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17:40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1月,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当时,原华东理工大学在国内最早创建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1963年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改名为化工自动化专业,1981年,工业自动化专业成为首批获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1997年,由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组成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整合构建成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由3个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2个实验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电子与信息实验中心)、3个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商业自动化研究所)、1个工程中心(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分部)等二级单位组成。

该院坚持科学发展,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生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历史沿革

1958年在当时的化工机械系设立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

1963年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改名为化工自动化专业。

1981年3月成立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系,同时化工自动化专业改名为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

1982年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系设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1984年5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同时设立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6年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系设立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同时将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改名为化工自动化专业。

1993年1月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合并成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同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设立计算机应用专业。

1995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设立计算机通信工程专业。

1996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合并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1997年1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改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7年7月成立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原在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系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名为电子工程专业和原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计算机通信工程专业改名为通信工程专业划归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系改名为自动化系,同时化工自动化专业改名为自动化专业。

1999年7月自动化系的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改名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01年7月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的电子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合并成为信息工程专业。

科系设置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资料,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由3个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2个实验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电子与信息实验中心)、3个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商业自动化研究所)、1个工程中心(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分部)等二级单位组成。学院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6个二级博士学位授予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10个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控制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软件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仪器与仪表工程领域;五个学士授权点: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师资力量

围绕“人才强院”战略,学院积极组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成果优秀的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队伍。根据“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资料,学院有教职工200多名,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60名,博士生导师16名,高级职称约占教职工总人数的40%,50岁以下的中青年比例约占教职工总人数的85%。学院有“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上海市科技精英3人,上海市曙光学者4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4人。此外,学院还聘请了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注重改革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将专业理论的最前沿发展动态和在重大研究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应用技术成果密切结合,确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进入教学一线传道授业,及时将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扎实宽广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革命。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科研训练、实验、实习(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科技竞赛活动,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加强教学、产业和科研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积极与西门子股份公司(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Endress+Hauser仪表股份有限公司、FOXBORO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其中与西门子(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产学研合作案例被评为“2006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人才培养十大案例”。根据“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资料,学院有上海市精品课程3门,校精品课程5门,校重点课程21门。多年来为国家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7000名,博士、硕士650多名。本科生在参加国际、全国ACM程序设计竞赛、数模竞赛、电子竞赛频频获奖,成绩突出。

科研成果

信息学院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2002年-2005年共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省部级和横向合同项目近200项,经费达4000多万元,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占62.1%。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7项,专利(授权)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200多篇。具体成果如下:

1、乙烯生产过程基于神经网络的软测量和智能控制技术,2002年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001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钱锋等);

2、大型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过程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200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钱锋等);

3、双塔脱丙和丙烯精馏装置先进控制与优化操作,200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钱锋等);

4、重整反应器软测量及优化系统,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顾幸生等);

5、裂解炉先进控制技术开发,200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钱锋等);

6、大规模分布并行智能处理的理论和方法,200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帅典勋等);

7、函数逼近理论及其在系统控制与生产过程监控中的应用,200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步奖(顾幸生等);

8、PTA装置p-二甲苯污染源氧化反应过程建模和优化操作,2004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4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钱锋等);

9、PTA装置结晶过程优化操作技术研究开发,2004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钱锋等);

10、三井物产工艺PX氧化反应过程模型化与操作优化,200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钱锋等);

11、乙烯精馏装置软测量和智能控制技术,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钱锋等);乙烯装置中裂解炉的智能控制方法,2004年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一等奖(钱锋等);

12、非纤聚生产装置软测量技术和先进控制管理软件开发》,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张素贞等)

13、基于windows平台一级、二级VB、VFP等级上机考试软件系统,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高玻等)

14、高可信度软件系统的形式化设计和分析,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虞慧群等);

15、模式识别若干关键理论问题和机器嗅觉方法研究,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大启等);

16、常减压装置流程模拟和优化操作技术研究开发,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钱锋等)。

发展前景

为了进一步加快学院的发展,学院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科水平的提高为主题,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之路,坚持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通过不断创新,努力扩充办学资源,促进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