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炎 :曾任新四军一师政委

更新时间:2023-11-08 18:14

刘炎(1904年1月28日-1946年11月20日),原名刘安焕,曾用名刘炳生、刘本初,湖南桃源县人,新四军第1师政治委员兼苏中军区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书记。

1925年,刘炎开始参加农民运动,并于1926年加入农民协会及当选为农民协会委员长。1927年5月加入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任副班长,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随部前往南昌参加起义,9月参加秋收起义,在起义中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第一团副班长、连党代表。1930年底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此后担任红军第一军团地方工作部、民运工作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初被派至新四军任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受陈毅委派帮助丹阳抗日自卫团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1939年11月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积极协助陈毅开辟和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新丰、延陵、句容城等战斗。

1940年7月北渡长江,刘炎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参加黄桥战役。1941年1月新四军重建军部后,苏北指挥部及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刘炎任第一师兼苏中军区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书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刘炎被任命为新四军第1师政治委员兼苏中军区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书记。他先后主持召开了苏中区党委扩大会议和军政委员会,研究和实施巩固抗日根据地,支授前线的措施。1942年春积劳成疾,且日趋严重。曾一度到上海就医。回来后带病坚持工作。1946年6月,他随军入鲁,在驻沂南县桃花村的山东军区卫生部后方医院疗养。同年11月20日,刘炎在山东临沂逝世,年仅42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4年1月28日,刘炎出生于湖南省桃源县东北孔水坡下庙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刘国元,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汉,母亲姓郭,娘家还算富裕,有一些田产;外祖父是个私塾先生。刘炎一家有六姊妹,他排行第二,一个姐姐,四个弟弟。全家有少量田产,主要靠租种地主家的田勉强维持生活。刘炎从小就开始放牛,七岁读私塾一年后辍学。十一岁至十三岁跟外祖父读书三年,十四岁起随父种田、织布。他与弟弟们整日劳作仍负债。刘炎对地主不劳而获不满,萌生反抗念头并寻求出路。

开始革命

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很得民众的欢迎,全国的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其影响也波及到地处偏僻的湘西北。1925年,桃源县也兴起了农民运动,刘炎也投入到农民运动之中。1926年,桃源县农民运动高涨。11月,县农民协会筹备处成立,接着分派一批农民骨干到乡下去指导农民运动,建立基层农民协会。刘炎被选为乡农民协会委员长,带领农友们反封建、打土豪、斗地主、减租减息、开仓济贫。

1927年,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刘炎于6月到武昌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不久,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警卫团由武汉转移到江西修水。刘炎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月,警卫团被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后来,起义部队在修水县的三湾村进行整编,刘炎被编入1营2连1班任副班长兼党的小组长。他在向井岗山进军中,任劳任怨,关心爱护战士,团结他们坚持战斗,到达茨坪后,毛泽东了解到他的表现,亲自提他为排长,后又升任副连长兼连的党代表。

在井冈山斗争中,刘炎参加了打茶领、攻遂川、占宁冈的战斗。1928年3月,随军前往湘南,迎接朱德、陈毅部队上井冈山。两军会师后,成立红四军,刘炎被编在三十一团。5月,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特委。毛泽东任特委书记,刘炎为特委委员。他参加了三战永新的战斗。“八月失败”期间,他随三十一团留守在永新,参加了永新困敌的战斗。之后,随毛泽东一道,前往湘南,迎接红军大队回井冈山。途中,与二十八团一道,取得了边界的三战三捷的胜利。在山上,他参与了红四军冬季整训,并响应前委的指示,参加挑粮运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储备了大量的粮食。

1929年1月,刘炎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闽西,沿途,克服重重困难,一路征战。参与了大柏地、长岭寨等战斗。1929年12月,刘炎作为代表出席了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此时,他已经是团政治委员。刘炎在频繁的作战中,不断地加强学习。虽说他读过几年的私垫,算是有点文化。但与其他同志比起来差距还很大。尤其是红四军党的九大,毛泽东的政治报告,其中里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特别是一些理论的东西,他更感到自己的不足。因此,他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加强理论的修养。

苏区奋战

1931年,刘炎参加了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他被提升为师政治委员。11月间,中共中央在瑞金召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他被选为代表,参加了会议。接着,他又参加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战斗,坚决执行毛泽东的军事路线,为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1933年1月,红一军团决定撤销第三军和第四军的番号,军团直辖第七、九、十、十一共四个师。刘炎在整编中被调到一军团任地方工作部部长。后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战斗。

1934年10月,刘炎随红1军团长征,先任军团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后任地方工作部部长,他带领部属不避艰险,深入群众,妥善筹划,对安排伤病员、筹集粮草、宣传群众,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工作,都能及时完成。到达陕北后,他一度入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学习。

投身抗日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刘炎到新四军任第1支队政治部主任,配合支队司令员陈毅,率部挺进江南,三四个月的时间内,进行200多次战斗,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在创建根据地过程中,刘炎带领政治部的干部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宣传抗日,帮助建立起各级农教会,妇救会等团体,并团结争取进步人士和开明士绅共同抗日。

1938年7月,刘炎被派到丹北地区,帮助丹北抗日游击纵队司令管文蔚将其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挺进队,并从第1支队抽调一批政工干部作为纵队的骨干,发展党的组织,成立丹北地区的中共工作委员会,加强了党的领导,使挺进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1938年到1939年间,部队陆续接收了一些从京沪杭等地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刘炎组织他们联系实际学习理论,并把他们放到连队去锻炼,其中很多人都成了革命的骨干。他曾放手让上海医科大学学生崔义田主持办起战地医疗学习班,培养部队医务人员,并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崔义田担任了第1支队医务处处长。

1940年7月,刘炎任苏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他配合陈毅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1师政治委员。1941年2月,日军乘新四军军部刚刚重建,大举“扫荡”。粟裕和刘炎指挥一师与敌激战,歼敌5000余人,乘胜攻占泰州。3月,刘炎任苏中区党委书记,随后兼任苏中军区政委,领导苏中军民反击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5月,刘炎领导在全区普遍开展二五减租。7月,日伪军1.7万余人向盐阜地区进犯。为配合反“扫荡”,粟裕和刘炎指挥一师在苏中发起攻势,袭击守敌,破坏公路,断绝敌后勤,并进一步围困泰州、泰兴。敌顾此失彼,损失3800余人,不得已撤回。

1942年春,刘炎积劳成疾,身患肝癌。1943年初,刘炎到上海就医。回来后带病坚持工作。此时,日军集结3000人,准备“扫荡”苏中地区,正在养病的刘炎冒雨赶回同粟裕研究作战方案,采取主力尾追、迂回歼敌的办法粉碎了“扫荡”。

人物去世

1946年6月27日,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全面挑起内战。刘炎随新四军军部从苏北撤往山东,在驻祈南县桃花村的山东军区卫生部后方医院疗养。这时,他的病情恶化。这年11月,刘炎的右腋下肿瘤发展到拳头大,剧烈的疼痛折磨着他,整天不思饮食,彻夜不能成眠,打止痛针也没有效果。11月20日晚,刘炎因病情加剧,在山东临沂西桃花村(今属沂南)病逝,年仅42岁。1949年4月,刘炎安葬于山东临沂革命烈士陵园(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人物生活

刘炎和妻子育有3个孩子。

人物轶事

由于长期在艰苦环境下工作,刘炎不幸身患肝癌。1943年初,组织决定送其前往上海住院治疗。在上海治病期间,刘炎为节约军费,在病情未明显好转时多次要求出院,组织于3月下旬同意其出院并留在上海继续疗养,还派其妻子前去照护。在上海疗养期间,为适应生活环境,组织为其定制了一套高级衣帽。疗养结束返回新四军军部工作时,刘炎除留下一件皮大衣外,其余衣物全部送给部队宣传队作为演出服装用,后来又将皮大衣转赠给在敌占区工作的刘晓。

1946年,在山东军区后方医院治疗期间,刘炎病情加剧,右腋下肿瘤已有拳头大,剧痛时满头大汗,日夜难眠,但他从不呻吟。医生要为其注射葡萄糖,刘炎为节约军费坚决不同意,并耐心说服医护人员:现在部队军费紧张,药品更是异常紧张,前方伤病员亟待抢救,把这药留给他们吧。

后世纪念

为了永远纪念刘炎,刘炎的家乡人民将他的出生地,由沙堰村改为刘炎村,并组织修建了刘炎纪念亭。

相关作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