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田街道 :广东省兴宁市下辖的街道

更新时间:2024-09-20 14:39

兴田街道,隶属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位于兴宁市西南的宁江盆地中部,东与宁新街道接壤,西与福兴街道、新陂镇相连,北靠宁中镇。总面积31平方千米。截至2010年末,兴田街道总人口152532人。截至2019年,兴田街道辖12个社区、6个行政村。

简介

兴田街道是广东省兴宁市下辖的一个街道,于2004年11月设立。人民大道和官汕大道为过境主干道。宁江区从街道中心缓缓流过,形成一江两岸的城区景观。兴宁最繁华的商业街兴田路就在街道中心,每天人流大,商超林立,是休闲购物的好去处。除了喧哗的市区,在郊外,你也可以去位于一联村的大刘屋,体验一下客家文化。除此之外,明星公园、人民公园、酒吧街等,也是不可多得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境内城市公交发达,基本覆盖了街道每个角落,可谓方便快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兴田街道位于兴宁市西南的宁江盆地中部,东与宁新街道接壤,西与福兴街道、新陂镇相连,北靠宁中镇。总面积31平方千米。

气候

兴田街道属南亚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自然环境优越,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风向较稳定,具有发展农、林、果、牧、渔等各业的有利条件。年均气温20.8℃。常年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低气温-2.6℃一6.2℃。年均降雨量1536.5毫米,夏季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41.4%。年均日照时数2039.6小时。

水文

兴田街道境内有官江河贯穿城区。

经济

1994年,兴田街道投资358万元,更新和改造制线厂、纸箱厂、棉织厂、针织厂。

1998年,兴田街道转让承包镇办骨干企业三建公司和棉织厂,盘活资产,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2000年,兴田街道有民营企业3722个,工业总产值2.99亿元,比1979年增长47.3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5.48%,比1979年上升4.45个百分点。

交通

兴田街道是粤、赣、闽三省陆路交通枢纽,境内有国道G205过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兴田街道境内的中学有兴宁市第一中学兴宁市田家炳中学兴宁市沐彬学校兴宁市兴民中学

2018年,兴田街道辖区内有民办幼儿园54间,其中30间已取得办园许可证,24间尚未办理办园许可证,已下发《停止办学通知书》,其中5间已搬迁或停办。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将第三中学改制办成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名为“兴宁市兴城学校”,并作出2018年秋季招生规划。

社会保障

2018年,兴田街道共有64029人参加2019年城乡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审核登记635人;有低保户1139户,特困供养人员105人,发放补助金额100万元;发放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款和临时救助款共139.9万元,发放残疾人辅助器材一批和轮椅30部。

脱贫攻坚

2018年,兴田街道有贫困户255户,贫困人口528人。对100户有劳力的贫困户进行发展种养殖业生产项目帮扶,已支出帮扶资金40多万元,用于帮扶贫困户发展养鸡、鸭、鱼,种植果树等产业。利用631帮扶资金230万元入股工业园区,每年可得到10%收益分红。利用631资金30多万元帮助洋岗村贫困户投入光伏发电项目,已进入并网收益阶段;投入60多万元帮助一联村贫困户投入光伏发电项目,持续为贫困户增收;帮助有能力的贫困户开展危房改造,改造的18户中,其中9户已验收完成;发放20多万元,为71名贫困学生落实教育帮扶政策。

2019年,兴田街道贫困户总数247户,总人口507人,退出贫困人口户数234户,人口480人,退出率94.67%。

风景名胜

兴宁市人民公园

兴宁市人民公园位于兴田一路中段,北临公园路,临公园路三巷,始建于1989年。公园用地面积约3.5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1.14公顷,绿化率达到85%以上。从建园到2009年,累计接待游客达1500万人次。公园内有少年文化宫(原)、兴宁市博物馆(粤东首个县市级博物馆)、兴宁县解放纪念碑等,有1幢建于1994年为纪念撤县设市而建的钟楼,高达33.1米,是该区域的地标。

兴宁市博物馆

兴宁市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前身为兴宁市文物代购站),现办公地址位于兴宁市兴田街道办人民公园内,于1997年建成,楼高二层半,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展厅面积650平方米。全馆共计有馆藏文物328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编钟)6件/套,二级文物9件/套,三级文物193件/套,级外文物1792件/套。

城建沿革

兴田街道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年起,为历代县治所在地。

民国十八年(1929年)以前,兴城市由县政府直接管理。民国二十年(1921年),开始设立附城镇公所,负责管理城镇行政和社会治安。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是广东省第六(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兴宁解放后,1949年5月,成立附城区人民民主政府。

1950年10月,改称城镇人民政府。

1957年,更名为城镇人民委员会。

1959年6月,成立城镇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兴宁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撤社设区建乡规划》,决定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全县共设区公所28个和镇1个。撤销城镇人民公社,设城镇政府。

1988年2月,城镇更名为兴城镇

2004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兴宁市撤销兴城镇,成立兴田街道。城墙出为土垣,后改为砖城。最后一次重修在清朝末年。现大部分墙基仍在,上面兴建厂房和住宅。除南门(迎薰门)仍保留完整外,东、西两城门均已拆除,北门则仅存内门。原城区范围不大,改筑砖城后,城围长626丈,城内面积0.28平方公里。

沿河西岸,明代原为牧马场,清代改建为豆腐街。此外,城内外还有9里13巷,即大巷里、梯云里、雪洞里、崇文里、兴平里、兴仁里、井巷里、居仁里和时辰牌巷、汪屋巷、管屋巷、学前黄屋巷、庙背巷、陈屋巷、罗祠门巷、衙背巷、义仓巷、猪子巷(后建为朱紫街)、花子巷(后改为华兴街)、许屋巷、王屋巷。

考兴城街道建设,明代以城内为主,清代由于水路交通及工商各业的发展,逐渐向城西及沿河一带发展。民国以后,公路、家庭渐形发达,城西北兴田路一带顿成繁盛区域。民国时期城内有:南街、北街、司前街、大新街、老街、草鞋行及中山路;城西有西门街、万盛街、朱紫街、新丰街、镇江街、河唇街、盐铺街、水巷街、兴化街、华兴街、高兴街、石光街、金带街、高铺街、上华街;城西北有兴田路、宝华路、高华路;河西有河背街、豆腐街、神光路。

1949年,城区面积增至1.07平方公里。解放后,城区逐渐扩大。至1985年,城区面积为3.3平方公里,比1949年增加2.23平方公里。兴城镇向以商业繁荣著称。早在明末清初已成为潮盐转销地。此后,“兴宁小南京”的美誉逐渐传开。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为粤东重镇。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1979年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内外贸易活跃,成为粤东一大商品集散地。民国18年(1929年)以前,兴城市由县政府直接管理。民国20年,开始设立附城镇公所,负责管理城镇行政和社会治安。解放后,1949年5月,成立附城区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10月,改称城镇人民政府。1957年,更名为城镇人民委员会。1959年6月,成立城镇人民公社。1980年2月,复称城镇人民政府。1985年,全镇设办事处9个,其中街道办事处4个,农村办事处5个。1999年,全部改为街道办事处。

解放后,镇办工农业各种比较快。1985年乡镇企业有棉织一厂、针织厂、制线厂、纸箱厂、机电厂、水泥制品厂、化工厂、阀门厂、被服二厂、家具厂、电珠厂、农机一厂、福利厂、停车场等。

兴城镇是本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清县衙、民国县政府设于此。民国26年(1937年)至民国38年5月,曾是广东省第六(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解放后,县、市党政机关及其所属部,委、办、局等办事机构均设于兴城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明代,县城有8街2巷:县前街、新街、大街、南新街、直街、东街、西街、后街、东巷、西巷。

清代,城内有府馆前、南街、北街、东街、县前直街(司前街)、新街、西街、后街、草鞋行;城西有关澜门大街、万盛街、镇江街、兴化街等11条街。

1979年,辖兴田、东街、大新县、河背4个街坊办事处和南郊、西郊、城东、城北、菜场5个生产大队。1984年6月,所属5个大队相应改为城郊办事处,作为城镇政府的派出机构。1987年,街坊办事处改称为街道办事处,城郊办事处改称为农村办事处。

1989年,农村办事处改称为农村管理区办事处。

1993年,撤并菜场管理区办事处,农村设管理区办事处4个。

1996年,增设宁江管理区办事处。

1999年5月,市政府批准5个农村管理区办事处改为5个街道办事处。

2000年,辖街道办事处9个,村民小组96个。

2004年11月,兴宁市政府对镇、村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新陂镇划出管岭、一联、洋岗、米寨4个村民委员会归兴田街道办事处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兴田街道辖12个社区、6个行政村。

人口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兴田街道常住人口为131792人。

参考资料

兴宁市兴田街道办事处.梅州在线.2015-12-02

兴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最新出炉 兴宁常住人口779411_腾讯新闻.腾讯.2021-05-2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