长、乡绅、耆老的代表,到县城集会,根据各自的族语,都是“九牧”的后代,是宋、元、明期间,从福建省莆田迁来的,同一派系,成为一族。商定成立宗亲会,并从莆田九牧起,按各乡辈序推算,以“德”一辈为起点,定出共同辈序二十代,作为在揭林姓统一辈序。各派系以一位祖宗为代表,抽签排列序次。

历史沿革

据说,当年到会宗亲、理清源流,共有九个派系。抽签结果,有一派系列为第九房的,认为名号不雅,乃退出后于西马路自建公祠奉祀,也属林氏之族。其余八房次序是:大房,华山公。其后代主要在白塔新、登岗白宫、桐坑、蛟龙(俗称“胶笼”)、东畔寨等。

二房,仕耸公。其后代分布于渔湖镇江夏区、港口、港尾沟、新路、桂梓,磐东的江,福州市的上义河、下义河等。

三房,仁爱公。子孙多居于榕城城隍前一带,后大部分迁往浦、池边等。

四房,居士公,其裔孙多居于梅岗的曲溪、陇浦,炮台的石井,以及榕城史巷等。

五房,文熙公。其子孙多居于乔林乡,以及由乔林繁衍出来的松山林、凤潮林、仙春林、华清林、榕城内埠、外埠林,澄海鸥汀林,陆丰博美林等。

六房,梅轩公。其裔孙多居于锡场的锡东、锡中、锡西三个行政村。

七房,玉公。子孙多居于榕城滘林等。

八房,汀江公。子孙多居于西门外仙滘村。

民国八年(1919),宗亲林鼎民,为使林氏在县城有个会所,开会有个定址,并作为宗族会馆,像陈氏于省城建“陈家祠社区”一样,林姓子孙入城谋生有个投靠之处,乃倡建“九牧公祠”(林氏在唐朝,居于莆田市一族,林披公生了九个儿子,后皆为刺史。唐代州即府,牧,是地方首长,九个州有:肇庆市、江陵、横州镇韶关市、通州、邵州、循州、雷州市、福唐州。相当于今之市级首长。史称“莆田九牧”。是林姓最荣耀史页,故灯笼一边写“九牧世家”)。乃择地于店马路南侧,与考院对面,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祠宇,匾额上书“九牧公祠”。口头则多称“八房祠”。

时人都知道祠堂是林氏子孙八房所共建,因此,正名反而被忘了,都称“八房祠”。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