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奇士录 :匈奴奇士录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4

《匈奴奇士录》,原名《神是一位》(Rgy az Isten),英译改为Mids the wild Carpathians,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书籍信息

书籍作者:育珂摩耳著周作人

图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世界文学名著版)

图书品相:9成品相

库 存 量:1 本

图书售价:500.00元

图书类别:文学

图书标签:商务 商务印书馆 世界 周作人 文学名著

上书时间:2009-12-26

内容简介

育珂摩耳──欧洲普通称他作Dr.Maurus Jokai,因为他们看不惯匈加利人的先姓后名,但在我们似乎还是照他本来的叫法为是,──十九世纪的传奇小说大家,著书有二百馀部,由我转译成中文的此外有一部《匈奴奇士录》,原名《神是一位》(Rgy az Isten),英译改为Mids the wild Carpathians,──《黄蔷薇》的英译者为丹福特女士(Beatrice Danford),这书的英译者是倍因先生(R.Nisbet Bain)。《匈奴奇士录》上有我的戊申五月的序,大约在一九○九年出版,是《说部丛书》里的一册。

书评

匈牙利作家育珂摩耳(Jókai Mór)105一八七七年所著长篇小说《神是一个》(Egy az Isten),英译者为倍因(Robert Nisbet Bain)106。周作人说:“里面穿插恋爱政治,写得很是有趣。”107林纾译过司各得(Walter Scott)108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颇为轰动,周氏亦很爱读;而育珂摩耳被称为“匈牙利的司各得”——从这一点看来,选译《匈奴奇士录》,仍然多少受到林的影响。但是匈牙利——也许还可以提到《劲草》所属的俄罗斯——已经属于“弱小民族文学”的国度,何况育珂摩耳本身就是一位革命家,《匈奴奇士录》也是弘扬匈牙利民族精神之作。此外一项原因,则如周氏后来所说:“当时我们承认匈加利人是黄种,虽然在照相上看来,裴飞还有点像,育西加与育珂等人已显然是亚利安面貌了。但他们的名字与欧人不同,写起来都是先姓后名,如英译称摩理斯育珂,而其自署则必曰育珂摩耳,这一节似乎比印度人还要更是东方的,在三十年前讲民族主义的时代怎能不感到兴趣。”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1.16~1967.5.6),浙江省绍兴人。原名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茅盾、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曾经担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1939年成为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建国后重新从事写作工作。

《黄蔷薇》

原文(Asarga Rozsa,英译The Yellow Roes,)匈加利育珂摩耳(Jokai Mor)著,我的文言译小说的最后一种,于去年冬天在上海出版了。这是一九一○年所译,一九二○年托蔡孑民先生介绍卖给商务印书馆,在八月的日记上有这几项记事:

九日,校阅旧译《黄蔷薇》。

十日,上午往大学,寄蔡先生函,又稿一本。

十六日,晚得蔡先生函附译稿。

十七日,上午寄商务译稿一册。

十月一日,商务分馆送来《黄蔷薇》稿值六十元。

这些旧译实在已经不值重提,现在所令我不能忘记者却是那位倍因先生,我的对于弱小奇怪的民族文学的兴味差不多全是因了他的译书而唤起的。我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但见坎勃列治大学出版的近代史中有一册北欧是倍因所著的,可见他是这方面的一个学者,在大英博物馆办事,据他的《哥萨克童话集》自序仿佛是个言语学者。这些事都没有什么关系,重要的乃是他的译书。他懂得的语言真多!北欧的三国不必说了,我有一本他所译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他又著有《安徒生传》一巨册,据戈斯(Edmund Gosse)说是英文里唯一可凭的评传,可惜十六年前我去购求时已经绝板,得不到了。俄国的东西他有《托尔斯泰集》两册,《高尔基集》一册,《俄国童话》一册是译伯烈伟(Polevoi)的,《哥萨克童话》一册系选译古理须(Kulish)等三种辑本而成,还有一册《土耳其童话》,则转译古诺思博士(Ignacz Kunos)的匈加利语译本,又从伊思比勒斯古(Ispirescu)辑本选译罗马尼亚童话六篇,附在后面。芬兰哀禾(Juhani Aho)的小说有四篇经他译出,收在T.Fisher Unwin书店的《假名丛书》中,名曰《海耳曼老爷及其他》,卷头有一篇论文叙述芬兰小说发达概略,这很使我向往于乞丐诗人沛维林多(Paivarinta),可是英译本至今未见,虽然在德国的Reclam丛刊中早就有他小说的全译了。此外倍因翻译最多的书便是育珂摩耳的小说,──倍因在论哀禾的时候很不满意于自然主义的文学,其爱好“匈加利的司各得”之小说正是当然的,虽然这种反左拉热多是出于绅士的偏见,于文学批评上未免不适宜,但给我们介绍许多异书,引起我们的好奇心,这个功劳却也很大。在我个人,这是由于倍因,使我知道文艺上有匈加利,正如由于勃兰特思(Brandes)而知道有波兰。倍因所译育珂的小说都由伦敦书店Jarrold and sons出版,这家书店似乎很热心于刊行这种异书,而且装订十分讲究,我有倍因译的《育珂短篇集》,又长篇《白蔷薇》(原文A Feher Rozsa,英译改称Halil the Pedlar),及波兰洛什微支女士(Marya Rodziewicz)的小说各一册,都是六先令本,但极为精美,在小说类中殊为少见。匈加利密克扎特(Kalman Mikzsath)小说《圣彼得的雨伞》译本,有倍因的序,波思尼亚穆拉淑微支女士(Milena Mrazovic)小说集《问讯》,亦是这书店的出版,此外又刊有奥匈人赖希博士(Emil Reich)的《匈加利文学史论》,这在戈斯所编《万国文学史丛书》中理特耳(F.Riedl)教授之译本未出以前,恐怕要算讲匈加利文学的英文书中唯一善本了。好几年前听说这位倍因先生已经死了,Jarrold and Sons的书店不知道还开着没有,──即使开着,恐怕也不再出那样奇怪而精美可喜的书了罢?但是我总不能忘记他们。倘若教我识字的是我的先生,教我知道读书的也应该是,无论见不见过面,那么R.Nisbet Bain 就不得不算一位,因为他教我爱好弱小民族的不见经传的作品,使我在文艺里找出一点滋味来,得到一块安息的地方,——倘若不如此,此刻我或者是在什么地方做军法官之流也说不定罢?

(1928年作,1934年刊“北新”初版本,署名周作人

岳麓区版注:《黄蔷薇》于1927年出版,文中称“去年”,因知此文当作于1928年,但也有人以为作于1933年。

参考资料

周作人传 第二章 一九○六(4).vip.book.sina.com.cn.2011-02-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