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奇 :刘峰奇

更新时间:2024-09-20 23:32

刘峰奇,1963年8月出生,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他担任973首席科学家,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且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人物经历

1993-09--1996-06 南京大学 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

1987-09--1990-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固体物理,理学硕士

1981-09--1985-06 河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理学学士

2001-09~现在,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研究员

1997-06~2001-08,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副研究员

1996-07~1998-06,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博士后流动站

1993-09~1996-06,南京大学, 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

1990-07~1993-08,河南师范大学, 物理系,教师

1987-09~1990-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固体物理,理学硕士

1985-07~1987-08,河南师范大学, 物理系,教师

1981-09~1985-06,河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理学学士

研究成果

刘峰奇主要从事半导体红外量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包括中远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和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以及中远红外量子级联探测器。他在2000年首次研制出室温工作3.5微米的应变补偿InGaAs/InAlAs量子级联激光器,并成功研制出波长4.6、7.4微米等的一系列室温连续工作的分布反馈单模量子级联激光器。此外,他还实现了光子晶体分布反馈量子级联激光器近衍射极限的室温单模工作,并研制出频率2.95-3.15THz的一系列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以及峰值探测波长从4.5到10.6微米的一系列量子级联探测器。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奖项,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任务。

教授课程

半导体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讲座、红外光电子学、材料热力学和动力学、红外光电子材料物理

承担项目

刘峰奇承担的项目包括:

- 国家973项目,红外量子级联激光材料和探测材料基础研究,担任项目首席。

-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4 THz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研制,负责该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极低暗电流噪声、甚长波量子级联探测器,负责该项目。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高性能室温连续工作量子级联激光器,负责该项目。

获得荣誉

- 2010年,因原子团簇和团簇组装的尺寸效应和奇特物性研究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 2003年,因原子团簇和团簇组装体系的结构和量子性质研究获得部委级一等奖

- 2001年,因自组织生长量子点激光材料和器件研究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 1998年,因自由和准自由团簇以及团簇成膜的量子特性研究获得省级二等奖。

- 2023年8月31日,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参考资料

刘峰奇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业务管理平台.2024-03-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