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 :1949年创刊的中国大型综合性文学期刊

更新时间:2023-11-08 17:06

《人民文学》期刊是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国大型综合性文学期刊,刊发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非虚构和报告文学、剧本等,是门类齐全的纯文学期刊。

《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是新中国第一份文学期刊,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人民文学》创刊号书写了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1951年,《人民文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6年“文革”开始,《人民文学》被迫自动停刊。直到1976年1月《人民文学》复刊。1980年初,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1983年6月,组成新一届编委会。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民文学》又通过徐星刘索拉莫言等人的作品开启并推动了先锋文学的发展。2007年,推出“诗特大号”。2009年,《人民文学》第600期被冠名为“新锐专号”,大部分作品出自“80后”作家之手。2014年10月,《人民文学》杂志社自主开发、独立运营的文学作品数字化阅读平台“醒客”移动客户端正式上线。2015年,先后推出法文版、意大利文版等外文版。2019年9月,与利川市政府联合举办了生态文学采风活动、与湖北利川市政府在北京联合举办“生态文学水杉树”研讨会。2019年12月26日维普网显示《人民文学》发文量8917篇,被引量1078次,H指数12。截至2024年1月,《人民文学》在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上文献量为2847篇,被引量为1728次。《人民文学》在维普网上文献量为2832篇,被引量为2233次。2024年1月23日,《人民文学》首次以“带货”形式出现在“与辉同行”直播间,其2024年期《人民文学》杂志销售火爆,共售出超过7.7万套,销售额超过1663万。《人民文学》2024年全年订阅达到8.26万套,成交金额1785万。

鲁迅文学奖设立后,《人民文学》多部作品入选,其中第一届四部,第二届两部,第三届四部、第四届三部,第五、六届各一部,第七届两部。《人民文学》还曾获社科双奖期刊、“致敬创刊70年”、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等荣誉。

历史发展

创刊背景

《人民文学》筹备工作早在1949年7月就已开始,在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章程》,明确了协会的宗旨和任务,并选举产生了常务委员会,茅盾担任主席,丁玲、柯仲平为副主席。随后,协会决定出版月刊《人民文学》,由茅盾、欧阳山、冯雪峰、艾青、何其芳分任编辑委员,茅盾任主任委员。在筹备过程中,协会还决定成立人民文学编辑委员会。8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一决定,并向读者预告了《人民文学》即将于10月1日与读者见面。这标志着《人民文学》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文学期刊的诞生。在筹备过程中,协会还考虑到了地点问题,最终选择了原《华北文艺》编辑部所在地多福巷16号作为《人民文学》的编辑部所在地。这一切都为《人民文学》的创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期出版

1949年10月25日,《人民文学》首期出版,这是全国性第一份文学期刊,刊名由郭沫若题写(1976年复刊后的刊名题字经毛泽东同意改用毛泽东题字)。编辑者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人民文学编辑委员会”,地点没有设在多福巷16号,而是设在文协机关所在地东总布胡同22号,主编茅盾,副主编艾青

1951年,《人民文学》由新成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51年下半年至1952年上半年的文艺界整风学习运动期间,《人民文学》首次遭遇重大“挫折”,不仅创刊以来的一系列“严重错误”被逐一“清算”,而且副主编艾青被公开点名严厉批评,导致刊物领导层的首次重大“改组”。整风运动和领导改组,还影响到了刊物的正常出刊时间,1952年3月脱刊一期,次月补足出版了三、四月号合刊。

1958年1月,《人民文学》不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经营,改由《人民文学》编辑部自己发行。8月1日,成立于1953年的作家出版社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开,成立单独机构,划归中国作家协会领导。

1963年秋后,“左”倾思潮重新加剧,《人民文学》再次受到很大限制。虽通过开辟《新花朵》、《故事会》等栏目,在发现与培养文学新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1964年后的版面上却难于列出引人注目之作。

在时代变迁中停刊与复刊

1966年“文革”开始,《人民文学》被迫自动停刊(末期为1966年5月号,5月12日出版)。 这期间,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6年1月《人民文学》复刊。当时被认为是《人民文学》的创刊,刊物自第一期算起。1976年1月至5月间为双月刊,分别于1月、3月、5月的20日出版,从第四期(即1976年7月)起改为月刊。直到1978年第2期“本 刊启事”中申明:《人民文学》的总期号累计为二二一期,也就是加上了创刊以来所有出版期数, 《人民文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复刊。

探索与发展

1977年初,尽管“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影响阴魂还未散尽,加上“两个凡是”的错误引导, 文学领域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在新的编委会的领导下,《人民文学》敏锐地注意到了形势的变化,及时地送来了春天的呐喊。这年的11月,短篇小说《班主任》的发表,以其“先声夺人和它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新文学气息,牢牢地占据了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的位置。12月末,编辑部邀请在京文学工作者百余人参加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座谈会,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人民文学》刊发了新时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这个新颖的小说类型如同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向“科学的春天”献礼。

1980年初,中国作家协会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文学》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3年6月,在原主编光未然的提议和争取下,作家王蒙出任《人民文学》新一任主编,刘剑青为副主编,严文井为顾问,组成了包括王朝垠张志民、周明、茹志鹃袁鹰徐迟徐怀中谌容黄宗英崔道怡谢永旺蒋子龙葛洛等16人的新一届编委会。编委会名单于1983年第8期正式与读者见面。1985年第2期,编委会成员重新调整,副主编中补充进了五十年代以来一直在《人民文学》工作的资深编辑周明、崔道怡、王朝垠。1986年6月,刘剑青调离,作家刘心武出任常务副主编。1986年7月,编委会中又补充进了李子云邵燕祥、贾平凹。自此,五十年代以来相继在《人民文学》崭露头角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和编辑家,组成了操持刊物工作的主力军。这一支成熟的编辑委员队伍为《人民文学》的稳步和出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民文学》又通过徐星刘索拉莫言等人的作品开启并推动了先锋文学的发展。此时的《人民文学》才算真正意义上回到其办刊宗旨上。

21世纪之后的发展

2007年3月,《人民文学》推出“诗特大号”,这一期专号上发表了75位诗人的近400首诗作。

2009年,《人民文学》第600期被冠名为“新锐专号”,大部分作品出自“80后”作家之手,其中包括郭敬明的长篇小说《小时代2.0之虚铜时代》节选,吕魁的《莫塔》、王甜的《集训》和马小淘的《春夕》。短篇小说分别是吕伟的《狼烟》、赵松的《邻居•象》和朱岳的《敬香哀势守•迷宫制造大师》。散文和诗歌的作者则包括了蒋方舟、苏瓷瓷、顾湘、三米深春树等。

2010年第2期,《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栏目,和50年代的“特写”遥相呼应,敏锐地把握了涌动于现实地层之下的审美潜流,以此“容纳多姿多彩的书写活动”,发掘“这其中潜藏着巨大的、新的可能性”。

2011年11月,《人民文学》首次出版英文版,英文版名字为《PATHLIGHT》(《路灯》),寓意为“中西文化交流路上的灯”。

2014年10月,《人民文学》杂志社自主开发、独立运营的文学作品数字化阅读平台“醒客”移动客户端正式上线,旨在打造以严肃文学为核心内容,以线上签约、自主发表、多元整理、聚合互动、科学计费为功能特色的数字化出版、阅读平台,内容涵盖“五四”新文学直至当代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及评论。

2015年4月14日,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行以“女性写作与翻译”为主题的活动上《人民文学》推出第一期《人民文学》法文版5月15日,推出第一期《人民文学》意大利版。12月1日,《人民文学》德文版面世,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以集束方式向德国读者推介中国当代作家作品。

2019年9月,《人民文学》杂志社与利川市政府联合举办了生态文学采风活动,邀请多位国内知名作家参与并创作出了一批以利川水杉树等为主题的生态文学作品。12月,《人民文学》杂志社与湖北利川市政府在北京联合举办“生态文学·水杉树”研讨会,与会作家、评论家聚焦利川市生态资源优势,探讨以生态文学创作的形式,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2024年1月23日晚,《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作家梁晓声蔡崇达组成的文学大咖团,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与俞敏洪、董宇辉共同围绕“我的文学之路”展开深入交流。此次直播活动是《人民文学》首次尝试以“带货”形式出现在顶流主播的直播间,旨在推广文学,传承文化。在短短2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2024年期《人民文学》杂志销售火爆,共售出超过7.7万套,销售额超过1663万。《人民文学》2024年全年订阅达到8.26万套,成交金额1785万。

内容现状

采编方针

《人民文学》一直秉承推出“文学精品”的办刊宗旨,所发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改革进程,展现时代风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关键的文艺阵地,是文学发展的风向标,负责对作家提出创作上应该遵循的思想方针与艺术路线,对作家创作的基本立场、题材范围、表现对象、风格类型、审美形式进行引导与规范。作为中原地区当代文学期刊的领潮者,在文学潮流的形成与更迭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内容构成

主要代表性栏目

《人民文学》设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非虚构、报告文学、新浪潮等栏目。每年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设相关专栏。

刊物版面

管理与人员结构

主要人员

历任主编

以上信息参考资料

主办单位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办公地址

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楼

重要事件

2015年7月29日上午,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与鲁迅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与英语世界的互动”研讨会—《人民文学》杂志英语版《PATHLIGHT(路灯)》介绍会在鲁迅文学院举行。作家冯唐徐则臣李洱阿乙等探讨了文学的英语翻译和海外传播,分享了中国文学走出国门的经验。

2016年5月27日,在中国与奥地利建交45周年之际,《人民文学》杂志社和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共同举办了中国-奥地利文学交流报告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欧诺德、《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维也纳大学校长英格尔等出席交流报告会。

2023年11月6日,《人民文学》消防增刊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增刊由国家消防救援局和《人民文学》杂志社联合主办。增刊内容是从征集的各类消防题材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合集,包括小说、剧本、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作品充分展现了消防救援队伍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

2024年1月,梁晓声等一众文学大咖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人民文学》杂志销售额破千万元。

获得荣誉

期刊荣誉

作品荣誉

社会评价

《人民文学》既是期刊样板和规则制定者,又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更重要的使命—出人才出精品,推动文学持续的繁荣。(文艺报 评)

《人民文学》英文版的出版是好事,这些年中西文化交流之路早就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现在又多了一盏,虽然文学在中国式微,在国外也没什么影响,但萤火虫也有自己的光亮,多了一条把中国文学介绍出去的渠道,还是令人感到欣慰。(中华读书报 评)

《人民文学》,一个令中国文学界人士喜欢和追求的名字。喜欢,是因为它与共和国同岁,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与辛酸,60年来一直坚持“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反映新中国的成长”,“创造富有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人民文学》;追求,是因为一旦成为它的作者或被它培养的作者,其在文学界的成功就近在咫尺。(新浪财经 评)

其他媒体形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