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位于江苏省南京玄武区的古生物博物馆

更新时间:2024-09-21 21:05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位于江苏省玄武区北京东路39号,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一个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只筹建了名为“史前生物展”的小型古生物陈列室;90年代,原有的小型古生物陈列室已远不能反映当时古生物学研究的成果,也无法全面系统地展示地球演变过程中的生命进化史,南京市乃至江苏省长期以来也一直缺乏有关生命进化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直到1998年3月,江苏省与中科院领导在院、省合作会谈中,确定中科院和江苏省合作共建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 其中展览区面积近4200平方米,于2005年12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2021年1月,经过重新改造升级,正式对社会大众免费开放。

博物馆展览以讲述地球和生命演化历史故事为线索,内容包括1个“生物进化史”主题展和16个专题展。博物馆藏品丰富,展品精美,其中尤以“澄江动物群”和包括“中华龙鸟属”在内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最为珍贵,堪称国宝级的化石精品。

1999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入选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国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工委确定为“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古所)在研究大楼一楼筹建了名为“史前生物展”的小型古生物陈列室,展出近3000件化石精品。1998年3月,江苏省与中科院领导在院、省合作会谈中,确定中科院和江苏省合作共建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建设历程

1999年,南古所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牌为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史前生物展随之成为对外开展古生物科学传播的基地。20世纪90年代,原有的小型古生物陈列室已远不能反映当时古生物学研究的成果,也无法全面系统地展示地球演变过程中的生命进化史,南京市乃至江苏省长期以来也一直缺乏有关生命进化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分别拨款3500万和1000万,为博物馆建设提供了经费保证。

1998年,正逢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启动,提出了创新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创新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建设得到了院领导的重视,并成为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政府的院省合作项目。

正式成立

博物馆于2002年5月举行隆重土建开工仪式,经过二年的精心施工,2004年4月完成土建,建筑形体以恐龙为原形,坐落于南古所大院内。2004年5月,博物馆启动布展的设计,招标和施工,并于2004年10月1日完成一期工程“澄江动物群特展”;随后,经过一年的筹建,在古生物所广大职工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展品标本征集、二期布展工程设计、招标和施工,顺利完成博物馆生命进化史展览的整体建设。

2005年12月底完成全部布展工程,并成功对外开放,并被授牌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依托单位﹑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单位、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同时也是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江苏省地质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2021年1月,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经过一年的重新改造升级,正式对社会大众免费开放。

建设布局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近42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包括:门厅228平方米,特展厅394平方米,恐龙厅160 平方米,―层主展区808 平方米,二层主展区760 平方米,多功能学术报告厅330 平方米,其他功能区1507平方米。

博物馆里,从一楼通向二楼的楼梯被打造成了一条“上山之路”,这一造型模拟的是自5.4亿年至1.4亿年前的南京地层概貌。拾级而上,每迈上一层,就等于跃过了一千万年,两侧地层剖面记录及蕴含的化石仿佛自然隶书上的注释,将南京亿年海陆变迁史“演绎”了一遍。

陈列展览

博物馆展览以讲述地球和生命演化历史故事为线索,内容包括1个“生物进化史”主题展和16个专题展。

中国古动物馆除了生命进化史主题和专题展以及临展外,还辅以各种科普设施,包括有255座大型多功能报告厅,古生物所所史展,二个临展区,3D影院,达尔文实验站,九米长大型互动屏,澄江动物群多点触摸系统,澄江动物群混合现实展示台,与恐龙合影设备,恐龙多点触摸屏等,其中3D影院有63个座,具5米宽的屏,专门用于播放古生物影片。

截至2022年8月,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拥有化石展品1000余件、多媒体展品30件、各类展板445个,各类指示牌和说明牌100余块。馆内精品展厅和临展厅会根据本所最新科研成果进行展示内容更换,同时常展内容也会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微调。

生物进化展

主题展以门厅、上山之路、化石奥秘、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为轴线。

1)门厅:大型生命进化浮雕,大型地球仪,“进化中的生命、演变中的地球”主题展台。另包括博物馆简介,展览内容布局和参观路线示意图,总服务台。

2)上山之路:展示南京地区震旦系-侏罗系地层的仿真岩层剖面(镶有许多南京地区的化石)。

3)化石奥秘:介绍化石定义、化石类型、化石形成、化石作用和查尔斯·达尔文进化论的展墙,大型展台和相间分布的动植物化石以及一些大型古生物化石的展示。

4)前寒武纪:地球太阳系中的位置展墙,早期地球环境展墙,生命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油画展墙和展台,早期火山喷发展墙,最古老岩石展墙和最古老岩石和化石展品,生物的五界分类展墙,瓮安生物群展墙和展台,埃迪卡拉动物群展墙和展台。

5)古生代:各纪古地理展墙,梅树村动物群展墙,澄江市动物群景观橱窗,寒武纪大爆发展墙,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展墙和展台。

6)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展墙和展台,菊石亚纲时代展墙和展台,爬行动物和恐龙时代展墙,白垩纪末恐龙绝灭事件展墙。

7)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和第四纪气候展墙、展台以及大型绘画和大型骨架化石。

生命进化展

专题展分别为澄江生物群、恐龙天地、微观世界﹑菊石展台、生物登陆、无脊椎动物大观展墙、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古植物园,海百合幕墙、恐龙时代的海洋,热河生物群、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山旺生物群、南京地史演变、南京直立人和“我从哪里来”。

1)澄江动物群特展厅:包括主题墙“澄江动物群-揭示寒武纪大爆发的独特窗口”,澄江动物群大型地层剖面,澄江动物群景观复原图: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世界,奇虾Anormalocaris等模型,海底景观隧道,反映澄江动物群生态的三维动画,放大镜展墙,复原图展墙,化石照片展墙等。展出澄江动物群代表性化石:12个大类,80多个种,约240块标本。

2)恐龙天地:大型岩石地台,知识展台,恐龙景观箱,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生态模拟岩石,展台。展示了以马门溪龙,沱江龙属、禄丰龙和翼龙构成的群体造型。

3)微观世界:借助显微技术和图象显示设备,不仅可以观察生物的细胞、胚胎、组织、器官、微细构造和矿化特征等,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到个体非常微小的动、植物化石。它们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演绎着不同的进化模式,有的只是昙花一现,有的却历经沧桑、经久不衰。微体化石和现生的微体生物一样,广泛分布、扩散到地球表面的各个角落,而且成为现代海洋生物沉积的主要成分。这是一个放大的颗石藻(一种藻类)的模型。

4)菊石亚纲展台:展示震旦纪到第四纪的代表性化石。

5)生物登陆:由一组早期维管植物及伴生动物模型组成,用于展示动植物早期登陆的场景:生物登陆由植物开启,而早期登陆的植物是一批缺少根、茎、叶分化,但出现了与根、茎和叶相似的器官,特别是出现了具维管组织的裸蕨类

6)无脊椎动物化石大观展:通过大量化石标本,展示三叶虫.珊瑚、瓣鳃纲菊石等11个门类的化石,显示早古生代海洋是无脊椎动物竞相发展的时代。

7)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由模型景观、大型喷绘画与展台.展墙组成,展示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

8)古植物园:由古植物陈列区展墙、展橱,互动型古植物标本柜和水杉园组成。古植物陈列区以时间为线索,用图文并茂的展墙配合各时代的代表性植物化石,介绍了植物的演化史。

9)海百合纲幕墙:展示28件大型海百合化石。海百合在三叠纪海洋组成了“海底花园”,化石非常精致美丽。

10)恐龙时代的海洋(关岭生物群):由大型喷绘画、大型模型景观及多个知识展台组成,展示中国西南贵州三叠纪鱼龙目海生爬行动物的生态场景。

11)热河生物群:是中生代陆地河湖相环境的生物群,生物群中含大量有重要演化意义的动植物类型,如带羽毛恐龙、早期哺乳动物﹑最早期的被子植物门翼龙以及大量无脊椎动物化石。由知识展墙和展台.热河生物群生态场景大型绘画和大型景观展台组成。

12)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大量带羽毛恐龙的发现,证实了鸟类是小型兽脚亚目带羽毛恐龙的后裔。展区由模型景观和展台组成,展示鸟由带羽毛恐龙演化而来的证据。

13)山旺生物群:是中国早期发现的含丰富动植物化石的生物群。展区由大型山旺生物群背景油画、来自山旺本地的硅藻岩构成的展台和知识展板组成,展示山旺丰富多彩的生物面貌。

14)南京地史演变:南京地区是中国地质研究的经典地区,拥有比较完整的前寒武纪末到现代的地层剖面。主要由南京地区地层表,南京地区数字地质图的展墙和大型南京地形模型组成。

15)南京猿人:主体为一个大型溶洞,辅以展板,南京直立人颅骨模型和其他古人类头骨模型,展示了南京直立人的发现历程和它在人类演化历史中的地位等。

16)我从哪里来:通过大型喷绘展墙和影像,展示地球生命史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生命故事,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地球的生命史。

古生物主题展

古生物专题展区分别为无脊椎动物化石展、微观世界—微体化石、绿色征程—古植物世界、古生物学应用、世界级精品化石展。展览以大量的珍稀标本、精美 图片、仿真模型和景观复原,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展示了化石的奥秘和古生物的多样性,再现了生物进化及其与环境协同演化的历史,揭示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显示了中国古生物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启发和增进了公众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重要馆藏

博物馆以古生物化石为本,以古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和微体古生物为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博物馆藏品丰富,展品精美,拥有46万件化石标本,其中尤以“澄江动物群”和包括“中华龙鸟”在内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最为珍贵,堪称国宝级的化石精品,还有热河生物群,山旺生物群﹑关岭生物群化石辽宁古果,鱼龙目等。依托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仅模式标本就有18万件。截至2019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藏品数量为10306件。

灰姑娘虫

体长2.5厘米,由头和躯干两部分组成。头部像戴着一个半圆形的“头盔”(头甲)。“头盔”很大,躯干前端的5个体节都能一并得到保护。"头盔”的后部形成了一个漂亮的“W"形弯曲。在头部前端即口的两侧前缘的地方长有一对细长的触须。在腹前长着带柄的大眼睛。滤食性,游泳型。

奇虾

寒武纪海洋的大型掠食者,位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奇虾是一类体型巨大、身体造型奇特的节肢动物门,具有大而精细的复眼、特化的捕食前附肢、口锥和游泳桨状肢,体长最长可达2米,被认为是显生宙海洋生态系统中最早的顶级捕食者,也是寒武纪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动物之一。

裸蕨植物

最古老的陆生维管植物,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植物体裸露﹑无叶子覆盖的早期蕨类植物门。与后来出现的高等植物和现代植物相比,裸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组织器官显得十分简单和原始。其中库克逊蕨为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生维管植物,高约10厘米,没有枝叶,也没有根系,只有一种简单的分叉结构,主茎顶上有孢子囊,孢子囊中生有孢子,孢子随风飘到其他地方后继续繁殖。

鱼龙

鱼龙目的祖先来自陆地,在中生代重返海洋后成为了海洋霸主,是一大批返回海洋生活的爬行纲中的佼佼者。鱼龙一般分布于古西特提斯海域的挪威德国阿尔卑斯山脉地区,以及古东特提斯海域的印度泰国日本和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湖北、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等地),以及东太平洋的加拿大美国

中华龙鸟

生存于距今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发现于辽西地区北票热河生物群。开始以为它是一种原始鸟类,所以将其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肉食性恐龙。属于兽脚亚目美颌龙科中华龙鸟属。骨架长为1米左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全身披覆着原始羽毛。

辽宁古果

一种早期被子植物门其植株纤细,主侧枝呈“Y”字形,在貌似蕨类植物门的枝条上.螺旋状排列着四十几枚类似豆荚的果实,每个果实中都包藏着2—4粒米粒般大小的种子。这些特征显示了它们在早期被子植物中的原始性。另外,其茎枝细弱,叶子细而深裂,根部发育,只具有几个简单的侧根,显示出水生性质。

文化活动

科普产品

博物馆还研发了一批有学科特色的科普产品,包括以澄江生物群为主题的几项大型互动体验系统,如大型数字弧幕互动“寒武纪乐园""澄江生物群多点触摸”互动系统、“澄江生物群混合现实"互动系统、“澄江生物群涂鸦”交互系统。博物馆利用官网、中国科学技术馆二级子站网、微信平台和新浪博客线上无形阵地,配合上述科普活动,科普产品、文创产品等有形阵地,进行了有效的科普官传。

此外,博物馆开发了多样化的古生物文创产品,如3D微视频和古生物宣传片﹑古生物模型和化石工艺品﹑智能手机智慧导览、地图语音导览﹑微信语音导览和宣传手册。

科普活动

博物馆积极参加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以及江苏科普协作网组织的、面向全省的大型流动展等重大活动,并推出面向社会的特色服务——“化石鉴赏会”。2008年首次推出“大海里的小巨人——有孔虫”,2009年推出“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早古生代全球年代地层框架研究"、“大型集群埋葬60个陆龟科及大型海生爬行纲化石展"和大型展览“查尔斯·达尔文与生命进化展”。2010年推出“热河生物群精品展”和“古生物艺术摄影展"。同年举办科学论坛“地球环境的过去与今天”;2011年初,迎新特展“地球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与公众见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古生物学界最新科研成果。2019年9月14日全国科普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当天将举办系列科普活动,并对公众免费开放。

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这些科普活动分为三大类:基于展品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以化石标本为展品,推出科普展览和化石鉴赏会,邀请古生物专家帮市民免费鉴定化石;拓展性科普教育活动,包括高端科普论坛、达尔文大讲堂、科普讲座﹑科学课程、古生物绘画与征文大赛、古生物奇妙夜,手工模型制作﹑野外考察和化石采集,知识竞答等,现已开展四期院士科普论坛,九期达尔文大讲堂,在馆内外举办上百期科普讲座,还举办多期大学生讲解员培训,并在2018年举办了首届讲解员大赛;综合性科普教育活动,包括科学冬令营和夏令营,利用馆内各种资源,集成各类活动,让营员参观博物馆展览,聆听专家讲座,观看古生物3D大片等。

系列丛书

博物馆组织出版了《探索远古的生命》系列丛书,包括“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远古的霸主——恐龙、翼龙鱼龙目”“远古的灾难——生物大灭绝”“远古的辉煌——生物大辐射”“远古的密码——解读化石”。在江苏少儿出版社支持下,正在编制出版《生命的悸动》系列丛书(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已出版“恐龙化石密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普基金支持下,出版了“澄江动物群三维立体科普图书”“奇妙的澄江动物群”AR版。合作出版了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古生物版。

获得荣誉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隶属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所在1994年和1998年先后被确定为“南京市中小学生校外科技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入选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国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工委确定为“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

十二五期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推出了一系列科普特展,编著了系列科普图书,研发了一批科普产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荣获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涵盖科普图书、科普特展、微视频获奖,以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36项奖项和荣誉。博物馆连续十年荣获“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总计获得四十多项荣誉。2022年3月30日,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参考资料

..2024-03-27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化石网.2024-05-01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科技馆.2024-05-01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巡礼】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听惊心动魄的地球生命演化故事.澎湃.2024-05-01

寻化石之旅强使命担当——大队开展12月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1-01-07 阅读: 分享.江苏省核工业二七二地质大队 .2024-05-07

江苏地学科普场馆巡礼——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江苏省人民政府.2024-05-01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全新亮相_中国江苏网.中国江苏网.2024-05-01

人民日报记者探访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搜狐网.2024-05-07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0-09-07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9月14日免费开放.今日头条.2024-05-01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获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十二五”实施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中国科学院.2024-05-07

重磅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微信公众平台.2024-05-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