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烈士陵园 :河北沧州市河间市的陵园

更新时间:2024-09-20 11:51

冀中烈士陵园位于河北河间市曙光西路,1993年6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将河间市烈士陵园扩建为冀中烈士陵园。原冀中区司令员孙毅将军为冀中烈士纪念馆题写馆名。在这片沃土上,先后有5万中华儿女为国捐躯。据不完全统计,仅县、团级以上烈士就有108名。

简介

冀中烈士陵园正门面北,大门东侧的“冀中烈士陵园”六个大字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原常委宋平同志题写的。正门迎面为冀中烈士陵园广场,纪念馆在广场南面。陵园南端是无名烈士墓,在纪念馆与无名烈士墓之间的中轴线上,巍然矗立着高11米花岗石饰面的冀中革命烈士纪念碑。陵园内栽苍碧不谢的青松,高耸入云的翠柏和枝叶婆娑的杨柳科。青青泛绿的草坪,团团簇簇的花朵,把陵园装点的肃穆庄严。2015年8月24日下午,伴随着吊车的轰鸣声,为冀中抗日根据地做出重要贡献的贺龙、黄敬、林铁、吕正操、杨成武、孙毅等六人正面半身雕像,被稳稳安放于冀中烈士陵园纪念广场正中烈士纪念碑两侧。

历史渊源

冀中区简介

冀中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所设的省(区)级政区单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创建的平原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冀中区扩大至51个县(市),范围东滨渤海,西至京汉铁路,南界滏阳河,北接京津。

冀中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无数先烈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前赴后继,敢于斗争,不怕牺牲,谱写了一曲曲血与火的凯歌。

二师惨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东北,国民党政府置民族危亡而不顾,执行“全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反动政策,助长了日寇加速灭亡中国的野心。保定二师学生在中共保属特委领导下,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反对中国国民党不抵抗政策,革命力量发展十分迅速。面对学生的斗争,保定反动政府对学生进行了血腥屠杀,护校学生当场牺牲8名,逮捕38名,造成了“二师惨案”,二师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这次英勇斗争的爱国热情,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给冀中各县农民运动以极大鼓舞。

河北红军游击队

革命影响,党的宣传,在冀中燃起了熊熊烈火。1932年8月,在中共顺直省委领导下,共产党员李亚克深入到蠡县发动群众,组建“河北红军游击队”,进行宣传党的政策,收交地主枪支,搞分粮吃大户斗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高蠡暴动。暴动使反动县政府和地主豪绅惊恐万分,急忙纠集各县保安进行镇压,敌人包围了红军游击队,在危急情况下,高蠡苏维埃政府主席湘农指挥全军同敌人展开激烈战斗,由于寡不敌众,力量悬殊,一大队长蔡书林壮烈牺牲,红军游击队牺牲40多人。一场轰轰烈烈的高蠡暴动失败了,之后敌人加紧了逮捕和屠杀,保属特委书记李亚克,中共高阳县委书记翟树功被捕牺牲。高蠡暴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冀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给以后的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基础。

八路军三纵队

1937年7月后,日寇迅速占领华北大地,使冀中人民处于日寇铁蹄之下,人民生活苦不堪言。1938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冀中发动群众,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把原来人民自卫军和游击队整编为八路军三纵队,吕正操任纵队司令员兼军区司令员,孟庆山为副司令员,孙志远为政治部主任。冀中军政组织建立后,广泛开展了平原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多次扫荡,收复高阳、安新县两县城,部队发展到六万人。冀中抗日烽火势不可挡,抗日英雄们频繁出击京汉铁路,攻克城镇,拔除敌伪据点。创建了抗日根据地的“黄金时代”。

痛击日寇

1939年3月11日,八路军一二O师和地方武装力量,在贺龙、黄新廷的指挥下,在河间黑马张庄痛击日寇,歼敌131人,大大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同年4月,在河间市的“齐会歼灭战”中,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大夫提出:“那里有枪声,就到那里去”的战斗口号,他率领医疗队在距战场仅3公里的屯庄小庙里,为从前线抬下的伤员做手术,连续紧张工作三天三夜,创造了69个小时抢救115名伤员的纪录。白求恩同志用他那全部心声奏出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的强音。冀中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一直活跃在冀中打击日寇于时雨率部巩固扩大交河抗日根据的威名大振,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大义凛然,在河间日本宪兵队绝食身亡。她是冀中人民最伟大的母亲,她那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永远昭示后人。

1941年五一大扫荡冀中根据地被敌人破坏。1944年中央决定恢复冀中根据地和党委,任命林铁为冀中根据地党委书记,冀中军区政委,杨成武为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为冀中军区参谋长(后任司令员)。他们发动群众对日寇和汉奸发动反击,最终夺取了冀中根据地抗日斗争的最终胜利。

解放战争期间

解放战争期间,林铁、杨成武、孙毅黄金搭档继续留冀中根据地和中国国民党发动派继续斗争。朱德总司令曾于1947年6月初和11月初两次驻扎在河间市后黑马村,指挥了“解放石家庄战役”、“青沧战役”、“清风店战役”。在此期间,朱德总司令还写下了著名的《冀中感事》等8首诗作。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也曾在1947年4、5月间住在后黑马村,留下《河间道中寄晓棠》诗一首。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血洒燕赵沃土,数万革命先烈长眠冀中大地。

建筑规模

建在诗经陵园内的冀中革命烈士纪念馆,占地500平方米,馆内有橱窗展线65延米。从土地革命时期、八年抗战到三年解放战争,系统地展现了冀中军民为了民族的解放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在京南大地的伟大精神和光辉历史。馆内共载烈士英名2882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1884名,解放战争时期806名。冀中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就壮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纪念馆内有我国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为常德善雕塑的大理石塑像

纪念人物

常德善(1911—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

又名常保胜。出生在山东省县(今江苏省邳县)古邵乡虎里埠村。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学,少年时给地主扛活,因不堪忍受压迫,入西北军当兵。1929年率西北军的一个班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参谋长等职。在创建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斗争中战功卓著。抢渡金沙江时,他率领十七团与敌昼夜血战,掩护主力胜利渡江,立下战功。

红军到达陕北后,常德善被党组织安排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期间担任第一分队队长。随后又到中央党校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军事理论,这对他后来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优秀指挥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常德善担任一二〇师挺进支队队长,并于1937年9月初向华北抗日前线挺进。1938年冬率部随一〇师师长贺龙挺进冀中地区,执行巩固冀中、帮助八路军第三纵队和扩大自己的任务。1939年秋任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1940年6月,晋察冀军区所属各分区统一编序,三分区改为八分区,常德善任八分区司令员。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常德善先后参加了大曹村阻击战、曹家庄伏击战、邢家庄截击战、河间齐会战斗。

1940年8月,八路军对日军发动了“百团大战”。他指挥八分区部队,在冀中军区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大规模的交通阻击战,与友邻部队一起完成了“百团大战”的作战任务。

1942年春季,日军集中五万多兵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五一大扫荡”,实行所谓“铁壁合围”、“拉网扫荡”、“梳篱清剿”等战术,常德善与军分区政委王远音率领军民进行反“扫荡”斗争,巧妙地与敌人周旋,牵制了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行动。6月8日拂晓,当部队转移到河北省肃宁县薛村,刚刚宿营,即陷入日军的合围。战斗中为了掩护同志们突围,常德善身中二十多颗子弹,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历史沿革

1993年6月7日,在杨成武、吕正操、罗玉川等革命前辈的深切关怀下,国家民政部下达了将1956年始建的河间市烈士陵园扩建为“冀中烈士陵园”的批复。廖汉生、孙毅、黄新廷、杨秀山、吕正操等曾在冀中战斗、工作过的革命前辈题写了园名、馆名、碑名、无名烈士墓墓名。1999年4月5日清明节冀中烈士陵园纪念馆开馆。

所获荣誉

2020年9月1日,冀中烈士陵园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参考资料

河间市冀中烈士陵园改建工程正式完工.河北新闻网.2016-09-04

中共抗战英烈:常德善.人民网.2023-04-24

国务院公布第三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_中国政库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0-09-0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