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孟加拉鲮 :鲤科孟加拉鲮属的一种鱼类

更新时间:2024-09-20 12:07

长江孟加拉鲮(学名:Bangana rendahli),别名:华鲮、孟加拉鲮等,为鲤科孟加拉国鲮属鱼类。成年平均体长约10~36厘米,常见成年体重约1~4千克。其体长,侧扁,略呈棒状,侧线平直,尾柄高而宽厚,尾鳍叉形,头较短,吻端钝圆而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体背及体侧青黑,稍带绿色,鳞片呈紫绿色夹有红点,并具有金属光泽,腹部微黄,鳍色为灰黑。

长江孟加拉鲮是中国特有的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干流及各支流中,金沙江雅砻江、沱江、涪江、渠江、嘉陵江、岷江、珠江上游、乌江下游以及赤水河水系等均有分布。长江孟加拉鲮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河流及山涧溪流中,为下层鱼类,常出没于河水底部岩石间隙中。

长江孟加拉鲮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鱼肉可作中药。

分类研究

长江孟加拉鲮为鲤科野鲮亚科、长江孟加拉国鲮属鱼类,别名有:青龙棒、青鳙、竹鱼、桃花棒、野鲮鱼、青瓮子、草粪鱼等,是中国特有属的建属种。其种名及分类学地位曾多次变更,Wu(1930)称其为洞庭(Barbus turging),归入四须鲃属;Tchang(1931,1933,1934)称其为双口野鲮属,归入野鲮属;Kimura(1934)和chang(1944)称其为野鲮(Lebeo(varicohinus)rendahli);Rendahl(1932),张春霖(1957),王香亭(1974)等人称其为洞庭长江孟加拉鲮(Similabeo tunging),1976年后才公认为长江孟加拉鲮(Sinilabeo rendahli)。

形态特征

长江孟加拉鲮成年平均体长约10~36厘米,常见成年体重约1~4千克。其体长,侧扁,略呈棒状,头较短,口下位,呈新月形。侧线平直,侧线鳞约43~46片,体背及体侧青黑,稍带绿色,鳞片呈紫绿色夹有红点,并具有金属光泽,腹部微黄,鳍色为灰黑。尾柄高而宽厚,约与其长相等,尾鳍叉形,分叉较深。

其吻端钝圆而突出,吻长约与眼后头长相当,吻皮下垂盖住上唇中段,上唇较肥厚,前部光滑,两侧有白色珠星状突起,雄鱼珠星分布较雌鱼多,近口角处有密集的细齿状纹路。下唇内布满细小乳突,下唇与下颌分离,且边缘呈细齿状。下咽骨短而宽,下咽齿3行,基部稍圆,末端侧扁,齿冠呈斜截状。有2对须,但吻须常退化。眼位于头侧上方,鼻孔位于眼前上缘方前方,距眼前缘较近。

背鳍有3根鳍棘和10~13根鳍条,鳍棘与鳍条分离,起点在腹鳍前,背鳍外缘平截或稍突出,最长鳍条比头的长度短;胸鳍有1根鳍棘和15根鳍条,不达腹鳍;腹鳍有1根鳍棘和8根鳍条,不达臀鳍;臀鳍有3根鳍棘和5根鳍条,鳍棘与鳍条分离,臀鳍不达尾鳍基。肛门位于臀鳍起点前1个鳞片处。

鳃膜在前鳃盖骨的后缘与鳃峡相连,鳃耙呈三角形,着生于鳃弓上,外表面质地致密,褶皱较多;鳃弓较宽,鳃耙及鳃弓表面凹凸不平,并分布大量椭圆形丘突。鳃小片薄且表面凹凸不平,鳃丝与鳃耙表面具有大量粘液细胞。具鳔2室,腹膜为灰黑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长江孟加拉鲮是中国长江特有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干流及各支流中,金沙江雅砻江沱江涪江渠江嘉陵江岷江珠江上游、乌江下游以及赤水河水系等均有分布,嘉陵江分布较多。

栖息环境

长江孟加拉鲮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河流及山涧溪流中,为下层鱼类,常出没于河水底部岩石间隙中,河底岩石长有各种藻类及有机沉积物的环境最适宜其生长繁殖,喜欢水质清新透明,中性偏弱碱性(PH约6.5~7.5)的生长环境,适宜温度范围为13℃~29℃,有较强的耐低氧能力。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长江孟加拉鲮为杂食性鱼类,常在石砾底的基质上觅食,利用下颌锐利的角质边缘刮取青苔硅藻、丝状藻及其他藻类,也进食高等水生植物嫩叶、有机碎屑、水生昆虫幼虫甲壳亚门等。

集群行为

长江孟加拉鲮喜集群生活,性成熟后,生长至约4~6个月大时,会集群进入支流,在石砾底质的急流浅滩滩尾产卵。

生长繁殖

产卵

长江孟加拉鲮2~3冬龄性成熟,产卵约在3~6月间,繁殖适宜水温约为19℃~26℃,怀卵量约17000~20000粒,卵数因个体大小有差异,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卵呈黄色,沉性,一般产于水流较湍急,底质多砂石的环境,卵呈粘性,卵径约1.7毫米,受精卵后黏着于岩石上孵化。

发育

长江孟加拉鲮幼鱼生存临界水温上限值为38℃,下限值为5.3℃,适宜幼鱼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3℃~29℃,安全水溶氧值在0.73毫克/升以上。幼鱼体色褐红,卵黄囊较小,呈球形,约占体长1/5,喜集群,4~6天左右即可觅食。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选取3龄以上、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优质野生亲本,或野生亲本繁育自带培育的亲本(经检疫合格)投入人工培育池培养。亲鱼培育成熟后,使用人工催产、人工受精卵的方式进行繁育,将长江孟加拉鲮亲鱼根据雌雄比按照3~1:1投入催产池,注射催产剂并进行人工受精。完成授精后,通过孵化槽或孵化缸孵化受精卵,幼鱼在34~64小时左右即可持续孵出,基本全部孵出后将其转移至池塘培育,鱼苗能开口觅食后,可视情况投喂蛋黄萼花臂尾轮虫

养殖管理

长江孟加拉鲮的培育池须保持水源流动,水质清新,溶氧量及PH适中,进、排水系统完整,为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每年应至少清塘1次。此外,池塘混养少量鲢和鳙鱼可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投喂长江孟加拉鲮搭配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6%~38%,每天投喂2~4次,春季和秋季可适当投喂经发芽的小麦、稻谷或水蚯蚓等。

疾病防治

长江孟加拉鲮常见疾病包括:烂尾病、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肤霉病、竖磷病、年轮虫病等。发现病鱼需及时根据其对应症状进行处理,并全塘进行消毒,对于细菌感染,需分析菌体,并使用抗菌素药物对其治疗。养殖人员频繁巡视鱼塘,观察摄食、活动、水质变化、水位变化等情况,加强鱼病防治工作,定期消毒喷洒药物。

物种现状

据2007年不完全统计,中国贵州省内主要水系乌江、赤水河、南北盘江特优经济鱼类调查中,长江孟加拉鲮资源量仅占8吨(总捕捞量3508.2吨),野生长江孟加拉鲮资源严重下降,水域污染、水利工程和过度捕捞可能是导致野生长江孟加拉鲮资源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长江孟加拉鲮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可有效阻止野生长江孟加拉鲮数量的进一步下降,2010年,四川省水产局颁布了多个长江孟加拉鲮养殖技术规范,包括人工繁殖、食用鱼等相关标准。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长江孟加拉鲮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坚实脆嫩、细嫩肥美、营养丰富,鱼肉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钾、锌和铁等微量元素、20多种氨基酸、5种饱和脂肪酸、7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维生素。长江孟加拉鲮江河自然资源较少,市场价格较高,易饲养,抗病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药用价值

中医古方常用长江孟加拉鲮入药,其味甘、性温,可益气和中,有祛湿的功效,可治久病体虚,软弱无力、腰腿疼痛以及腹水等症。

参考资料

长江孟加拉鲮.物种2000.2024-08-08

..2023-02-14

..2024-08-13

长江孟加拉鲮.浙江图书馆.2024-08-13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2023-02-1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