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方 :国际化学联合会核技术委员会主席

更新时间:2024-09-21 04:32

刘元方(Yuanfang Liu),1931年2月17日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浙江镇海,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兼任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曾任燕京大学学生会主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中国核学会中国化学会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1990~1997),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委员会主席(1993~1995),国际《放射化学学报》顾问编委(1992至今)。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作过许多开拓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在创立和建设我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的教育事业中作出了贡献。2013年获北京大学第三届“蔡元培奖”。主要研究加速器质谱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富勒烯碳纳米管化学功能团化和标记,用于医学和毒理学研究。

人物经历

1931年2月17日出生于上海市

1948年-1949年在上海沪江大学求学。

1949年,转学到美国教会办的燕京大学

195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

1952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52年来,刘元方被认为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作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在创立和建设中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的教育事业中作出了很大贡献。

1960年,刘元方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台5万转/分的浓度集235U的气体离心机。

1980年-1981年在美国 Lawerance Berkeley 美国国家实验室进修,刘元方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 G. T. Seaborg 教授。1980年,刘元方到美国国立LBL(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格伦·西博格(G.T.Seaborg)教授的超重核组工作。这个研究组当时主要从事重元素的重离子核反应研究。刘元方相当独立地进行97号元素(Bk)的化学工作,解决了从几十种元素中快速分离纯Bk的难题,重制了251Bk的衰变纲图。同时还建立了从核燃料废液中提取Rh、Pd、Tc的优于当时国外的先进流程。

1987年-1988年作为访问教授在瑞士Paul Scherrer研究所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到2009年1月为止,刘元方仍然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83年)。

1993年-1995年,刘元方担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委员会主席。这个委员会汇集另外国际上有名望的放射化学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讨论和撰写反映放射化学和核技术领域前沿研究的课题报告,供各国同行参考。全部工作本身是没有报酬的。刘元方与委员会的成员们共同努力,完成了一批被认为是很有学术价值和水平的报告,均已在IUPAC主办的《纯粹与应用化学》上发表。刘元方的三个研究报告,获得较高评价,均已发表。到1995年,刘元方任期已满,离开了这个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刘元方表示,他仍深深怀念着这个十分友好的国际合作集体,并感谢这个集体对他的帮助、支持和信任。

1995年,刘元方在中国开创热原子化学研究。

2006年,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成立,和周哲伟副校长一起揭牌,并担任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60年,刘元方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台5万转/分的浓集235U的雏型气体离心机;1980年,利用超重离子核反应首次直接制得251Bk,解决了从几十种元素中快速分离纯Bk的难题,重制了251Bk的衰变纲图等;1987年至1988 年,刘元方瑞士国立 Paul Scherrer 研究所工作工作期间,刘元方与瑞士教授冯冈登(H.von Gunten)合作完成了对碘129(放射性废物的一个关键核素)在地质层中迁移的全面综述和数据汇编评估。1994年以来,从事生物-加速器质谱学的研究,研究了尼古丁甲基叔丁基醚丙烯酰胺等分子的基因毒性;2001年以来,从事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据2022年9月北京大学官网显示,刘元方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60余篇,代表论著有《放射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等。

人才培养

刘元方体会到国际化的研究背景对科研的帮助,他鼓励学生:“要学好英语,利用机会到中国国外交换或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搞学术研究不能坐井观天,要知道国际上都在做什么。”

专业建设

刘元方在中国创立和建设了首个“放射化学专业”。

研究课题

加速器质谱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Bio-AMS)

研究有毒小分子(例如尼古丁甲酸甲基叔丁基醚丙烯酰胺等)与生物大分子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的加合作用,判断小分子的基因毒性。

采用美国数学学会HPLC联用,研究加合物形成的机理。

富勒烯碳纳米管化学功能团化以及毒性和医学应用研究

研究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生物分布和毒性。

研究化学修饰后的碳纳米管,富勒烯和其他纳米颗粒应用于生物传感器和肿瘤靶向。

个人荣誉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刘元方的妻子是环境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两人育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左毅,次子刘左坚。

人物评价

“刘元方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作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在创立和建设中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的教育事业中作出了很大贡献。”(镇海档案信息网评)

“刘元方在国际放射化学领域享有盛誉。”(北京大学新闻网评)

“刘元方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院士评)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