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坨 :湖北省通山县的传统特色食品

更新时间:2024-09-20 19:59

包坨是湖北省通山县县的传统特色食品,在通山境内有着悠久历史,和北方素三鲜饺子一样,每到过年时全家人必吃的,寓意团圆的意思。其外形和做法类似汤圆,以红薯淀粉为主料,掺以煮熟的芋头或者直接用开水和面做皮,再以猪肉、蔬菜、豆腐干等切碎为馅,捏成汤圆状煮熟食用。

词语解释

包坨(也用陀)此两字为本地特色方言读音音译,为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境内的一种特色食品,就像北方流行彩色水饺一样,除夕(除夕)是一定要全家人一起吃的,将其外表球形寓意为团圆的意思,做法和外形类似汤圆,只是用料和陷不同于汤圆,而且只能现做现煮才有那个味,所以其他地方的吃不到正宗的通山包坨的。

食品特点

通山县这边地形以山地为主,连县城都是在山下,故有“通山通山,统统是山”的说法。红薯是这里的传统粮食作物,但凡农村家庭,可以不种粮,不种菜,但一定要种几亩红薯,用红薯打成的粉就是包坨的主要用料。要想吃到正宗的通山包坨,还得深入通山县境内农家。其特色就是在过去人们一到过年就围在一起包包坨,煮包坨,吃包坨,一种全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氛围,亲朋好友互相拜年,包坨也必定是餐桌上的待客主菜。现在在当地也成为了一种天天可以吃的食品了,不像过去只能到过年才有得吃。

这里的红薯制品及其衍生物多达十几种(我所知道的),其中有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为通山县独有,不像麻糖这类小吃,全国到处都能制作,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制作方法

“包坨”(方言音译,有的用陀字)因为是方言所以这两个字到底怎么写我也不是太确定,是一种用甘薯淀粉(红薯经磨粉、溶解、洗涤、过滤、浸泡、浮选、干燥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淀粉),做法类似汤圆,红薯粉加滚水调均,趁热揉成团,然后再包入事先准备好的馅料即可,做这个最重要的是要用热水来和粉,水越热越好这样揉出来的皮才有弹性,做出来的“包坨”皮才Q,做这个工序最好是找不怕烫的人来做或是用筷子,小木棍之类来搅拌),揉好的皮趁热包入馅料,馅料方面可自行搭配山里传统的油豆腐白萝卜五花肉,香菇,干笋,虾米,花生仁等等,包入之前要先把调好味的馅料炒熟再包,因为它的个头较大馅料先炒熟可缩短煮的时间,包好的“包陀”最好吃多少煮多少,因为放久了“包陀”皮会失去弹性,口感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不想吃煮的可以把煮好的“包陀”放锅里加油、葱花、辣椒粉、香菜等曝炒一下,风味更加佳。

煮食方法

汤煮:先在锅中加入鲜汤料,煮沸,然后轻轻放入包坨,煮到包坨一个个浮出水面即可食用。

油炸:在锅中放入食用油、蒜、酱油等调料,烧热,将用汤水煮熟的包坨滤去水后倒入锅中,煎炸一至两分钟后即可食用。

展示平台

包陀吧百度贴吧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参考资料

走出大山的通山包坨.新华网手机版.2024-01-10

身边的非遗 · 美食篇:通山包坨.通山县人民政府.2024-01-10

通山特色产品简介.咸宁市人民政府.2024-01-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