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丰都中学 :1925年于贵州创办的公立学校

更新时间:2024-09-21 12:26

兴义市丰都中学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首府——兴义市,学校创建于1925年,解放后,原永安学堂并入江岸小学,1974年,学校增设初中部,称江岸学校,1996年,学校更名为兴义市丰都中学。2004年10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立为“义教工程项目学校”。

现为兴义市人民政府直管公立学校。

学校概况

兴义市丰都中学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丰都街道,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是兴义市人民政府直管公立学校。

学校以“自尊、自信、自律、自强”为校训,在道德建设中,坚持规章制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社会公德、独立自主、爱国主义、健康心理、校纪国法、时事政治、传统文化等教育,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放在首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特长。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省妇联、省教育厅、省关工委授予“贵州省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州教育局、州关工委、州妇联授予“先进集体”,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关工委授予“示范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被州教育局、州关工委、州妇联评为先进集体,被省妇联、省教育厅、省关工委评为示范家长学校。

历史沿革

兴义市丰都中学的前身属保国民小学,始建于1925年。

民国23年(1934年),在昭忠祠创办江岸小学,设一至三年级,学童30余人,教员3人,

民国27年(1938年),停办。

1976年,学校恢复办学,更名为江岸中学;

1978年,办成三年制初级中学,教师10人,学生140余人。

1985年8月,并入丰都中心小学教学,原址办小学,设五、六年级2个班。

1996年,兴义市桔山镇人民政府根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王敬祥的建议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安排,筹建丰都中学,选址江岸小学,拆除昭忠祠旧房,增建教学楼1栋,同时增建学生食堂、围墙等附属设施。

1997年8月,初中部迁入新校,更名为丰都中学

1999年,新增教学楼1栋,增设教室8个。

2003年9月,学生增至1886人,借用和平小学教室安排初一年级8个班教学;2003年10月,被列为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教工程”项目学校,新征地21.5亩,投资专款85万元,新建综合楼1栋,设教室16个,增设理、化、生专用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多功能室各1个,办公室4个;建篮球场4个,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各1个,绿化校园五亩,国家按二类学校标准配齐实验仪器和图书。截至2003年,学校面积扩大至30余亩,教学楼增至3栋,设年级组、教研组、学生会、工会等基层组织,设23个教学班;教职工86人,本科学历51人,大专学历 35人,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 32人。

2004年10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立为“义教工程项目学校”。

2007年,被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关工委评为示范家长学校。

2008年,被兴义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校园,被省妇联、省教育厅、省关工委评为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被州教育局、州关工委、州妇联评为先进集体。

2012年2月,兴义市人民政府与香港古天乐慈善基金共同出资,增设一栋面积990平方米的古天乐第三十七宿舍楼。

历任校长

教学改革

学校多管齐下,狠抓教学机构改革,增强班子领导能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定期召开党员会议,过好组织生活,加强工作联系;组织党员深入学习,撰写学习心得。开展党员承诺制活动,每人帮扶1至3名学生。通过给家庭困难学生经济补助、与学困生定期不定期谈心等形式,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倡民主管理,加强青年教师的党课学习,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学校工作呈现良性快速发展态势。学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狠抓常规工作,组织师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州、市各级表彰。

参考资料

兴义市丰都街道办事处丰都中学.天眼查.2024-03-1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