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石龙子 :刘氏石龙子

更新时间:2024-09-21 08:48

刘氏石龙子(食虫类:Plestiodon liui),又名Eumeces liui,是石龙子科石龙子属爬行纲,属于蜥蜴目。刘氏石龙子已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鉴别特征 本种与蓝尾石龙子相似:上枚后鳞大而呈扇形,只有一枚后颏鳞,股部有一团排列不规则的鳞片,等等。与蓝尾石龙子的区别是本种没有一对具棱的肛后鳞。

形态 正模幼蜥全长 (43.3 + 70.5)mm,副模成体1雄2雌头体长54.8—66.8mm,系再生尾或断尾不完整。

液浸标本背面亮黑色具5条鲜明的米色纵纹,中央一条在第一对颈鳞处分叉达吻端,向后延伸至尾前三分之一;与其相邻的左右各一条始自第一上睫鳞,向后沿背中线两侧第三鳞行延伸;最外侧二行始于上唇鳞,向后经耳孔下半沿中线两侧第六、七鳞行延伸。外侧纵纹下方体侧部分色较浅,逐渐过渡为腹侧的浅灰色。腹面米色无斑。尾背浅蓝色,尾腹色较浅淡。

吻端圆钝,吻鳞宽大于高,自吻背可见较多;上鼻鳞较大,在吻鳞上缘后方左右彼此相切;额鼻鳞单枚较大;前额鳞一对彼此不切;额鳞为头背最大鳞片之一,长大于宽,其长度大于其前缘到吻端距,前端尖出与额鼻鳞相切而将左右前额鳞分开,额鳞由前到后渐略窄,与前3枚眶上鳞相切;额顶鳞一对彼此相切较多;顶鳞一对亦为头背最大鳞片,其间介以单枚稍小而前宽后窄的顶间鳞;颈鳞2对或左1右2枚。鼻鳞大小适中,鼻孔开于大小相若的前后二半鼻鳞之间,除CIB 645026号外,有一枚较小的后鼻鳞;颊鳞前后2枚;眶上鳞4枚,上睫鳞7或8枚,眶前鳞略大,眶后鳞2枚及眶后下鳞4枚较小,下眼睑被鳞;颞鳞前后二列,前颞鳞1枚略呈矩形,后颞鳞2枚,上枚较大呈扇形,下枚稍小其上下缘几近平行;上唇鳞7枚,前4枚大小相近,第五枚较高,介于眶前鳞与眶后下鳞之间而入眶,第七枚最大,楔入前后二列颞鳞下缘,第七枚上唇鳞与耳孔前缘之间为2枚上下排列的小鳞相隔;耳孔较大,几与眼径相等,其前缘有2枚耳突。颏鳞宽大于高,其宽度超过吻鳞,其后为单枚较大的后颏鳞,颔片3对;下唇鳞左右各6枚,仅GAS 66069号左侧仅5枚。躯干被覆瓦状排列的平滑圆鳞,环体中段一周有24鳞行,背中线一纵行有鳞51—55枚;肛后区域无棱鳞。四肢适中,前后肢贴体相向彼此超越;第四趾趾下瓣14—16枚。尾下鳞较宽,一纵行共98枚鳞(CAS64956),在第10枚尾下鳞处环尾一周有鳞9—11枚。

分布范围

刘氏石龙子仅见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华东与华中地区部分地区。

已知采集地如下:江苏省(南京)、浙江省莫干山)、湖北(武昌)。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国家禁养野生动物《名录》出台,萌宠项目注意了!.搜狐网.2024-09-09

图:石家庄:街头奇遇中国石龙子.新浪网.2024-09-09

大别山区及附近地区石龙子属物种归属问题初探.大别山区及附近地区石龙子属物种归属问题初探.2024-09-09

松岭区人民法院携手松岭林业局开展关爱生态环境保护“三有”动物 法治宣传活动.澎湃新闻.2024-09-0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