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公立高等学校

更新时间:2024-09-20 22:35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是最早成立的学院之一。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10年,前身为北京铁道管理传习所邮电班;1996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正式成立。

历史沿革

1909年,北京铁道管理传习所增设邮电班,即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的前身。

1949年初,筹建电信管理系。同年10月,电信管理系改为铁道电信工程系。

1950年,铁道电信工程系改成电信信号工程系。

1952年,电信信号工程系及专修科并入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1953年,哈尔滨铁道学院与北京交通大学合并,设立电信信号工程系。

1961年,电信信号工程系改称铁道电信信号系,只设铁道信号、铁道有线通信和铁道无线通信三个专业。

1977年,增设电子工程系,并于1986年改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985年,铁道电信信号系更名为通信与控制工程系。

1996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称电信学院)成立,下设通信与控制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光波技术研究所、信息科学研究所、电子电路实验中心。

1999年,原通信与控制工程系分为两个系: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和自动控制工程系。

2000年,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和信息科学研究所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整体分离。

2001年,学校决定重新设立电子工程系并与其他原属单位组成了新的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三全食品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

2020年1月,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获评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16年3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办通信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

学科体系

据2018年6月学院官网显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进入A类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通信与信息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信息安全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师资队伍

截至2019年9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共有教职工271人,其中教授74人(含研究员),副教授113人(含高工),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2.6%,教师中海外博士比例为12%。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人才培养

本科教学工程

截至2016年3月,通信工程、自动化(含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为中国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为中国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列入中国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院拥有中国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3个、中国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中国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

中国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轨道交通通信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学院获得多项中国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2014年中国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发挥行业特色大学优势,培养轨道交通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完成人:宁滨张星臣房海蓉聂磊朱晓宁张鸿儒于双元戴胜华、张有根、路勇刘志明郭雪萌

2005年中国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电工学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及整体教学解决方案研究(教材)》(主要完成人:秦曾煌、姜三勇、王香婷、韩明武、金春英、于双和张晓冬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3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中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国国家认可实验室1个、中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中原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国家工程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国家认可实验室:电磁兼容国家认可实验室

中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轨道交通电磁兼容与卫星导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铁路宽带移动通信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截至2016年3月,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科研领域为光通信和光网络、光传感及光电子器件,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方面;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的科研领域为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等方面。

学院每年承担的科研经费达亿元,承担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国国家“863”计划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国家自然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引领轨道交通领域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

学术交流

截至2018年6月,学院先后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密苏里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敦市大学、雷丁大学拉夫堡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里昂工学院,皇家理工学院、中瑞典大学等十余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多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以"2+2"、"3+2"、"3+1+1"以及短期学习的模式进行联合培养。

文化传统

学院通过学生社团为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科研学习之余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讲座等。

截至2016年9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拥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分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宣传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办公室、北京交通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分会、知行-特色理论学习研究会电信分会、电信芳华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励志社等8个学生组织。

截至2017年6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拥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会和IEEE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分会2个学生组织。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

院长

参考资料

科研平台.学校官网.2019-12-26

学校概况.学校官网.2019-12-2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