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 :郝景芳著短篇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13:45

《北京折叠》是当代作家郝景芳创作的短篇科幻小说。2012年12月首发于清华大学学生论坛水木社区科幻版,2014年被《文艺风赏》《小说月报》等文学刊物选中刊发,2016年收入科幻中短篇小说集《孤独深处》。后被刘宇昆翻译成英文版并收录在《看不见的星球:中国科幻小说选集》中。《北京折叠》获得第七十四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

小说的创作主要源于郝景芳对日常生活观察。郝景芳通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工作,接触到社会各阶级人群后认识到不同阶级之间是没有交集的,所以她想通过这部小说来描写不同阶级之间真正的隔离。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老刀为了给收养的弃婴赚学费,穿梭于三个空间中替人办事。老刀接受了来自第二空间大学生秦天向第一空间依言送信的请求。老刀在给依言送信的过程中得知她的秘密并答应替其保守秘密。老刀在葛大平的帮助下化解了许多危机。老刀无意间听到领导层们在讨论要事但是被发现了。最后,老刀成功地回到第三空间。

小说以老刀在空间穿梭中的见闻经历为情节发展主线,为读者展现了未来北京城的三个折叠空间,以散文化叙事的方式对科技对人的异化、社会阶级固化等社会现实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揭露当今世界的发展危机,是一个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反乌托邦式寓言。

成书背景

郝景芳博士毕业后,就职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担任研究员。在这里,她不仅接触了大量官员、著名学者和企业家,也接触了许多贫困群体、弱势群体。这种同时与两个相差甚大的群体接触的经历,让郝景芳产生了写作欲望,她要通过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将这种不同人群之间彼此隔离的状态写出来,于是,创作了《北京折叠》这部小说。她把自己工作与生活中的素材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放在一起,构建出《北京折叠》这样一个多重空间层层叠加的世界,通过城市折叠的幻想写不同人群之间的真正隔离。

内容情节

未来的北京城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将四十八小时的时间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空间。三个空间的人共享四十八小时。第一空间可以完整的享受二十四小时,并且可以随意占用第三空间的时间,这导致第三空间里生活的人处境十分糟糕。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老刀在机缘巧合下收养了弃婴——糖糖。到了糖糖上幼儿园的年纪,老刀想让她上好一点的幼儿园,但是幼儿园的学费十分昂贵,每月要一万五千元,而老刀的工资每月只有一万元。老刀为了赚够每月一万五千元的学费,冒险穿梭于三个空间替人办事。这天老刀接受了来自第二空间研一学生秦天向第一空间贵妇依言送信的请求。老刀在给贵妇依言送信的过程中得知了她已经结婚却还和秦天暧昧不断的秘密,依言既想拥有面包,又想保全和秦天的爱情,所以请求老刀为其保守秘密,老刀也答应了依言的请求。这天老刀无意间听到第一空间高层正在开会,还差点被人发现,在葛大平的帮助下才成功脱险。老刀在返回第三空间时因为依言老公的失误受了很严重的腿伤,最后在葛大平的帮助下才成功地回到了第三空间。

人物角色

老刀

老刀是一个从小就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他为了给孙女赚取学费穿梭与三个空间中,不顾自身安危。老刀并不是传统小说中具有英雄形象的主人公,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底层人物。他只是一个善良淳朴又自尊自爱的人,不具备反抗精神,也没有多么出色的经历和成绩,但正是通过老刀这样一个普通人的形象,反映出整个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和众多的社会民生问题。

秦天

秦天是生活在第二空间的普通大学生。他经历了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秦天是第二空间的典型人物,他是锐意进取的年轻人的代表,他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不安现状、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保留着一颗对爱情纯真和热烈的心,他的身上体现着青年人最纯真美好和难能可贵的状态。

依言

依言生活在第一空间,她家教严格,容貌姣好,从小就享受着第一空间的优越生活。她既要面包又要爱情,在与秦天的恋爱中用谎言维持着美好。依言给自己编织了个心灵的幻境,来缝合得与失,她是摇摆在爱情和金钱间的万千少女的镜像,更是消费时代身份焦虑的表征。

葛大平

葛大平是出生于第三空间却成功进入第一空间的成功男性典型人物。葛大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把握住晋升机会,成功地从底层空间逆袭。虽然葛大平在第一空间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只是给上层领导工作的小管事,但是他始终是一个打破阶层壁垒,从底层社会走入上层社会的范例,更是一个充满激励作用的草根走向人生巅峰的标杆形象。

主题思想

对科技发展的反思

《北京折叠》将现实主义传统融入到科幻作品中,从揭示现实生活中科技对人的异化,进而揭露当今世界的发展危机。在小说中,真正使北京发生折叠的直接原因虽然是社会阶层固化和阶级流动的困难,但更深层次的则是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阶级分化的社会影射

小说关于整个社会的设计规划是以不平等的阶级关系为前提的。三个空间分别代表着三个阶层,不同阶层的空间环境、生活方式乃至时间占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形成鲜明的对比。三个空间的种种差异被设定在乌托邦的社会结构中,这看似是一种科幻想象,但却是现实生活中阶层分化和阶层固化现状的真实写照。

人文情怀与美好愿景

小说虽然力图批判社会现实,但在这当中又包含作者温暖的人文关怀。老刀为了领养的孙女糖糖可以付出一切,甘愿冒着风险穿梭于三个空间。白发老人因为垃圾处理技术影响第三空间人们就业生存问题拒绝使用新技术。葛大平遇到同样出身于第三空间的老刀,没有秉公送他去坐牢,甚至"徇私"并带他参加庆典活动。这些都体现了小说中温情的存在,是中国文化中无法割舍的情感显现,也是郝景芳作品中的人文关怀。葛大平的成功也表达出了只要你努力把握机会就能成功跨越阶级的美好愿景。

艺术特色

散文化叙事

《北京折叠》采用散文化叙事方式,以老刀时空穿梭的48小时经历为线索,将三个空间完整地展现给读者。作者通过这种风格引导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最想表达的层面上,将批判意识隐晦地融入到小说中去,以平缓温和却不失锋利的角度透视了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症结。

反乌托邦设定

反乌托邦是以文艺形式表达对乌托邦的否定或不信任精神,与理想社会相反的最终形态,通常出现在时间设定为未来的文学作品中。《北京折叠》所构建的正是反乌托邦设定。小说中折叠空间的三层空间分别对应着三个不同的阶级,即第一空间的管理者,第二空间的中产白领,第三空间的底层工人。这三种阶层的对立表达了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将形成彻底地阶级分化的主题,这正是反乌托邦小说的经典设定。

空间叙事艺术

小说一共把北京分为了三个不同的空间,具有高度的叙事艺术。这三层空间首先是作为一个具体的、可感的城市与真实生存的物理空间。三个空间的并置共存与鲜明反差,衬托出老刀所代表的底层民工生存的艰辛和残酷,他们迫于现实压力不得不与社会分隔脱节。折叠空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具有强烈等级色彩的空间统治模式。时空不再属于纯粹的物理范畴,而是成为权力所指涉的范围,具有较强的政治烙印色彩。

作品影响

本土影响

2017年12月,该作品获中国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开放叙事奖。近年来,随着《人民文学》刊出刘慈欣科幻小说,《小说月报》转载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主流文学界对科幻文学价值与定位的重新认识,也代表了对“科幻小说是儿童文学”这种思维定式的否定,形成了创作实践对原有科幻作品价值定位的突破。《北京折叠》的获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中国科幻创作热,推动了中国科幻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国际影响

2015年,华裔小说家刘宇昆对《北京折叠》进行翻译,并将其收入中国当代科幻小说集《看不见的星球》由美国托尔出版社出版。《北京折叠》的英文版Folding Beijing在2015年被科幻电子杂志Uncanny 刊载。《北京折叠》荣获雨果奖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中国科幻再一次进入英语世界,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科幻在世界科幻有一席之地的标志。根据英语世界读者对《北京折叠》的热门评论,《北京折叠》虽然接受到质疑,但更多的是期待。

重要获奖

2016年8月21日,获得第74届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

2017年12月,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开放叙事奖

2014年,获得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银奖

作品评价

刘慈欣曾评价到:“她写的很好,我知道,她的中短篇小说《北京折叠》写的很好,跟她其他的科幻作品都不一样。”

参考资料

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出炉 《时间之墟》获长篇小说金奖.观察者网.2022-12-0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