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15:45

刘华杰(1966年—),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学文化研究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学哲学、科学传播学、科学思想史。刘华杰思想活跃,富创新性,积极推动科学哲学的创新,提出了学妖(academic demon)、数字毒品(digital drug)、双非原则等概念,发明了“科学主义是我们的缺省配置”的表述,并提出了"科学元勘"的译法。他在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和非线性动力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大科学时代科学与社会在演化中形成了一种分形结构的猜测。刘华杰的研究领域涵盖统计物理学的奠基问题、非线性动力学浑沌(chaos)的历史与哲学、分形艺术等。他提出了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提出了博物学编史纲领,并倡导恢复博物学(Natural History)教育。自2008年起,他带领研究生一起研究博物学的历史与认识论。1995年,刘华杰以记者的身份在《南方周末》头版率先报导朱令铊中毒事件,向有关部门展示了正在兴起的Internet的重要性,当时上网还没有网景和IE可用。

人物经历

东北人,1984-1988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读本科,专业方向为岩石、矿物及地球化学,理学士;1988-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硕士,专业方向为系统科学哲学,哲学硕士;1991-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博士,专业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哲学博士。1998-1999年,美国伊利诺大学(UIUC)访问学者;2011-2012年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1994-1999年,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任讲师、副教授。2000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科学哲学、科学传播学、科学思想史。原来的兴趣在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哲学、科学传播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SSK),近年来倡导复兴博物学(natural history)。

荣誉奖项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奖(研究类二等);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成果奖;

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比赛一等奖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编号NCET-06-0024);

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