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文学史 :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卷)

更新时间:2024-09-21 04:12

《剑桥中国文学史》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一套两卷本关于中国文学的著作,由孙康宜和史蒂芬·欧文编辑。第一卷涵盖了明朝以前的中国文学,第二卷则从明朝开始到现代。该书以叙事的方式写成,旨在为普通读者提供一个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学史。它涉及到的主题包括翻译和其他媒体流通、阶级和性别问题、时期划分以及地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著名学者主编,因定位的读者目标为普通大众,故力求以叙事的方式写成一本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学史,而非仅供专家参考的研究性论著;同时又能深入浅出地把相关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

《剑桥中国文学史》力图实 践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即文学文化史:相对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分析,更重视物质文化发展——如手抄本文化、印刷文化、杂志与报纸副刊等——对文学的影响;相对于对作家个体的强烈关注,更注重文学史的有机整体性,及对一些倾向和潮流的梳理;相对于以朝代断代、将文学史与政治史重合,则更强调文学、文化的历史自主性;相对于传统文学史致力于将作者和作品定型和定性,则更注重文本的不确定性。因而作者问题,文学的接受史,印刷文化,选集的编,文本的制作、流传与改写等等在本书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第一卷的第一篇文章是由马丁·科恩撰写的,讨论了中国文学的早期形式,共115页,是该卷中最长的文章。第二篇由大卫·克内赫撰写,讨论了东汉西晋(公元25-317年)的文学。第三篇由田晓飞撰写,讨论了东晋和早期唐朝的文学。第四篇由斯蒂芬·欧文等人撰写,讨论了唐代文化。第五篇由罗纳德·伊根撰写,讨论了北宋(1020-1126年)。第六篇由迈克尔·富勒和林申夫分别撰写,讨论了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南北文学。最后一篇由斯蒂芬·韦斯特撰写,讨论了晚金至早明时期的文学。

第二卷的第一篇文章是由主编孙康宜撰写,讨论了明初至中期的文学。第二篇由陆婷娜撰写,讨论了晚明的文学文化。第三篇由李蔚怡撰写,讨论了早期清代至1723年。第四篇由尚伟撰写,讨论了士大夫时代及其衰落(1723-1840年)。第五篇由伊德玛撰写,讨论了散文和韵文叙事。第六篇由王德威撰写,讨论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至1912年后。最后一篇由叶咪咪撰写,讨论了1937年至今的中国文学,以及霍克斯对新媒体的注解。最后一章是由朱静撰写,讨论了华人作家和华人移民。

作者简介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哈佛大学James Bryant Conant 特级讲座教授,任教于比较文学系和东亚语言文明系。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典文学、抒情诗和比较诗学。主要著作包括《晚唐诗》《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诺顿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等。

孙康宜(Kang-i Sun Chang),耶鲁大学首任Malcolm G. Chace ’56东亚语言文学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典文学、抒情诗、性别研究以及文化理论和美学。主要英文著作包括《词与文类研究》《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情与忠:陈子龙、柳如是诗词因缘》等。

所获荣誉

第九文津奖获奖图书(社科类推荐图书)。

编者的话

一部新的文学史,是一次重新检视各种范畴的机会,既包括那些前现代中国的范畴,也包括1920年代出现的新文学史所引入的范畴。重新检视并不意味着全盘拒斥,只意味着要用证据来检验各种旧范畴。

——宇文所安

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从头到尾地阅读《剑桥中国文学史》,就像读一本小说一样。我们的目的是阅读,而非提供参考。我们的目标不是写一本传统的文学史,而是写成一本文学文化史,想把它做得有趣一点。

——孙康宜

作品评价

《剑桥中国文学史》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评价。罗伯特·赫格尔赞扬了这部作品对历史发展的敏锐理解,但批评了过多的细节和缺乏文学引用,以及使用公元前后的年代表示,而不是使用公元前后的年代表示。他还指出,由于缺乏汉字,读者不得不依赖词汇表,这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利的。尼恩豪斯则认为,尽管价格昂贵且读者在查阅时会遇到问题,但这两卷本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中国文学的标准著作,而且理所当然地如此。他认为索引有缺陷,充满问题,缺乏汉字降低了这些卷册的价值,而且对学生来说价格昂贵,难以承受。他还表示,一般读者会觉得这本书太长了,尽管欧文表示这本书也旨在吸引一般读者。尼恩豪斯建议每卷的索引和词汇表应该有更清晰的原则,并合并成一个单元。维特洛写道,这是迄今为止出现在西方语言中的最宏伟的中国文学史。他总结说,这本书是一项非凡的学术成就。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