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 :京师大学堂时期创立的公立机构

更新时间:2024-09-21 00:23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下设教学教研室、运动训练教研室、科研教研室、群体教研室、场馆中心、行政办公室等部门,承担全校公共体育教学、体育科研、校体育代表队的运动训练和群众体育工作。

机构简介

北京大学运动场馆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包括:五四体育中心、第一体育馆、第二体育馆、理科楼地下厅、2008年奥运 会乒乓球馆等设施。部里现有在职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1人、讲师10人、助教2人、教辅人员8人。其中硕士生导师3人,国际裁判2人、国家级裁判6人,具有博士学历4人(博士后1人)、具有硕士学历13人,具有双学士学历9人。55岁以下 非研究生学历教师全部进行过研究生课程培训,整个师资队伍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教师队伍中,除了有许多常年从事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教师外,还有从事体育社会人文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等其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体教部教师进行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科研、群体工作之外,还承担全校教职工体育协会、体育社团以及体育研究机构的兼职服务。

目前,体育教研部正以一个基地、7个中心(妇女体育研究中心、体育健康研究中心、武术研究中心、养生研究中心、教学科研中心、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还有体能、教学等3个实验室为龙头进行了大量的体育科研工作。近五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承担国家级 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项,出版专著30余部,获各种学术会议论文一二三等奖数十项。其中“北京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 究”获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立项;“北京大学体育课教程”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此外,中国奥委会“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基地”正在筹建中。

2003年2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北京大学建立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成为北京大学12个人文社科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吴志攀副校长任基地主任。2007年1月25日,中国奥委会与北京大学签署了《中国奥委会与北京大学合作协议书》,这标志着,北京大学正式成为 为2008奥运会提供科技服务的合作单位,这是中国内地高校中唯一获得这一荣誉的高校。为此,北京大学将成立“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基地”。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北大体育教研部将进一步优化机制,改善科研条件,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 培养,尽快提高研究基地的整体水平,努力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特色体育而努力奋斗。

发展历史

北京大学体育工作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京师大学堂时期。

1917年蔡元培先生主持校务后,大力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包并”,在很多场合,蔡元培先生都把体育排在“德育、智育、美育”的前面,提倡“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在民族危难的时候还把体育排在了第一位。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后,经蔡元培先生倡导正式成立体育部。其后,体育教研部虽然随着国家的兴衰几经跌宕,但一直致力于北京大学各项体育教学 与活动,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解放后,体育教研部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从2007年起,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正式面向全国招收体育学专业研究生,硕士生教育标志着 北京大学体育教学科研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教育科研

在体育教学方面,北京大学体育课率先实行“三自主”特色教学。学生每学期通过网络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同时,学生体育课成绩实行“合格-不合格”考核办法、改五项达标为12分跑,这些革新举措使得北大体育人 走在了体育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在群众体育方面,体育教研部非常重视学生和教职工的课外体育锻炼的问题。北京大学现有学生体育社团20余家,教职工 体育社团近10余家,每年一度的北京大学体育文化节就是全校师生的体育狂欢节。我部还与校教务部、团委联合制定了《本科生课外 体育锻炼的规章制度》,《本科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规章制度》的出台有效保证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质量,并得到了师生广泛的好评。

运动训练方面,北京大学是北京市第一批高水平运动队试办学校, 1993 年成为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单位,在 1988 年、 1992 年、 1996 年,2007年四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最高荣誉——“校长杯”。目前北京大学共有十一支体育代表队,在校运动员 148 人,19 名教练员。

在科研方面,体育教研部现有一个研究基地和三个研究中心。即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健康研究中心、妇女体育研究中心和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其中,研究基地主任由北京大学吴志攀副书记担任。该基地成为北京大学12个人文社 科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而使我校体育科研工作 跃上一个新台阶。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北大体育教研部将进一步优化机制,改善科研条件,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尽快 提高研究基地的整体水平,努力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

师资力量

在职教授

7人(按拼音顺序排列)

董进霞顾玉标郝光安何仲恺李德昌田敏月 张 锐

副教授

31人(按拼音顺序排列)

曹晓培戴名辉 宫燕丽 赫忠慧胡京翔 黄 育 黄彬彬 李 杰 李 宁 李朝斌 李志贵 刘 伟 刘 铮 刘丽萍卢福泉马立军毛智和 彭 芳 昕 钱永健冉文生 滕炜莹 万 平 王丽文 吴 昊 武援朝 萧文革 余 潜 张 戈 张 剑 张亚谦

讲师

10人(按拼音顺序排列)

李 海 李玉新 闵东旭 钱俊伟 唐 彦 王东敏吴定锋 吴 飞 吴尚辉 郑 重

助教

2人(按拼音顺序排列)

戴菲菲 袁睿超

外聘教师

3人(按拼音顺序排列)

方天丰李晓鹏王海斌

外聘教练

4人(按拼音顺序排列)

马仲青 王亚平吴卫平 谢 勇

行政人员

8人(按拼音顺序排列)

陈 滨 盖伟健 高淑华 杨里昌 展宝顺 张玉铭 赵慧增 郑化江

招生专业

招收“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

1、体育与文化。从跨文化、奥林匹克文化、社会性别文化的角度对体育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体育与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培养体育文化研究和实践的专门人才。

2、体育与健康(含光与健康)。体育与健康有天然联系,促进健康是体育的重要功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 出了“三维健康观”,认为应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考察人的健康。本研究方向侧重“亚健康”研究,侧重休闲娱乐和全民健身研究。

3、大学体育。大学体育是体育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部分。本方向主要研究大学体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研究 国外大学体育的经验,研究大学体育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大学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